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雨後遊古城旅遊攻略

雨後遊古城旅遊攻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5 05:15:13

近700年時間裡,蘇州沒有發生大的水患。

文│于鋒

雨後遊古城旅遊攻略(這些古城如何乘風破浪)1

8月2日,随着梅雨季節結束,降雨停止水位下降,蘇州寶帶橋橋面景觀重現

抵禦洪水,減少城市内澇,是我國許多城市一年一度的硬任務。和古時相比,雖然現在有水利科學技術鼎力相助,但仍可以從古建築中尋找智慧。

千百年來,人們在規劃城市、修造橋梁、興建各種公共建築時,充分考慮防洪排澇問題,這些巧妙的設計對今天依然能有所啟發。

南京:皇宮遺址下的排水系統

作為曆史文化名城,古都南京在千年建城史中,早已形成了完備的排水系統。每年夏天暴雨傾瀉之時,古老的南京城牆上就會顯現“龍吐水”的景觀。城牆頂部,石水槽吐出長長的水流,使人聯想起浙江雁蕩山的小龍湫瀑布。而在一些地段的城牆底部,刻有銘文的城磚之間會迸出幾道水柱,在雨後迅速排水,好似噴泉。

這正是600多年前城牆設計者的巧妙之處所在:城牆頂面的女牆一側設置石質平流水槽,用于收集雨水,每隔60米左右,再設置石質大滴水槽,伸出城牆50~70厘米,使雨水洩出城外。而城磚之間留出不大的縫隙,有助于排出内部積水。要知道,如果城牆内部積水過多,就會生長出野樹雜樹,時間長了會對文物本體造成損壞。當然,如果水柱太粗,說明城磚之間的縫隙已經很大,這時候就要考慮對這段城牆進行維修。

南京現存的古建築不多,但依然能夠看出古人在排水方面的巧思。

在明故宮遺址的地下,有着用條石、青磚鋪成的縱橫交錯的排水幹道系統,留存至今的明萬曆年間的“疏通溝渠碑”上,記錄了明故宮地下排水系統是如何運作的。也就是,雨水從各種散水、螭首流入排水道,再借助地形走勢,彙進皇宮外的河流湖泊。傳說中,這些地下暗溝寬闊幽深,披着神秘色彩,有野史甚至說當年建文皇帝正是通過這些排水溝,逃出皇宮,消失在中國西南的崇山峻嶺之中。

位于中華門外的大報恩寺是明代皇家寺廟,十幾年前在這片遺址上的考古發掘不僅發現了舉世震驚的長幹寺地宮,也揭示了大報恩寺的地下排水系統:大報恩寺建築群坐東朝西,自山門到最後一進的法堂,地勢逐漸加高,水流進地下的排水溝後,會彙到地勢低的香水河橋,從而排出寺外。

大報恩寺以北,隔着外秦淮河,城牆内是被稱為“老門東”和“老門西”的明清曆史街區,這裡街巷密如蛛網,民居鱗次栉比,地下藏着暗溝,保證排水暢通。

在老門東街區三條營的清代建築蔣壽山故居的牆角處,一塊清光緒元年(1875年)的告示碑清晰可辨,碑文警告“無恥之徒”不得偷盜排水暗溝上的石闆,更不許向溝内傾倒雜物,以保持排水暢通。

雨後遊古城旅遊攻略(這些古城如何乘風破浪)2

南京明城牆太平門段“龍吐水”景觀

蘇州:700年裡無水患

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地勢低窪,水資源極其豐富,西邊是太湖、北面是長江,東面有金雞湖、陽澄湖、澄湖、澱山湖等湖泊,可謂水鄉澤國,但從南宋到清末将近700年時間裡,蘇州沒有發生大的水患,這有什麼奧妙呢?

有學者認為,這與古代蘇州的城市規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春秋時期伍子胥為蘇州選定城址以來,這座古城一直采用“蓄洩兼籌,以洩為主”的防洪方略,用攔河堰、護城河、城牆、水關、河道、池塘、陰溝等組成一套科學而嚴密的防洪系統。

從城牆格局上看,蘇州古城由郭城、大城、内城三重城牆組成,城牆是不規則的長方形,四個城牆拐角因地制宜,充分考慮防洪需要。

比如,城北的護城河水流很急,東北和西北的城牆拐角就做成梯形,以減輕水流沖擊。盤門是蘇州現存唯一的水陸城門,但在曆史上,蘇州古城立有水陸城門多座,水門中設置閘門,既能防禦敵人,又能抵擋洪水。

蘇州古城内到處是河道、池塘、水溝,既方便人們舟楫往來,也能排洪蓄水。據推算,蘇州城内河道就可容納 1.4 億立方米的水。蘇州街巷密如蛛網,老街石闆路下藏着暗溝渠,地面上形狀像銅錢一樣的孔洞(俗稱“錢眼”)正是雨水入口。

在蘇州碑刻博物館,收藏一件彌足珍貴的吳江“橫道水則碑”的拓片。曆史上,蘇州的一些河道旁、古橋下均設有“水則碑”。“則”,是“準則”。“水則”是中國古代的水尺,又叫水志。顧名思義,“水則碑”是一種出色的水利文物,能起到測量水位,預防洪澇災害的作用。

蘇州的河多,橋也多,讓人眼花缭亂。在設計時,這些古橋充分考慮到了排水洩洪。比如著名的寶帶橋。

蘇州城南澹台湖與運河交彙處,長達三百多米的寶帶橋如長虹卧波,53個橋孔倒映在水中,潇灑而又飄逸。寶帶橋是京杭大運河沿線現存最長、橋孔最多、結構最輕巧的古橋,它的精巧設計閃耀着古人高超的水利智慧。

唐代,澹台湖水在此自西向東,奔湧如潮。運河上南北而行的船隻受側面沖擊,常有傾覆發生。時任蘇州刺史王仲舒認為,在湖口填土做堤,如遇到暴雨,堤岸易被急水沖決,形成洪水。反複斟酌,還是建橋最為穩妥,既能保證漕運順暢,又能防洪利流。

據說王仲舒帶頭籌款,捐出自己的玉腰帶,百姓感念,将這座長橋命名為“寶帶橋”。建成千年以來,寶帶橋發揮了多方面作用,它既是堤岸,又是纖道,五十三個橋孔淨空較大,便于通行,也利于流水,有效地肩負起洩洪使命。

雨後遊古城旅遊攻略(這些古城如何乘風破浪)3

洪澤湖大堤

洪澤湖:堤壩彎曲減輕洪水沖擊

早在四五千年前,生活在今江蘇境内良渚文化遺址上的先民就開始興修水利。坐落于洪澤湖東岸的洪澤湖大堤是江蘇現存最大的水利工程遺址之一,在這裡,你能發現很多古人防洪減災的工程智慧。

洪澤湖大堤全長約62.75公裡,始建于東漢,形成于明清,加固于當代。在洪澤湖大堤上行車,司機要不停打方向盤,因為幾乎沒有200米以上的直道。大堤為何如此蜿蜒曲折?

原來,明清時期洪澤湖水患頻仍,決口多達100多次,在湖岸線上沖出很多深塘。重修時,人們并沒有恢複決口之前的大堤走向,而是根據沖塘的形狀,在外圍修建堤壩,因此造成了洪澤湖大堤彎道如此之多的景象。從另一方面來說,每當洪水泛濫,波濤洶湧之時,波浪沖擊彎曲的堤壩,可以大大減緩沖擊力,客觀上有利于鞏固堤防,減小洪水侵襲。

減水壩是古人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傑出創造,是防止河湖因水位過高發生決溢災害而在河堤上預先設置的溢流壩。減水壩石脊一般比大堤低二三尺,上有封土,如水漲高過壩脊一二尺,相機減土,使河槽中水從壩頂溢流,洩入壩下河道或滞洪區,既可保護堤防不緻在其他地方潰決,又能保持原河道的一定水位。

為了伏汛洩洪,自明嘉靖元年(1522年)開始,洪澤湖上就開始建減水壩,至清道光六年(1826年),有記載的各種減水壩就有26座之多。清代,大堤最著名的五座減水壩以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來命名,又稱“上五壩”。目前,僅“信壩”一座相對保存完好。

高超的水工智慧,也要通過出色的工程質量才能得以實現。

在洪澤湖大堤的周橋大塘遺址公園,737米長的石工牆極其堅固,嚴絲合縫,地面上的條石竟多達十一層,固若金湯。

條石間鑲嵌的鐵锔上刻有“欽工”“林工”等銘文。“林工”代表這段大堤的督建者是民族英雄林則徐。道光四年(1824),江蘇洪澤湖大堤周橋段突然決堤,在家守孝的林則徐臨危受命,親自指揮加固大堤,認真督辦。工程完工後,林則徐在鐵锔上留下“林”字,就是為了體現他對周橋大塘堤壩工程質量的高度信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