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建國門立交橋的南面,有一座雄偉古樸的古觀象台,台子上面安放着一些巨大而精密的古代天文儀器,人們 從很遠就可以看見它們。這座古觀象合,就是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
郭守敬(1231—1316)是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由于他的祖父郭榮在數學和水利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所以他從小耳濡目染,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他祖父見他聰明好學,就把他送到精通天文、地理、數學的老朋友劉秉忠那裡去學習。 後來郭守敬被推薦給忽必烈,忽必烈很欣賞他,讓他擔任管理水利的官職,他的名氣漸漸大起來。
郭守敬最大的成就就是編制了一部新的曆法《授時曆》。
元代為什麼要編新曆法呢?因為在元代統一全國以前,曆代都使用祖沖之編制的《大明曆》,但是《大明曆》已經使用700多年了,跟當時的天象誤差越來越大,給生産和生活帶來很大不便,所以迫切需要有新的、準确的曆法。忽必烈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他在滅了南宋之後,就成立了專門機構修改曆法,并派郭守敬和王恂負責這項工作。
要編制精确的曆法,就要有精密的儀器進行實地測驗。 郭守敬見原來的儀器年久失修,就親自動手改造和創制出許多天文儀器。他把過去的洋儀改裝成更簡單精确的裝置,叫做“簡儀",又改造了圭表,研制出仰儀、景符等天文儀器。
有了這些先進的儀器,郭守敬于1279年在全國範圍内開始了實地測量工作。為了測得精确的數據,郭守敬在全國設立了27個測影點,這些測量點東起朝鮮半島,西到河西走廊,北從西伯利 亞,南到南中國海,遍布全國各地區。郭守敬也親自帶隊南下,在經過河南登封縣吿城鎮的時候,設計并建造了告城觀星台,這座觀星合至今仍保存完好。郭守敬最後到達最南邊的南海進行測量。
郭守敬還在大部城東的牆角處,修建了一座新的司天台(天文台),安放他精心制作的各種最新式的天文儀器,用于夜裡進行天體觀測。這就是今天北京的古觀象台。
經過艱苦細緻的測量,郭守敬等人得到了大量最新數據,掌握了日月星辰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終于編制完成 了新的曆法。忽必烈對這項成果也非常贊賞,親自定名為《授時曆》,就是說,這本曆法是要告訴老百姓日月時光,不要錯過農時。這部新曆法當年就正式在全國實行了。
《授時曆》是一部非常科學的新曆法,舉個例子吧:郭守敬測出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是365.2425日,比實際時間隻差26秒,《授時曆》就是采用的這個數據,這樣精确的數據, 在世界曆法上也是第一次。
它與現在國際上通行的格利哥裡曆的周期相同,但是格利哥裡曆比《授時曆》晚了整整三百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