汽車用快充好還是慢充好,到底什麼是“充電”?
相信不少汽車愛好者和新能源汽車用戶都對這兩個問題感興趣,也有些讀者留言提出過希望講一講;印象中很多次講解過充電的問題,所以下面先以圖文的方式進行解讀,晚些再通過視頻來講解。
充電,字面上的意思是“把電池用空了再灌”,問過身邊不少朋友,似乎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感覺就像是小小的圓柱電池或者電瓶裡面充滿了“電流”,用的時候放出去,用完了再灌進去。
然而充放電真的不是這麼個概念,充電和放電的本質都是「化學反應」,參考下圖。
這就是充放電的概念,锂電池的充電是讓锂離子從正極脫嵌進入負極,放電則是讓锂離子從負極脫嵌進入正極,在進行這個化學反應的過程中會産生電流,我們利用的就是電流;锂離子的數量是有限的,當锂離子從負極全數脫嵌并進入正極之後,是不是就沒法繼續進行反應了呢?
就是這樣,無法反應就等于“電池沒電了”。
随後想要恢複使用就要給電池連接其他電源,電池充電就是連接“插座”,有普通的220V電的家用充電方式,也有更高電壓的充電方式;而不論是哪種電壓标準,給電池接電後,都是讓電流作用于正極,把锂離子“搬到負極”,全部“搬走”之後就能等待放電指令了。
充、放電就是這樣,下面講快充和慢充。
其實已經不用講什麼了吧,充電就是锂離子的“大搬運”,快充就是“快搬運”,慢充就是“慢搬運”。
兩者的區别首先是“快慢”,是速度。
慢充的時間長,快充的時間短。
着急用車就用快充,反之還是建議使用慢充;因為快充多少會有些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或者說會讓電池組容量衰減的速度和程度超過使用慢充為主的車輛。原因在于快充的電壓高、電流強,在反應過程中産生的“電熱效應”程度誇張;電池是有内阻的,可以理解為“内部電阻”,電熱量=電流²×電阻,電阻大則發熱量大。
快充時産生的高熱能會影響電池的各項性能,甚至于導緻電熱過熱而影響安全;反之,使用低壓慢充、以較弱的電流來充電,熱量可以控制,反應過程中對電池的影響也會減弱。
所以家用代步汽車一般建議使用慢充,快充主要是在長途駕駛或着急用車時使用;隻是如果沒有車位充電條件,隻能一直用快充的話,會不會出現故障甚至自燃呢?
不用擔心,隻要電池組、控制系統和冷卻系統沒有設計缺陷或故障,快充隻是會影響使用壽命而已。
量産電動汽車基本都隻支持快充到80%,随後就會降低充電功率,這本就是對動力電池的保護;其次在充電時會自動啟動冷卻系統,溫度達到阈值就會通過防凍冷卻液配合散熱器給電池組降溫,充電安全是不用擔心的。至于快充會影響使用壽命也不用擔心,因為汽車的電池組至少有8年或12萬公裡的質保,不少國産汽車都提供首任車主終身三電質保,甚至于電芯的無限制終身質保。
最後再講一個冷知識:均衡充電。
電池組不論用快充還是慢充,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電芯的容量的差異;有些電芯在某個模組裡的容量縮減幅度較大,該模組在充電時就會以該電芯充滿為标準而停止給其他電芯充電,這樣也會導緻電池組的容量下降,其實是“充不滿”。
所以電池組需要定期做均衡,建議車輛每隔一段時間使用一次慢充,公共充電樁也會有交流電的慢充樁;在充滿之後重啟車輛,随後繼續挂上充電槍;之後充電器會給電池組做電池均衡,比如提高對某些電芯的充電功率,緩慢将各組電芯的容量均衡到接近一緻的标準,這對于保護電池和恢複續航都會有所幫助。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内容請點贊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