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好友牛頓又上線了......
方程君一直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地球下邊的人沒掉下去呢?
前排導讀:
繼昨天的對于天體運動的考點分析後,今天,方程君要詳細地說一下解題和要點。
今天的内容包括:
①行星的質量和密度的分析和計算方法。
②解決行星質量與密度分析和計算的具體步驟要點。
預備,走你
天體運動中,基本的問題主要就是:
計算天體的質量
計算天體的密度
上次的文章中,方程君詳細地介紹了,在計算天體質量和密度的過程中,就兩種主要的情況。
在天體表面
在天體之外
今天,方程君要詳細說一下在天體表面的情況,具體應該怎麼分析計算。
(在天體之外的這種情況,方程君會在另一篇文章中細說)
【2】
天體表面題型注意點
在天體表面的情況,記住這個條件:萬有引力=重力。
也就是下面這貨:
要記住這個關系式
而所謂的黃金代換式,其實就是這個等式的變形式。
這個公式不用費心去記
不過“萬有引力=重力”這個關系的應用,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忽略天體的自轉。
因此,這種類型的題目一般都會提示:忽略天體的自轉。
如果不忽略天體的自轉,則天體表面的物體受到的重力隻是它們之間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具體請回看方程君之前的文章)
而如果忽略了天體的自轉,則測得的重力就剛好等于萬有引力。
忽略天體自轉,是“萬有引力=重力”這個條件成立的前提。
同時,也可以看成是這種題型的一個标志。
看到這句話,果斷用這個方法,出題老師還是留有生路的。
【3】
解題步驟
(點擊查看思維導圖)
行星運動的分析和計算,基本的解題步驟可以分為四步,見上面的思維導圖。
在具體問題中直接用就好。
1、基礎版: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9.8m/s2,地球的半徑是6400km,萬有引力常量是G=6.67×10-11Nm2/kg2。忽略地球自轉的情況下,能否算出地球的質量和密度?
解題步驟:
①判斷類似:既點明了忽略地球自轉,同時又給出了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這道題的類型明顯屬于:星球表面。
②畫圖建模:
假設有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地球表面,則它受到萬有引力。
③列式計算:
合外力即是萬有引力:
重力大小:
根據星球表面的條件:萬有引力=重力,我們可以知道。
由此,聯立這三個方程可以求得地球的質量:M
進一步求地球的密度,則需要用到下面的兩個公式:
地球看成一個球體,則地球的體積:
質量、體積和密度的關系式:
由此則可以求得地球的密度:ρ
接下來跟方程君一起來領略一下加強版
2、略微加強版
宇航員站在某一星球表面h高度處,以初速度v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個小球,經過時間t後小球落到星球表面,已知該星球的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求:
(1)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該星球的質量。
解題前小分析一下:
這個題目就比較皮了,不過,雖沒有說忽略星球自轉,但是還是強調了在星球表面,而且還要求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從這兩點就可以揪出它還是屬于星球表面的情況,隻不過重力加速度需要我們自己來求。
解題步驟:
分為兩步走,先根據平抛運動求重力加速度。(關于平抛運動的解題步驟,方程君在之前的文章中細說過,也就不再羅嗦了。)
再根據天體運動的分析計算步驟來求質量。
求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①畫圖建模:
②列式計算:
豎直方向的位移:
由此則可以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求星球的質量:
①判斷類型:剛剛已經判斷過,為星球表面類型。
②畫圖建模:
假設抛出的小球質量為m,抛出的小球受到了萬有引力的作用。
③列式計算:
星球表面的條件:萬有引力=重力。
由此可以計算出星球的質量:M。
(下次就來說說星球之外的情況。)
宇航員,别搗亂了,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
【點贊、轉發,是對方程君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