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字作為我國源遠流長文化的精華,至少有四千多年曆史。在衆多的漢字當中,有些極其容易搞混淆的同義字和形近字,它們如同雙胞胎、多胞胎,常常哄的學生暈頭轉向,傻傻分不清。
比如,“己、已、巳”和“戊、戍、戌、戎”等,這鞋子你都會讀嗎?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接下來編者就來和大家認識并學習一下!
戊,拼音Wù
與誤同音,天幹裡面的第五位;
如“戊更”,是指夜晚五更,如“戊戌變法”,是指1898年的戊戌維新。
戍,拼音Shù
與須同音,地支的第十一位。
如戌時,舊式計時法指晚上七點鐘到九點鐘這段時間。本字也讀qu,不常用
如戊和戌合在一起,是天幹地支(六十花甲)的第三十五位,如中國農曆的戊戌年(狗年)。
戊戌年,是中國傳統紀年農曆的幹支紀年中的一個循環的第35年。
戊戌月,是天幹丙年和辛年,寒露到立冬的時間段。
戎,拼音róng
與溶同音,是指軍事、軍中的隊伍等,如從戎、戎裝;我國古代稱西方的民族;姓氏
戎馬:借指從軍作戰,戎馬生涯。戎首:指挑起戰争的人。
為了便于記憶和識别,奉上口訣:
橫戌點戍戊中空,
十字交叉便是戎;
十字口訣,更容易識記:
點戍空心戊,橫戌十字戎。
或者:
戊讀Wù,天幹甲乙丙丁戊;
戌讀Xū,地支亥字前位戌;
戍讀Shù,隊伍防守去衛戍;
戎讀róng,身穿戎裝守邊疆。
易錯字>>
己,拼音jǐ,同幾,如己方、己任等,天幹的第六位。
已、拼音yǐ,同以,如已經、已往、已然、已知數等。
巳,拼音sì,同四,地支的第六位。如巳時,舊式計時法指上午九點到十一點鐘的時間。如己和巳合在一起,也是天幹地支(六十花甲)的第六位,如中國農曆的己巳年(蛇年)。
“己、已、巳”用三個句話來解釋:“巳字不開口、己字張大口,已字半開口。”
這些字,你都會了嗎?如果還不會讀,趕緊來學習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