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太極拳自學教學方法與技巧

太極拳自學教學方法與技巧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0 18:47:37

太極拳是将中國的古典哲學原理運用于拳理的拳法,除了可以強身健體外還可以延年益壽,修養情操,防身搏擊的功效。據不完全統計世界各地已有兩億多人的習練者。但太極拳套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讓許多太極拳愛好者不知所措。雖然普及甚廣,但想要入門卻依然很難,那麼太極拳究竟要如何入門呢?今天小編就整理了一下有關太極入門的一些問題。

學習太極前的準備

學習太極拳想要入門,必須要良好端正的心态,不可急躁,不可冒進。端正自己的心态,心态決定一切,首先保持了心态才有可能将太極拳練到極緻。同樣,保持良好的心态是練習太極拳必備的基礎,無論是用氣還是用力再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其次,要選擇适合自己的拳法。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拳法,體弱多病的一定不要選擇過于激進的套路,盡量選擇一些舒緩,輕靈的套路,否則,不但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二次傷害。身體較好的則可以選擇一些鋒利穩健的套路,加強自身的鍛煉,修身悟性和防身同步訓練。

再者,一定要遵規矩守準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練習太極拳一定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按部就班。

學拳之初對呼吸是沒有特别要求的,隻要做到純任自然。打拳時,絕不要在意呼吸,讓呼吸自然即可。由于拳架緩慢,呼吸自然就慢了下來,比平常還要深、還要細、還長。待到練出氣沉丹田、下盤穩固并使之穩定下來之後,就可以練習順腹式呼吸了。開吸合呼、屈吸伸呼、起吸落呼、收吸放呼、蓄勢時吸進擊時呼。但是有些動作配合不上這些原則,則應任其自然,千萬不要強行憋氣,以緻違反松柔的要求。

吸時小腹逐漸外突,呼時小腹逐漸内收,以鼓蕩内髒蠕動,促進内分泌正常,久之,精神自然充沛,對身體大有俾益。

呼吸方法談來簡單,但練來不易。在練習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問題,遇到問題時,切忌不可執着蠻練。

(太極拳呼吸方法入門教程)

松沉勁練習

太極拳自學教學方法與技巧(史上最全太極拳入門教學)1

學習松沉之道,隻有松了,才能通;隻有通了,才能順暢地沉。要去僵化柔,然後在虛靈頂勁、沉肩墜肘、松腰落胯、尾闾中正的指導原則下,将重心落于湧泉,逐漸找到松沉的感覺。

練好松沉勁必須要循序漸進,從“懸臂功”起步,找到兩臂松沉的感覺,然後“站樁功”擴展,體會全身松沉的感覺。最後在行拳中修煉,達到勢勢松沉。

松沉練習法

兩腳開立同肩寬,立身中正,周身放松,找到無極樁松靜的感覺,自然向前彎腰90度,兩臂自然在體前下垂,意念兩臂從肩關節脫開,然後腰胯左右擺動,帶動兩臂像鐘擺一樣自由擺動。兩臂隻靠重量下垂,絲毫不用力,要用意細細體認兩掌發脹、兩臂像灌了鉛一樣向下沉墜的感覺。

當有了明顯的沉重感覺後,兩臂松垂,保持沉重感,慢慢起身。感覺明顯後,可進一步用太極拳起勢中兩臂起落的動作體會兩臂松沉的感覺。

(太極的松沉勁教學)

腰功的練習

太極拳自學教學方法與技巧(史上最全太極拳入門教學)2

有拳諺雲:"練拳不練腰,到老藝不高"。《十三勢歌》中,"刻刻留意在腰

間"、"命意源頭在腰隙"等等,這些主要是說明腰的重要性,雖然有些誇大,但更證明了腰在太極拳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打拳時,要以腰為軸心,用軸心帶動身體。腰軸先動,手腳才随之而動;腰軸不動,手腳不會自動。所以,意念時時刻刻留心在腰際。能用腰軸帶動拳架後,再更進一步注意拳架之細微轉折處,哪怕是一個手上細小的圓弧,都是腰走圓弧的外在表現。這時,上下内外,牽動往來,動靜虛實,随屈就伸,無不相合,表現出完整一緻的功夫。拳架中若有變化轉折不順暢之處,其病必在腰腿,非在手腳,要由腰腿改之,不要一味在手腳上探求。要明确在移動重心和做腰的變化時,是腰以下先動。即以腰為界,下面不動,上面就不動。下面托着上面走。腰胯轉,肩相随。兩肩對着兩胯,齊進齊退齊轉,可謂"上下相随"。切忌用力轉腰扭動上身發勁,以免傷到脊椎。因為人的脊椎隻有縱向的支撐力,沒有橫向的勁力。橫向勁力來自"兩胯"。

(陳思坦示範太極基本功-腰功)

太極拳的虛實

太極拳自學教學方法與技巧(史上最全太極拳入門教學)3

楊澄甫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說:“體重移于左者,則左實,而右腳謂之虛;移于右者,則右實,而左腳謂之虛。所謂虛者,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所謂實者,确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故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身軀前撲,即失中正姿勢。”在太極拳中,虛實是很重要的觀念,也是組成太極拳的重要元素。古書上常言:太極生兩儀。兩儀就陰陽,而陰陽應用在太極之中就是虛實。所以整個太極拳就是在虛實的交互中形成的。

要分清虛實,盤架子時,左右兩腳由虛到實、或由實到虛,都不可驟變、頓變、突變,必須又慢又勻地交代得越清楚越好。要嚴守分寸、力求中定:無論前弓、後坐、左顧、右盼均要保持體态端正,重心不隻不要超出兩腳構成之底盤内,而且還要緊緊系于腰軸。虛腳應虛得能随意起落,實腳則要自然彎曲保持彈性,重心落在湧泉穴上。

在整個太極拳中,“實”所代表的是一種穩定的情況,我們把重心放入實之中,而虛就能自由變化,所以實是太極拳之根,而虛則是枝葉。在不斷的虛實變換中,重心就不斷在二者之間流動,這時會産生流動的動能。我們在練拳時,并不需要使用意念去支配身體,而是要去感覺身體的虛實流動,流動快與慢都可以,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的知覺。

練習虛實要注意架正骨骼,将自己全身重量完全落入湧泉,這時肌肉及筋才能放松的挂在骨上,如果骨架不正,則肌肉及筋一定要拉住格體,避免傾倒,這時就難免要用力了。要除去外在想控制身體運作的意念,要真正的讓身體去感覺,讓重量在兩腳湧泉中自然變換流動。當重量落在實腳,另一腳為虛腳,當要由實流到虛時,要讓重量自然去流動,将心完全靜下,去體會如何不用力而能流動重量。

(由于微信視頻條數限制,太極拳的虛實教學與步法練習教學視頻請轉到第三條内容進行觀看)

步法練習

俗話說,傳拳不傳步,傳步打師父。可見步法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常言道“百練不如一走”,靈活多變的步法既可使對方兇猛的攻勢化為無有,又可出奇制勝,轉危為安。另外,在前進、後退、左閃右躲的移動中,始終保持重心的穩定平衡,這就需要有正确、科學的步法動作,這樣才能達到“步到手到,出招見效”。

起落輕靈,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掌握好輕起輕落、點起點落、緩起緩落的步法原則。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着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淵”時,思想高度集中,謹慎小心,輕緩、窺探,随時可以收回、邁出的精神。同時,還應勻速、連貫、綿綿不斷。否則,既會影響步法的任意互換,又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

拳論講,太極拳“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又說“五行運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于足”;拳諺也說“步不穩則拳亂”,這些都充分說明,走步是太極拳入門的基礎和先導。

初學者可以找一些步法訓練的視頻和教程進行學習,其中一圓太極步、兩儀陽步,三才交替步,四象循環步,五行梅花步,六方錯合步,七星鬥移步,八卦走圈步,十全組合步這九種步法最适宜初學者練習。

最後,建議太極愛好者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切忌心急氣躁,急于求成。一定要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學習,不斷穩固逐漸将太極拳習之大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