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具有濃厚曆史文化的一個地方,是孔孟之鄉,也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東人的豪爽、熱情,可以說是全國出了名的,正應了那句經典的“好客山東歡迎您”。
如果去山東遊玩,除了要領略當地悠久的曆史文化外,山東的地方美食,也千萬不要錯過。要知道,魯菜被稱為四大菜系之首,也是這裡面唯一一個自發型的菜系。
山東菜獨具特色,如果你去山東,不知道應該吃些啥比較正宗,不妨考慮下面這6道山東菜,都是“魯菜精髓”。去山東當地飯店點上一桌,老闆都可能以為你是山東本地人。
“齊帶山海,膏壤千裡”。山東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剛好位于黃河下遊處,同時具有河、湖、海等地貌,因此,也就成就了魯菜豐富的用材。在魯菜裡,我們經常能看到海鮮的身影,當中就包括這道油焖大蝦。
雖說全國很多沿海地區都有産蝦,但是山東菜油焖大蝦裡用到的蝦,可非同一般,必須是産自渤海灣的大對蝦。這裡的蝦個頭較大,蝦肉飽滿,蝦頭部位布滿蝦腦,吃起來是無比鮮美。
山東人在做大對蝦的時候,喜歡采用油焖的方式,即以食油和料汁一起焖制菜肴。在做油焖大蝦之前,需要将大蝦過油煸至蝦身變紅,一番翻炒過後再進行焖制。
出鍋後的油焖大蝦,色澤油亮亮的,能瞬間勾起人的食欲,嘗一口鹹中帶甜,蝦肉也是鮮嫩無比,吃起來别有一番風味。
二、糖醋鯉魚在《濟南府志》中,曾有這麼一段文字記載,“黃河之鯉,南陽之蟹,且入食譜”。糖醋鯉魚是一道源自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選用的鯉魚,是生活在黃河深水處的鮮活鯉魚。
制作糖醋鯉魚,對刀工要求非常高,因為要在魚身兩面劃上大小、深度均勻一緻的刀口。準備好的鯉魚,要先放入鍋中油炸定形,最後再澆上糖醋濃汁。
大家都知道,在咱們傳統文化裡,鯉魚被賦予了多種吉祥的寓意,包括祥瑞、富足、勇敢等等。古話裡也早有“鯉魚跳龍門”和“錦鯉”之說。因此,在山東當地重要的宴席中,常常能看到糖醋鯉魚的身影。
經過油炸的糖醋鯉魚,外酥裡嫩,成形後非常好看,而澆上的秘制糖醋汁是它的靈魂,成菜後造型美觀,色澤誘人,嘗一口甜中帶酸,香而不膩。
蔥燒海參,是以海參和大蔥為主料制成的一道山東傳統名菜。這道菜屬于山東煙台福山菜,最早是在煙台、青島等膠東地區比較出名,後來才逐漸演變成了魯菜裡的代表菜。
這道菜裡用到的海參,最好是山東産的刺參,這種海參刺少肉厚,和山東産的大蔥搭配在一起,能成就一道經典的菜肴。
出鍋後的蔥燒海參,海參的香味和大蔥的香味融合在一起,海參吃起來又香又滑,還帶有一股大蔥的蔥香味,讓人忍不住連盤子裡的汁都吃幹淨。
山東膠東地區盛産海鮮,因此,當地的廚師們非常擅長海鮮菜肴的制作。他們除了将各種海鮮食材制成熱菜外,還發明了以海鮮為主料制成的涼菜,當中就包括“膠東四大拌”。
在山東沿海一帶的海鮮飯店中,膠東四大拌必不可少,用到的海鮮主要是海參、海蜇、海螺和鮮貝。
在飯店裡吃的膠東四大拌,服務員會端上來四份海鮮涼菜,包括涼拌海參、涼拌海蜇頭、涼拌海螺和涼拌貝丁,吃起來鹹鮮爽口,尤其适合在炎熱的夏天食用,能讓人瞬間食欲大開。
四喜丸子,也是一道經典的山東菜,在當地人舉辦的宴席中,它常作為壓軸菜出現。四個肉丸子擺在同一個盤子裡,象征人生四大喜事,以及團圓美滿。
雖說同樣是豬肉丸子,但四喜丸子和淮揚菜獅子頭在做法上可是截然不同。四喜丸子強調濃油重醬,要經過油炸的過程,口感外酥裡嫩,吃起來會更入味。
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就有記錄過這道源自濟南的名菜—奶湯蒲菜,它還被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這道山東菜裡用到的主料,是産自大明湖的蒲菜。蒲菜入宴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還有詩道,“一箸脆思蒲菜嫩,滿盤鮮憶鯉魚香”。
脆嫩的蒲菜,加上奶湯烹制成菜,湯色呈乳白色,口感鮮香爽口,雖說看上去色澤清淡,但是嘗起來卻十分入味。奶湯蒲菜這道菜,也是很多高檔宴席上的必備菜。
【懶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6道魯菜,都是山東地區的傳統名菜,說它們是魯菜代表作,一點不為過。每次在品嘗山東菜的時候,我總是能感受到其背後代表的豐富的飲食文化。其實,我們吃的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的代表菜,更是在了解一方水土、一方人情。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