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高考已經不遠了。作為高考重要的方向性資料,日前,我省正式下發“高考考試說明”。
揚州邀請來自揚州中學、揚大附中、邗江中學的一線高三名師,深入解讀“說明”,希望能夠對廣大高三考生的複習有所幫助。
揚大附中
陳中
語文:穩中有變,積極應對
與2018年相比,語文能力要求不變,但題型和分值出現了較大的調整,尤其是現代文閱讀題。我們需要根據調整後的要求及相關樣題認真分析,揣摩方向,積極應對。
語言文字運用,由5題選擇題縮減到4題。要将重點放在以下方面:正确使用詞語,提煉語意,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正确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和準确、鮮明、生動。
古代詩文閱讀,總分值增加2分。一般認為可能會增加一句文言翻譯。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一般考查初中2句,高中4句,課外2句,詩文結合。對于課内默寫,應一分不失。提請考生對《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要多加關注。文言文閱讀,要立足課内,回歸課本。詩歌鑒賞,要下功夫細讀詩歌,結合标題和注釋,熟悉常見典故。
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約3題15分。從典型題示例來看,文本當以小說類文本為主。命題題型以1題選擇題和2條簡答題構成,風格突變,向全國卷靠攏。
論述類文本,約3題12分。論述類文本包括說理散文、雜文、論文、評論等。
實用類文本,約3題12分。考試說明中給出的樣題都是非連續性文本組合,一是去年選入的垃圾分類文本,一是今年選入的墨子号文本,要予以關注。對于新增的選擇題閱讀,要通過對典型題的分析,尋找錯點設置的方法。
寫作方面,要深入研究考試說明樣題,核心概念明确,選材範圍廣泛。考生可從觀點句和關鍵詞入手,選擇最佳切入角度,聯系生活實際揣摩。
【建議】
加考内容方面,文言文閱讀15分。可以從“史”的角度,對于中國古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以及文學批評的發展史做一次分類梳理。名著名篇閱讀15分。建議理清人物關系,明确人物身份,理解人物性格,以人物串起重要情節、細節;理清人物關系,辨析相似人物的異同。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鑒賞。建議結合高考真題強化訓練掌握閱讀方法。
揚州中學
姜衛東
數學:回扣教材 構建網絡
今年的《考試說明》與去年相比,整體穩定,最大變化就是理科附加題部分删去“幾何證明選講”,其餘三個模塊不變,由“4選2”改為“3選2”。
《說明》對知識的考查要求依次分為了解(A)、理解(B)、掌握(C)三個層次,其中C級考點仍然為8個。高考試題由基礎題、中檔題及難題三部分組成,其中必做題部分的比例為4:4:2,選做題部分的比例為5:4:1。所以,對絕大多數考生而言,高考中真正拉開分數檔次的是基礎題與中檔題。
數學命題的一個原則就是“在知識網絡的交會點處命題”,在複習中應回扣教材,夯實基礎,而且要打破數學章節界限,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融合,進而構建有序的知識網絡結構。不少高考題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原型”,就是對教材原題的變形、改造及綜合。
【建議】
考生還應翻閱以前做過的試卷與作業,對于做錯的題,要反思錯因,對易錯的知識點進行列舉,易誤用的方法進行歸納。對于數學學科而言,每天還須做适量的練習。
邗江中學
陸娟
英語:立足“語境” 真正理解
2019《高考說明》英語學科在考查内容、試題結構和總題量上沒有變化,體現2019年高考命題以穩定為主的命題原則。預測試題難度也可能基本穩定。
一些變化:單選填空新增兩條2018高考真題,所選例題都為近年高考真題,都傳遞了兩個信息:一是語境中靈活運用語言的重要性;二是語言使用得時代感和鮮活性,比如“無人駕駛”、“一帶一路”等熱點話題出現在示例中。完型示例采用2017年、2018年江蘇省真題,兩篇的體裁都為記叙文,充分體現了大綱要求,即考查學生在段落、語篇層面上使用所學詞彙知識的能力,重點突出了在一定情境中正确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特别是重點詞彙運用的能力。更加關注考生的高層次思維能力和語言素養。閱讀理解和任務型閱讀示例題材多樣,有科普類也有人文類,既考查學生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學生的概括、推理、判斷的能力以及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書面表達示例又新添了"文字 圖表"相結合的形式,更加關注學生思維品質、認知能力,語言概括及表達能力。
【建議】
詞彙、語法教學要立足“語境”,真正理解詞彙,語法結構在語境中的實用意義,利用晨讀晚讀背誦課文、時文,加大語言輸入,培養語感,而不是一味地做題。堅持限時實戰演練,寫作訓練要關注話題,關注課标和教材中話題。
揚州中學
馮蘭
物理:貼近生活 熟練方法和操作
2019年的《考試說明》在“命題指導思想”和“測試内容和要求”上沒有任何變動,說明仍要求複習中要關注與生活貼近、與現代科技發展相聯系的物理情境,滲透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但在試題難易比例上做了調整,試卷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7:2:1比例組合調整為8:1:1。
物理學業水平測試的考查要點是《物理必修一》、《物理必修二》,分值共占卷面的80%左右;《選修1-1》(電與磁)或《選修3-1》(電場、電路、磁場)選考部分,都是A級要求,分值約占卷面的20%;全卷實驗部分的考查占分約15%。
【建議】
對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要熟練掌握,并能夠跟貼近生活、科技發展的物理情境相聯系;關心最新科技動态,做到基本知識和原理清晰,基本方法和步驟熟練,規範公式書寫和理論論述;注重答題的“規範性”訓練,針對“平抛運動、向心力”要求的變化,注意複習的難度調整。在實驗複習中,要明确原理,熟練實驗方法和操作,加強真實數據的處理,培養良好的實驗素養,關注學生誤差分析時語言的規範到位。要注意解題規範性的訓練,填空題要表述準确,計算題要有原始公式。
揚州中學
葛珊珊
化學:以綱為本 夯實基礎
今年的考試說明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兩處語言有所修改:一是将“初步形成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改為“初步形成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協同發展的觀念”;将“能夠敏捷、準确地獲取試題所給的相關信息,并與已有知識整合,并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信息”改為“能夠敏捷、準确地獲取試題所給的情境信息,将新信息與已有知識整合,并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合理應用”。典型試題示例将第1、2、13、26更換了同類型試題,其中13題的解析中特别提出“重視學生模型識别、應用和建構能力的培養”。
【建議】
下一階段的複習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以《考試說明》和教材為本,不斷夯實基礎。要根據考試說明中提出的考試内容梳理教材,形成完成的知識體系。
以模拟試題為訓練場,不斷強化應變能力。随着新課程标準的出台,高考試題更加重視考查考生的化學學科素養。在複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注重強化自己處理以下問題的能力:觀察有機物結構的變化、運用守恒進行計算、根據信息理解物質的轉化、科學表述實驗操作等。同時,在模拟試題訓練中強化時間意識,合理分配考試精力,安排最适合自己的做題順序也是必不可少的訓練項目。
在二輪複習階段不要懼怕錯誤,而應該把出現的問題作為最寶貴的資源加以利用,每發現一個問題都要加以重視,看看究竟是基本概念不清、審題問題、信息理解錯誤還是計算失誤。
邗江中學
陳寶定
生物: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複習
“必修模塊考查内容”中有3個知識點的等級要求發生變化:“細胞的有絲分裂”、“植物激素在生産中的應用”等級要求由B改為C;“體溫調節、水鹽調節”等級要求由A改為B。
“實驗考查内容”中有3個知識點的等級要求發生變化:“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等級要求由b改為a;“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扡插枝條生根的作用”等級要求、“探究酶在洗滌方面的作用”等級要求由c改為b。
“典型題示例”中更換了3條單選題、1條多選題、1條非選擇題,全部來自2018年江蘇省高考題,其中有3題難度有“中”改為“難”。
【建議】
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複習,用好五本教材和考試說明,掃除知識盲點。教材上的重點主幹知識内容,如“細胞的結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遺傳的基本規律、遺傳的物質基礎、育種、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植物激素在生産中的應用、生态系統、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書本實驗(20個)”等高考幾乎年年都考,老師應結合一些典型試題進行強化,努力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聯系實際,提高分析與運用能力。對于書本實驗,要搞透實驗材料、實驗原理、方法步驟、變量的控制,對實驗結果要進行分析和拓展。
加強訓練,提高信息轉化能力。調适心态,提高答題的規範性。
揚大附中
曹偉
曆史:全面、準确把握考點
2019年江蘇曆史高考考試範圍整體保持穩定,局部微調。部分知識内容作了增或删的處理,部分知識點進行了重新表述。如增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内容;删去了法國早期殖民擴張、德國的統一、梭倫改革(選修)等内容;中國古代書畫、啟蒙運動等部分内容進行了重新表述。
【建議】
認真紮實發掌握每一個考點知識。考點知識的解讀要立足教材,準确把握内涵與外延。命題指導思想有較強指導作用。如命題以“高中曆史課程标準和考試大綱為指導,以考試說明為依據”,凡考試說明中沒有提出要求的知識内容都可以大膽淡化。2019年有“學科素養”、“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方法”等新表述,需要在高三曆史複習過程中滲透曆史學科素養。
邗江中學
趙豔
試卷難易比例發生了變化:試卷容易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分值比例由“7:2:1”調整為“8:1:1”。
測試的具體内容和要求進行了微調。新增了3個考點: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删除了5個考點:信用卡的功能、我國法定的公司形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能級要求變化了2個考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調整為理解層次,積極參與基層民主管理調整為運用層次。2個考點表述發生了變化: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調整為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堅實基礎和優越性調整為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說明》精選能代表測試方向的典型題,更好地發揮導向教學作用。
【建議】
明确目标,準确定位。對照《說明》内容和能級要求,立足教材,逐步梳理每個知識點。關注考點變化和能級要求變化的考點,适度拓展。落實基礎點,突出主幹知識,把握核心考點,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強基固本才能靈活運用。理清易混易錯點,做好錯題的訂正與反思。關注學生思辨能力,綜合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提升。用好《說明》中的“典型題示例”,加強審題技巧和規範答題的訓練。
關注社會生活,學習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揚大附中
陳茜
地理:堅持能力立意為目标導向
複習的重點仍然堅持能力立意為目标導向。複習重點把握“三回歸一聚焦”:每一考試要點回歸地理基本概念、地理知識,夯實基礎;每一複習專題回歸地理原理、地理方法,落實地理觀念;每一份試卷回歸地理能力,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最終能夠聚焦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地理關鍵能力,做到胸有成竹,以不變應萬變。
2019年的高考說明地理科的變化主要反映在第二部分“必考内容”和第四部分“典型題示例”。“必考内容”中變化主要有兩處:
一是“地理1”模塊,考試要點“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中原有的“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活動生存和發展的影響”改變為“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即“變暖”改變為“變化”。從考點要求來看,全球氣候變暖主要表現在“有儀器觀測的時期”較短時間尺度内的溫度升高,而全球氣候變化表現“地質時期”或“曆史時期”較長時間尺度内寒冷、溫暖、幹旱、濕潤等氣候多要素的變化,相對“變暖”明顯複雜的多。這一變化對命題者來說,資料選取可以更寬泛,但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明顯提升。
二是“地理2”模塊,考試要點“人口與城市”中原有的“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别”改變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即删除了“的區别”。從考點要求上看,不強調兩個概念的區别,弱化概念本身的記憶,引導大家更多的關注概念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礎上,将“人地協調觀”滲透于地理學科的整個學習過程中。
“典型題示例”更換了兩組選擇題、一題必做部分的綜合題和一題《環境保護》題,更換題均來源于2018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選修)地理卷,更換題均具有“結合地理熱點”、“材料呈現方式新穎”和“地理綜合性和複雜性”等突出特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