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元姓墓志

元姓墓志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23 12:00:21

冬晖

《元和姓纂》是我國古代譜牒之學的一部專著,因成書于唐代元和七年,故名。作者林寶,唐代史學家,當時就以精通譜牒姓氏之學著稱,曾參與修撰《德宗實錄》和《皇唐玉牒》。魏晉六朝至隋唐前期崇尚門第,譜牒之學大興。此書詳載族姓世系及人物,旁征博引,所用書籍資料包括古姓氏書、古代史籍以及唐代私家譜牒等,其中很多資料今天已經佚失,僅賴此書以傳。所以《元和姓纂》是研究中古史不可或缺的古籍,岑仲勉先生稱其:“有能繼軌六朝,網羅百姓,書雖殘缺,大緻猶具者,于今唯唐林寶之《元和姓纂》,巋然尚存,非氏族學者所亟宜攻治之書乎?”(《元和姓纂四校記》自序)又說:“未讀《元和姓纂》者,不能讀《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四校記》再序)這個評價是很準确的。

如此重要的一部典籍,原書卻失傳已久,清代編纂《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又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并用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補足部分内容,這就是現存的四庫本。但這個版本錯漏仍然很多,當代曆史學家岑仲勉先生結合了孫星衍、洪瑩、羅振玉等人的校勘成果,編成《元和姓纂四校記》一書,是目前校勘《元和姓纂》最重要的學術成果。

現代著名學者餘嘉錫先生也曾深入研究此書,他在《四庫提要辨證》卷十六“元和姓纂”條說:“餘于庚申歲(按:似應為壬申歲,下文有詳說),曾取《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古今姓氏遙華韻》、《古今姓氏書辨證》、《翰苑新書》以輯《姓纂》佚文,凡得四百五十餘條。近見今人岑仲勉所校《姓纂》,其所引書與餘同,唯未引《遙華韻》耳……餘所為《元和姓纂校補》八卷,自謂用力頗勤,蠅頭細字,行間幾滿。既無力雇鈔胥别繕清本,又不能覓刻工付之棗木,将來不知何人以之覆醬瓿,抑或以蠟以蔽車頂,則數年心血付諸流水矣。”據此可知,餘嘉錫先生曾有一頗成規模的“校補”,但由于沒有付印出版,學界一直未能見到這一研究成果,現一般認為餘著校補已經失傳。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好友之介,從某藏家處得到一部批校本《元和姓纂》,細審此書,前人通篇朱墨批校,洋洋灑灑,共有各類校語近四萬字,且有署名餘嘉錫和李慈銘的多處題跋,乃是一部前所未聞的重要批本,故為此文,略作介紹。

《元和姓纂》,清光緒六年翻刻嘉慶洪氏本,線裝四冊十卷全,半頁十二行,行二十四字,通篇朱墨批校,無印章。全書批校幾滿,密行細字,字迹極為精細工整,這種書風我十分熟悉,一見即知其必為趙萬裡先生親筆。此書曾略加修整,第一冊封面已新換,後三冊則仍保留了舊裝,每冊右上角有毛筆書寫的“二”“三”“四”序号字樣,此亦趙萬裡藏書特點。我曾藏有任中敏贈送趙萬裡的《散曲叢刊》一部二十八冊,每冊右上角也都有趙先生親筆序号,與此正同。後來仔細翻閱全書,果然在幾處批語中發現了“萬裡案”的字樣,趙萬裡本人批語都是引用《永樂大典》的有關内容,較易區分。

元姓墓志(珍貴的元和姓纂三家批校本)1

趙萬裡所加批語

元姓墓志(珍貴的元和姓纂三家批校本)2

右下“大典二四〇八……”即趙萬裡本人批校内容

元姓墓志(珍貴的元和姓纂三家批校本)3

趙萬裡過錄餘嘉錫批語

再細閱全部批跋,知全書除趙萬裡先生本人批語外,還過錄了餘嘉錫和李慈銘二人批語,從數量上看,尤以餘批為多,約三萬字左右。其次為李批,約數千字,且均加一“(李)”以區分。卷首有餘嘉錫長跋四處,因較為重要,故全文轉錄于此,以備參考。

跋一:“戰于滬渎之歲正月廿八日,假得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宋章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并檢《古今姓氏書辨證》及《翰苑新書》以校《元和姓纂》。改正脫誤數千字,補輯佚文數百條,凡十四日而畢,漫志于此。二月十一日狷翁”(按:餘嘉錫号狷庵,此處“狷翁”即自稱)。

元姓墓志(珍貴的元和姓纂三家批校本)4

趙萬裡過錄的餘嘉錫長跋

跋二:“癸酉冬十二月,假得北京大學所藏巴陵方氏碧琳琅館鈔本《古今姓氏遙華韻》,其書分甲至癸十集凡九十六卷,題臨川布衣洪景修進可編。其序自言參用章定《類稿》‘千一百八十九姓’,然其中所引《姓纂》頗有出于《類稿》之外者,即同引《姓纂》亦有異同出入,足以互相參訂,因複取以校《姓纂》,時有創獲,遂錄于上下方并采輯佚文附諸補遺之末。惟其引書往往改易原文,不盡可據。如《姓纂》言某朝有某官某人,必改曰某人某官。又每氏之下或連錄姓氏典故數條,每條空一格,而于首條題曰《姓纂》,或于末一條注曰《姓纂》,谛審其文,有似全取《姓纂》者,有似取他書羼入者,疑不能明。今惟慎加采擇,必确知其出于《姓纂》者,始據以校改本書及采入佚文,其他則姑置之。蓋其書體例與章定書不同,故今所采不如章書之多也。狷翁識”。

跋三:“《遙華韻》于康姓下言‘匡姓避宋諱改’。又于彭姓下引《寰宇記》及朱文公語,均連綴于所引《姓纂》之下,不提行亦不空格,蓋其書本兔園冊子,而又出于輾轉傳抄,書手不通文義,往往聯數條為一章,又或分一章為數條。亦有采自《姓纂》而失注書名者,今于其羼入之文皆厘剔出之,其不明引《姓纂》者亦從割棄。取舍之間,誠不能保其無誤,然若因此遂疑所引《姓纂》非林寶書則非也。十二月五日夜漏下四鼓記”。

跋四:“乙亥九月吾友陳援庵垣從餘假觀此本,以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補洪刻卷六脫文兩半頁各八行,命鈔胥别紙錄出見示,因粘入本卷之内。顔黃門曰:‘借人典籍,先有缺壞,就為補治,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今援庵借人書乃并為之校雠,其事真可風也。二十日夜嘉錫識”。

綜合以上四跋,餘嘉錫從1932年3月4日(戰于滬渎之歲正月廿八日)開始校補《元和姓纂》,“改正脫誤數千字,補輯佚文數百條,凡十四日而畢”,然後“癸酉冬十二月”又以北京大學藏《古今姓氏遙華韻》再次校補。陳垣則在1935年秋約9、10月間,向餘嘉錫借閱了這個校本,并以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補了兩個半頁。前文所引中華書局版《四庫提要辨證》中的“庚申歲”是1920年,可能是“壬申歲”之筆誤。餘嘉錫說“近見今人岑仲勉所校姓纂”,則應是1948年《元和姓纂四校記》出版以後所言,此時距餘校補完成已經十多年,但一直未能出版,所以感慨數年心血将付流水。他閱讀岑書後,說“岑氏意在校雠,非為輯佚耳”,也的确是實際情況。可以說岑校長于校雠,而餘校更長于“補”,餘嘉錫将書名拟為《元和姓纂校補》,亦有此意。此過錄本卷末有一條餘批“凡補佚文四百三十一條”,《四庫提要辨證》則說四百五十餘條,看來此後又略有增補。

據《元和姓纂四校記》自序,岑仲勉先生開始校訂此書,是因為“民二十五,見報載牟氏校《姓纂》十數條,念其中訛文極多,非數紙可盡,乃摘其涉姓源處之屬于文字錯誤及顯而易見者,摘校若幹,藉便覽讀。......待圖書布置就緒,(時已二十八年初)始續取《全文》、《全詩》、晚近出土唐志及前未得見之典籍,陸續補入之”。但實際上在1935年,岑仲勉就已經有校勘《元和姓纂》的想法了。《陳垣往來書信集》(增訂本)收錄了岑仲勉緻陳垣書信四十一通,1935年7月18日岑信中就說,“啟郵包,知慨以校庫本見假,如獲瑰寶。……唯庫、洪兩本異同仍未盡明,下舉數端,亟待明教”。庫即四庫本,洪即洪氏校勘本。顯然此時岑仲勉已開始用功于此書,但仍然是初讀階段,對基本版本源流還不夠熟悉。同年9月19日岑信又說,“《姓纂》一書,實有詳注之必要,然茲事固不易言,是在合力”。同年11月7日岑信言,“奉教暨《大典》、《辨證》等,始恍然于‘誤入’二字之解釋,緣初未悟《辨證》亦出《大典》也。……《辨證》一冊,因順便校一過,如館中暫無需用,能賜觀全豹更佳”。則此時岑仲勉已開始利用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以校訂《元和姓纂》了。也大約正在此時,陳垣向餘嘉錫借閱了餘校本,陳垣在指導岑仲勉的信中是否提到餘嘉錫的相關研究,因缺少陳垣去函,現已無法确知了,但有此可能。至少在版本源流和參考資料方面,岑仲勉很可能間接受到餘嘉錫研究的影響,所以兩人引書大緻相同。

再說趙萬裡的批校。他所批數量不多,總共大概幾十條,都跟《永樂大典》有關。趙先生因為工作關系,曾主持抄寫《永樂大典》并輯佚(劉波撰《趙萬裡先生年譜長編》中有多處相關記載),大概這也是附帶成果之一。四庫館臣從大典輯佚時,疏漏很多,趙校又據大典原本校訂,這些校語基本上都為岑校所未及,比如卷六“輔氏”條,趙萬裡根據《永樂大典》卷一四九一二第四十二頁下輔字韻所引《元和姓纂》,增補數十字,就出于岑校記之外。又如趙批用《永樂大典》卷一九七八四第十二頁下伏字韻引文,增補“乞伏”一條共九十餘字,也是前所未及的成績。

元姓墓志(珍貴的元和姓纂三家批校本)5

趙批用《永樂大典》,增補“乞伏”一條

最後再談談李慈銘批語。開始我猜其可能是從《越缦堂日記》中摘錄的,對比後發現不是。又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得知,國圖正好藏有李慈銘批《元和姓纂》,且此書已經上傳到國圖官網,對照書影可知,趙萬裡先生正是從此本過錄的,近水樓台先得月,他人的确難有趙先生這種便利條件。李批似乎不太為世人所知,研究者引用不多。然觀其校語亦有精當之處,不可忽視。因李批全本已經上網,查詢方便,本文就不轉錄批語舉例了。

元姓墓志(珍貴的元和姓纂三家批校本)6

趙萬裡過錄的李慈銘批語

從劉波先生著《趙萬裡傳》可以看到,趙萬裡和餘嘉錫至少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就已經認識了,此後兩人交往亦不少。如1931年2月4日,兩人都參加了傅增湘組織的藏園雅集,1933年起,兩人又都在輔仁大學國文系任教,可能就在這段同事期間,趙萬裡向餘嘉錫借抄了這個批校本,時間上限不早于1935年秋。但因為沒有留下兩位當事人本人的記錄,具體情況已不可确知了。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講,此趙萬裡彙校本似有出版的價值,可以跟岑仲勉先生的校勘成果以及近年新發現的各類曆史資料如墓志等結合起來,整理出一個更完善的《元和姓纂》新版本,以便學術界利用。

責任編輯:鄭詩亮

校對:栾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