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數千年的曆史中,王朝更叠不斷,也各自留下了屬于自身的獨特印記。即使,有時一些王朝的國祚相對來說十分短暫,但依然能夠影響着後世的發展。
比如“巨唐”之前的、統一華夏的隋朝。
隋朝是從西晉短暫統一華夏之後,曆經近三百年的動蕩歲月,才再一次實現天下一統的朝代。雖然,王朝僅僅傳承兩位皇帝便覆滅,但,這兩位君主都以自己的方式,成為了在曆史上十分有存在感的帝王。
要知道,在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中,天子、王上、皇帝等等,層出不窮。即便,統計自秦朝以後的皇帝,也有數百位之多,對普通人來說很少有人能記住每一位皇帝的姓名與作為。
然而,提起隋朝的兩位皇帝隋文帝楊堅和隋炀帝楊廣,相信各位都或多或少地聽到過關于他們的轶事。不管是隋文帝怕老婆,還是楊廣“三征”高句麗,都在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更别說結束數百年的戰亂,再造乾坤和開挖“利在千秋”的大運河了。
總的來說,楊堅和繼任者楊廣,都很有作為。若在他們二人之間選擇一位功績更大的一位的話,這個勝利者非楊廣莫屬了。盡管,隋文帝在統一天下之後,積極恢複生産,國力蒸蒸日上,但,對華夏來說,隋炀帝的做法更為有利。
對于,華夏來說,當時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加強南北交流。
随着西晉滅亡之後,北方地區陷入的長久的戰争之中,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打爛了北方的農業基礎。大量人口渡過江淮進入了廣大的南方地區,他們的到來不僅一路帶來了充足的人口,還有先進的農業生産技術。
之後,南方地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依靠良好的溫熱條件,已然成為了另一個糧倉,甚至已經有要超過北方的趨勢了。
而此時,北方卻面臨巨大的壓力:突厥人崛起了,長城之外的草原遊牧部落建立起了遼闊的突厥帝國。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華夏的北方必然駐紮龐大的防守軍團,數以十萬計的士兵被部署到了邊疆防禦可能的入侵。
但,以北方的農業生産條件,實在難以獨自支撐如此龐大的軍團。為此,想辦法調動南方的資源成為了華夏最為迫切的事情,若無法完成這一預想,不用突厥人南下,便會因無力供養龐大的軍團而王朝崩塌。
對于古代交通條件來說,大量、廉價的運輸通道,非水運莫屬。也正是在隋炀帝時期,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正式開工,有了這條大運河之後,華夏大地的資源得以高效流轉,南方的人力物力通過運河源源不斷地補充北方所需。
随着運河的完成與啟用,不僅有力地支持了隋炀帝在北方邊疆的用兵,也支撐着後來的唐王朝對外作戰的需要。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持,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