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功效與用途?黃芪主治汗出而腫,肌無力者黃芪主治的汗出,程度比較嚴重,常常衣被盡濕,有的可以見到汗漬發黃,有的進餐時出汗甚多,以上半身為顯著有的除白天自汗以外,入夜也出汗,表現為一覺醒來,周身如浸在水中臨床上有些患者并不以汗出為主訴,但通過問診,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時汗出比較多,稍有體力活動就容易出汗,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黃芪的功效與用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黃芪主治汗出而腫,肌無力者。
黃芪主治的汗出,程度比較嚴重,常常衣被盡濕,有的可以見到汗漬發黃,有的進餐時出汗甚多,以上半身為顯著。有的除白天自汗以外,入夜也出汗,表現為一覺醒來,周身如浸在水中。臨床上有些患者并不以汗出為主訴,但通過問診,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時汗出比較多,稍有體力活動就容易出汗。
黃芪主治的腫,主要為全身性的水腫,但以下肢為明顯。由于體位的變化,早晨面部有水腫,而下午則下肢水腫。有些人雖無明顯的水腫,但肌肉松軟,猶如水腫貌。由于水腫,患者常常自覺身體沉重,活動不靈活,關節重痛。
肌無力,既是一種症狀,更是一種體質狀态。《金匮要略中的“尊榮人”就是肌肉松軟無力、比較适用黃芪的體質類型。其外觀特征為:面色黃白或黃紅隐隐,或黃黯,都缺乏光澤。肌肉松軟,水腫貌.目無精彩。腹壁軟弱無力。舌質淡胖,舌苔潤。平時易于出汗,畏風,遇鳳冷易于過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稀溏,不成形,或先幹後清。易于水腫,特别是足腫,手足易麻木,皮膚黃黯,易于感染或潰瘍。另外,此類患者多能食、貪食,但依然無力。這種患者著者稱之為“黃芪體質”。缺乏運動、營養不良、疾病、衰老,均是導緻“黃芪體質”多見的原因。
對成人黃芪證的鑒别關鍵,在于腹證。其腹部松軟,腹肌萎縮而脂肪堆積,肚臍深陷,按之無抵抗感以及痛脹感,可稱之為“黃芪肚"。
黃芪證反映在脈象上并無特異性。(金匮要略)中防己黃芪湯用于脈浮者,而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則主治脈沉者,所以,對黃芪證的脈象浮沉不作明确的規定。但根據後世應用經驗,脈象當以弱為多。近代名醫張錫純說:“黃芪之性,又善治肢體痿廢,然須細審其脈之強弱。其脈之甚弱而痿廢者,西人所謂腦貧血證也。其脈弱.....方中皆重用黃民....若其脈強有力而痿廢者,西人所謂腦充血...如此等證,初起最忌黃芪,誤用之即兇危立見。”(《醫學衷中參西錄》)
黃芪證與桂枝證都有汗出.但黃芪證是汗出而腫,常有身困重,而桂枝證是汗出而不腫且氣上沖,常有關節冷痛。如汗出而腫、肢體麻木疼痛者,黃芪桂枝可同用,方如黃芪桂枝五物湯。麻黃證與黃芪證均有腫,區别在于有汗與無汗的不同。治療關節疼痛而水腫者,兩者也可同用,方如烏頭湯。仲景使用黃芪有三個劑量段.大量治療水氣、黃汗、水腫(5兩),中量治療風痹、身體不仁(3 兩),小量治療虛勞不足1兩半),
現代應用可以根據張仲景的用藥經驗适當變化。如用于治療水腫,量可達60-100g;治療半身不遂,骨質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用于上消化道潰瘍,可用15-30g。此外,(傷寒論)不用黃芪,(金匮要略>罕見四逆,黃芪是内傷雜病的用藥,須久服方能見效。
面白形瘦、肌肉堅緊、平時咽喉易于紅腫疼痛、大便秘結者,黃芪慎用.尤其不可大劑量使用使用不當,可有胸問腹脹、不欲食等不良反應。
本文旨在科普醫學知識,如有必要建議,在臨床中醫師指導下用藥,切勿擅自服用,如覺得本文有幫到你,請點點關注或轉發,也可評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