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是一篇需要精讀的說明文。該文章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等特點,通過對這些特點的描寫,表現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說明了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曆史遺産,舉世聞名。
下面就來詳細賞析一下這篇文章,從中來學習一下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首先,文章開頭簡述了趙州橋的相關信息,以及對趙州橋的評價。
在文章開頭的第一段中,作者寫了趙州橋的所在地是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設計時間是隋朝,設計者是石匠李春。同時傳達了對趙州橋的評價是“世界聞名”。
從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第一段中的重點信息是對趙州橋的評價——“世界聞名”,這也是開啟下文内容的銜接點,因此後文部分就圍繞着“趙州橋如何聞名世界”這個觀點來展開描述。
這是常見的說明文的開篇方式,開篇簡述信息并提出觀點,總領全文。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段描述趙州橋的特點,以闡明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
在第二段的開頭,作者直接寫明趙州橋的第一個特點——雄偉。然後描述了趙州橋的長寬尺寸非常大,“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橋下沒有橋墩,以兩個拱形的小橋洞代替,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通過這一系列的描寫來體現趙州橋的雄偉這一特點。
第三段中第一句話同樣先總結出趙州橋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美觀。趙州橋兩側欄闆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猶如雙龍戲珠,“真像活了一樣”,通過這些描述體現出趙州橋的美觀這一特點。
通過以上的描寫可以看出,說明文的正文部分,可以首先提煉出事物的特點,然後分段依次說明這些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最後,在文章結尾總結全文,再次表達了對趙州橋的評價和看法。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處表達了“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曆史遺産。”通過前文可以看出,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設計創舉等特點,使趙州橋世界聞名,呼應開頭。
所以,一般在說明文的結尾要總結全文,呼應開頭,做到首尾照應,這是最常見的說明文“總——分——總”的結構類型。
如此一來,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就寫完了。通過對《趙州橋》這篇說明文的學習和賞析,我們可以學習到說明文的“總——分——總”這一結構的寫作方法,以後再寫說明文時,可以合理運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