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外地人,來北海工作三年多了,這些年,北海的很多發展都看在眼裡,身邊很多北海的同事時不時地和我科普一些北海過去是什麼樣的,感慨一下城市發展的速度,偶爾又發出無聲的歎息,覺得北海應該,也配得上更好的發展。
從事着媒體行業,我也算是積極了解着北海的發展脈動,這幾年北欽防一體化這個詞,動不動就刷屏我和小夥伴們的新聞稿,最開始我是沒有太多觸動的,可聯想到過去的一些經曆,我又懷揣起了憧憬,因為——這就是大勢所趨啊!
以下,結合着個人的一些人生經曆,與近期風生水起的北欽防一體化的勢頭,談一談我對北欽防一體化未來的期待,受文筆限制,全文可能略長,先放個簡明扼要的目錄,免得看帖子的網友頭暈:
目錄:
●城市一體化是未來發展大勢所趨
●我對長株潭一體化的印象和見聞
●北欽防為什麼要實行一體化,人民網這樣說:
●我眼裡北欽防一體化的困擾
●未來可期,北欽防一體化,助力北海騰飛
part 1 :城市一體化是未來發展大勢所趨
随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像北京、上海這樣國際化大都市,全國各地争相打造國際大都市和特大城市,如武漢、鄭州、南甯等,與之相對比,一體化城市群的概念近些年炒的火熱,如聞名全國的長株潭一體化,以及廣西區域内部的北欽防一體化,還有西鹹一體化、廣佛一體化等大型的城市群發展模式。
長株潭一體化算得上國内城市群建設的先行者,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就開始有長株潭一體化的風聲,“長株潭一體化”的概念,直到1997年才開始着手實施,長株潭一體化可以說是走在時代的前列,對于北欽防一體化有着一定的參考作用。
樓主有幸在湖南工作過幾年,也曾一度見證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某些曆程,現在,又有幸見證北欽防一體化的推動,也算是一種人生閱曆了!
接下來,分享一些我對長株潭一體化的了解,以及我和我的一些湖南朋友的回憶。
part 2 :我對長株潭一體化的印象和見聞
開創城市融合的重大舉措,這在我最初的印象裡,覺得很不可思議。長株潭一體化,是先從交通開始搞起的,從交通路網來看,一批高鐵、城鐵、磁懸浮、機場、高速公路、城際幹道、交通綜合樞紐、湘江風光帶等重大項目,織成了長株潭三市密切的交通網。坦白說,當時做為學生軍和初出茅廬的職場小青年,我的很多感知都是從點着眼的,還沒有成體系地去思考過這個問題。
以下,是我這幾天為了準備這篇文章,和從前的朋友的一些聊天心得:
from:王先生(湖南科技大學畢業)
王生是我的高中同學,大學就讀于湖南科技大學,畢業後就去了廣東從事電子商務,我問他對在湖南生活期間,長株潭一體化給他什麼印象,他的回答可謂簡單粗暴:
王先生:那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無論去哪個車站,最多的大巴就是往返長株潭三地的,很多大巴上面的标識都是長株潭XXX,基本是30分鐘一班,弄得想去湖南其他城市的人都忍不住吐槽。
from:謝女士(長沙某門戶網站論壇版主)
謝女士是我參加活動的時候認識的朋友,她是湖南邵陽人,在長沙工作,在她的印象中,長株潭一體化在交通上最為突出。
謝女士:2014年,長沙終于通了地跌,各處都是2号線和1号線的施工護欄,但是比地鐵施工更明顯的,是長株潭城際列車,過去坐大巴,往返要兩個多小時,城際列車開通後,城市之間往返就像坐公交一樣方便,我的很多同學都在湘潭新區嶽塘區買房,因為房價便宜,但是在長沙工作,畢竟作為省會,長沙的工資待遇和發展機遇還是比湘潭多的,城際列車的開通,讓他們上班更方便了,這就是所謂的15分鐘生活圈雛形。
看了謝女士給我的回答,我忽然想起了我的一個大學同學,他現在在北京工作,但是卻住在燕郊,他每天的行程是:早晨五點起床,出門坐公交,公交到站後乘坐燕郊開往北京的大巴,大巴到站後坐地鐵去國貿站,然後步行去公司,每天至少八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耗費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現在很多人都選擇在一個城市生活,另一個周邊的城市工作,這時候,城際列車的方便之處就來了。
除了交通方面的努力, 長株潭一體化的過程中,醫療一體化,可謂是一項民生大工程。着力推進長株潭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平台建設,構建長株潭院前醫療急救指揮監控一體化系統,同時完成長株潭血液中心采供血平台建設,實現三地血液庫存信息共享和用血費用異地報銷。
在教育方面,着力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如:三市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實現三市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鍊接。還将共同推進三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實現對三市市民免費開放。
不僅如此,還有旅遊景點同城待遇,統一電子支付打造“移動支付第三城”支付示範城市,推進人社“一卡通”,社保關系即時轉移。推進三市信用激勵和懲戒聯動,加快實現三市間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名單互認,甚至連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三市也是共同推進。
from:周小姐(樓主大學學妹,長沙本地人)
周小姐從事軟件開發工作,是為數不多的女程序猿,她和我回憶到:長株潭一體化,具體在哪些方面她也說不清楚, 但就是感覺無處不在,早些年很多同省的城市之間,各個城市互打電話都算長途話費,一分鐘最少五毛,但是長株潭三地,老早就已經按市話的标準收費了,異地被叫免費,無城市漫遊,移動數據也是全省共用,三地的市民老早就享受了一體化的利好。
part 3 :北欽防為什麼要實行一體化,人民網這樣說
長株潭一體化實行的如火如荼,三市共享發展利好,那麼北欽防一體化又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北欽防一體化,可以說是廣西發展的一步大棋!
今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式印發《關于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和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北欽防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25年)》,明确推進北欽防一體化的總體要求、目标任務和重大舉措,旨在将該區域打造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樞紐,建成廣西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形成參與國際競争新優勢,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發展新格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北欽防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25 年)空間布局示意圖
關于為何要實現北欽防一體化,最近,人民網廣西頻道竟然有專欄說明此事,可見北欽防一體化,重要級别非同尋常!
圖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北欽防一體化的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推動北欽防實現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②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樞紐
③建成廣西區内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④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開放發展新格局
很多人已經開始期待,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即将升起,而北海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根據《規劃》,三市将形成一體化現代臨港産業體系。
●北海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産業;
●欽州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林漿紙、先進裝備制造等産業;
●防城港重點發展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新能源、糧油加工等産業。
三市将合力打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及有色金屬等3個3000億級産業集群,食品加工、林漿紙等2個2000億級産業集群,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等2個1000億級産業集群。
在生态保護方面,三地認識更加統一。為破解區域性生态環境保護難題,打造一體化沿海生态屏障,北欽防地區始終把保住一泓清水作為不可突破的底線,緻力于協同周邊城市建立跨區域大氣污染、跨市江河流域突發環境事件等聯防聯控合作機制,以此提高應對跨市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
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欽防三市交通物流、産業發展、開放合作、生态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一體化發展将達到較高水平。到2035年,北欽防一體化新格局全面形成,将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增長極。
part 4 :我眼裡北欽防一體化的困擾
1、起步晚
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了這麼多年,目前成果顯著,很多成果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而起步較晚的北欽防一體化,可能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根據規劃:2025年,初步實現了一體化的目标,北欽防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優化;到2035年,北欽防一體化的新格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實現。
由于起步晚,這一宏遠的目标,可能對現在的很多北海人來說,沒有明顯的觸動,不過,對于子孫後代而言,卻是未來可期,能夠享受更好的北海了!
2、北欽防三市沒有強力的經濟中心支撐
長株潭一體化中,長沙初期可以說是二線城市,随着近些年的發展,已經步入新一線的行列,一體化過程中,一個大哥帶兩個小弟,作為強有力的經濟中心支撐,出手自然非同一般。
而北欽防三市,估計各自的心中都覺得自己是老大,但是目前看來,又都沒有當老大的硬實力,缺乏強力的經濟中心支撐,對一體化進程相對不利。同時最為困擾的是,憑借着三市微妙的關系,若幹年後,是否會出現一種聲音:北欽防一體化,誰是龍頭?
3、由于文化原因與部分現實原因,三市缺乏共同的歸屬感
湖南身為革命老區,長株潭三市在戰略上都曾擔當過重要角色,三市一衣帶水,湘江在其中承載着重要的使命,三地之間文化認同感強烈。
反觀北欽防三市,曆史上曾為一個地區,具備一體化的發展優勢,但是不知為何,三市的民間輿論,在很大程度上不共融,甚至暗暗較勁,當然,作為媒體工作者,樓主也見過一些欽州老鐵的騷操作,隻能說要想實現一體化,三市在宣傳上還是不要各行其是、互相打臉!
4、三市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總量低,一體化進程相對緩慢
長沙早在清末民初就開始發展重工業,經濟基礎好,湘潭和株洲的重工業也有不錯的基礎,在一體化過程中,有錢才能有速度!
北欽防三市,經濟總量均不高,最高的也就是千億級别,北海四線城市,欽州五線城市,防城港五線城市,三市基礎普遍薄弱,這就可能造成一體化進程的相對緩慢,沒錢建設自然不好搞。
5、三市的城市功能和定位相近,有一定沖突性
長株潭一體化中,三市的功能定位和各地優勢區分度明顯,長沙就是經濟、行政中心,株洲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湘潭兼具重工業基礎、國防優勢,三個城市原本就有自己突出的城市優勢,三者的結合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反觀北欽防三市,在城市功能和優勢上,相似度太高,都是西南地區港口城市,都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都有明确的交通優勢,都靠着海岸線與旅遊業的發展炒作房地産,也正是由于三市的優勢相似,才會出現各種“豔壓通稿”,非要逐個誰優誰劣!
part 5 :未來可期,北欽防一體化,助力北海騰飛
本帖是樓主10月17号開始構思的,環廣西為北海很多的上班族創造了一天額外的假期,樓主在家閑來無事寫了本帖的草稿,很是巧合的是,自治區政府新聞辦于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10時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解讀《關于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和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新聞發布會,會上詳細解讀了《意見》和《規劃》的相關内容。
發布會現場,圖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
在戰略定位上,《意見》提出,将北欽防三市打造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樞紐、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的沿海經濟帶、引領廣西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彙聚創新資源的科創成果轉化區、宜居宜業宜遊藍色生态灣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北欽防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25 年)軌道交通布局圖
在發展目标上,到2025年,基本形成綜合實力強、發展活力充沛、要素流動順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到2035年,北欽防一體化新格局全面形成,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重要增長極。
圖為北部灣港
剛剛看到新聞的樓主,心裡可謂萬分激動,曆史的車輪發展總是有迹可循的,北欽防一體化不僅能夠有力推進三市的城市發展,實現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同時也滿足北部灣經濟區與廣西全境的發展需求,更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符合時代的規律,倘北欽防一體化實現後,對三市的經濟推動與居民生活水平,将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對于推進北欽防一體化,每個人的期待都不盡相同,但是 ,它的利好,不僅僅關系到我們每個人,更關系到我們子孫後代的生活環境,你們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