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改建可以減少開主體發商的初期投資費用(包括拆遷費、土建費等)、縮短建設周期,體現較高的經濟價值。目前橋梁加固設計與計算方面的研究還相對滞後,有些方面甚至連公認的算法都沒有,使設計者感到難于動手。橋梁加固設計師除了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外,最好既有相當的設計經驗,又有相當的施工經驗,所完成的設計施工圖才較合理、可靠、現實、施工質量容易保證、修改變更少、造價合理、加固效果好,不僅能治“标”,能治“本”的盡量治“本”。
如果隻有施工經驗,所出加固方案及施工圖,可能缺乏對結構系統地受力分析及病害成因及趨勢分析,往往該加固的部位加固不夠或太多,不需要加固的地方也加固,造成多花了錢,加固效果還不好。很多設計者在加固材料的用量上比較随意,憑經驗、憑感覺用材料的人不少,是否浪費材料或是達不到最好的加固效果,自己不清楚,業主更不知道,大多沒有作加固計算,有的高資質設計單位也隻對加固前的結構作些複核性計算,最多作加固後的承載力計算。但大家知道構件的病害往往在正常使用階段中表現出來,承載能力主要說明構件是否安全,能安全使用的構件并非就沒有病害,因此還要作截面上各材料的應力強度計算,才能反映出構件是否有病害、程度如何及發展趨勢。
“應力強度計算是反映構件病害的必要依據,承載能力計算是構件安全使用的最後保障”兩者均不可缺。現實加固計算中,常出現承載能力極限狀态滿足要求,但構件确實存在許多病害,于是一種做法是加大車輛設計荷載使承載力不滿足要求,但又缺乏可靠的超載資料;另一種做法是根據各種病害及程度通過一些算法得出各種折減系數,對承載力進行折減,以說明構件不滿足承載力要求,構件加固後又補足大于等于被折減的承載力,這種做法雖有一定科學依據,但也有不少人為評判因素,同樣不能反映控制截面上各種材料的工作狀況。
不同類型橋梁如何加固?
一、鋼筋混凝土整體現澆簡支闆橋
常見的問題:
(1)跨中附近闆底由下而上的豎向裂縫,一般有多條,靜态裂縫寬度有可能超過規範限制值,有時還伴随着跨中下撓,表明抗彎能力已不足。
(2)跨中附近闆底縱向裂縫,一般也可能有多條,有的靜态裂縫寬度也會超過規範要求,這很可能是設計圖采用了預制裝配的标準圖配筋,施工時卻改用現澆,将單向闆變成整體式雙向闆,改變了闆的受力方式,導緻闆底橫向配筋嚴重不足,在橫向彎矩作用下,引起闆底産生縱向裂縫。
二、混凝土預制裝配簡支闆橋
常見的問題:
(1) 裝配式簡支闆可有橋面鉸接縫處出現縱向裂縫,這主要是鉸接縫施工質量差,造成各闆塊的整體性連接差;
(2)也可有支座脫空現象産生,由于每塊闆的兩端各有2個支座,每跨橋都有較多支座,如果施工時支座墊石标高有誤差,或預制安裝時闆有翹曲,或墩台有不均勻沉降都會導緻部分支座脫空;
(3)鋼筋混凝土的簡支闆跨中附近闆底有由下而上的豎向裂縫,縫寬有可能超過規定要求,或有跨中下撓,抗彎能力不足。
(4)闆底出現縱向裂縫,預應力混凝土裝配式簡支闆橋大多采用先張法施工,如果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底闆太薄,使得預應力筋周圍混凝土局部應力過大,或者由于混凝土中的氯鹽添加劑或者混凝土碳化造成鋼筋生鏽,均可能産生沿着鋼筋的闆底縱向裂縫。
(5)一般的空心闆在支承端附近不會出現剪切斜裂縫,但近幾年來有的橋梁采用了單塊寬度達1.5米甚至更大的大空心闆,其實相當于小箱梁,腹闆厚度不大時,邊闆的腹闆上有可能發現斜裂縫。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對闆底産生的縱、橫向裂縫,當縫寬超過規範的限制時,均可采用粘貼鋼闆法或粘貼纖維複合材料法加固。但對解決跨中下撓的效果不好;
(2)預應力加固法,在闆底錨固多根平行的預應力細鋼絲,張拉後覆蓋特制混凝土( 闆底錨固多根預應力鋼絲 ),或者設轉向托架後折線形布鋼束張拉,預應力鋼索穿過兩端闆中斜孔錨固于鋪裝層下( 折線形布置體外預應力索 )。
(3)改變結構體系法,如簡支闆變連續闆,小跨徑闆橋可在跨中或跨中附近增設橋墩或斜撐,采用“ 跨中增加支撐變簡支為連續 ”,但應注意在中支點負彎矩區,應結合橋面改造,增設足夠的受拉鋼筋。以上兩種方法對解決跨中下撓效果較好;
(4)錨噴混凝土加固法,在闆底錨固鋼筋網後,噴射混凝土覆蓋。其實質是增加闆底配筋,類似于“ 闆底錨固多根預應力鋼絲 ”圖,隻不過闆底增加的是普通鋼筋網;
(5)對橋面鉸縫處的縱向裂縫,隻有通過橋面改造來解決,如增加橋面橫向鋼筋布置,加厚鋪裝層等;
(6)對闆橋支座脫空現象,可采用更換,加鋼墊闆,楔緊等方法解決。
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闆橋
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闆橋一般采用實心闆截面或空心闆截面,大多采用現澆施工,跨徑在20米以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闆跨徑偏大些,一般采用後張法,有等高度的,也有變高度的。城市橋梁中的跨線橋、人行橋應用多一些。鋼筋混凝土連續闆的應用更多。
常見問題:
(1)筋混凝土連續闆橋各跨中附近闆底由下而上的多條豎向裂縫,橫向有可能貫通,屬彎曲裂縫,表明抗彎能力不夠;
(2)筋混凝土連續闆橋各墩頂處橋面開裂,橋下滲水,一般都橫向貫通,裂縫可有一條到多條,可由活荷載引起,也可由墩台不均勻沉降引起,如圖,說明負彎矩較大,支點截面抗彎能力不足。
(3)各跨中附近闆底出現縱向裂縫,類似于“ 整體式闆橋跨中段闆底縱向裂縫 ”圖,要麼是鋼筋混凝土闆底橫向鋼筋配置不足,要麼是混凝土保護層太薄,預應力筋周圍混凝土局部應力過大,或是混凝土中的添加劑等原因使鋼筋生鏽,導緻沿鋼筋産生裂縫;
(4)跨中下撓,要麼是施加的預應力不足,要麼是跨中鋼筋混凝土闆底豎向裂縫過多過寬導緻剛度降低,撓度增大。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對闆底裂縫,當縫寬超過規範要求時,可采用粘貼鋼闆或粘貼纖維複合材料法加固;
(2)對墩頂處橋面開裂,可采用在負彎矩區的混凝土鋪裝層内增設受拉普通鋼筋或預應力鋼筋,提高支點截面抗彎能力;
(3)預應力加固法,在闆底設轉向托架,按折線形布束張拉,此法對各種因受力産生的病害均有利。
(4)改變結構體系法,如在跨中或跨中附近增設斜支撐,解決跨中下撓過大,或預應力不足,類似于 下圖 ,但應增強支撐截面負彎矩區的受拉鋼筋。
四、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闆橋
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是所有運營中橋梁數量最多的梁橋,其斷面形式常有T形、Ⅰ字形、箱形和各種形式的組合。鋼筋混凝土簡支梁的跨徑一般在10~20米,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跨徑一般在16~50米,少量有更大的。施工方式大多采用預制裝配,少量采用現澆施工。由于呈肋闆形截面,自重輕抗彎能力及跨徑比闆橋大,病害種類也要多些。
1)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
常見問題有:
(1)跨中附近梁底由下而上的豎向彎曲裂縫,數量随跨徑增大而增多,恒載裂縫寬度有可能超過規範限制值,有的還伴有跨中下撓過大;
(2)兩支承端附近腹闆上的斜向裂縫系主拉應力過大或腹闆抗剪不足等引起的剪切病害, 如圖 :
(3)梁腹闆上的豎向裂縫,多位于薄腹闆的中部,中間寬兩頭細,未向上、向下延伸,多系混凝土養護差、或溫度、或腹闆上的水平筋太少等原因所緻的收縮裂縫,主要影響結構的耐久性;
(4)橋面上沿翼緣闆接縫處的縱向裂縫,較多發生在預制裝配T梁橋翼緣采用鉸接或橫向聯系受損較大的裝配式簡支梁橋。此種病害會造成惡性循環,加重單片梁的其他病害程度;
(5)其他施工原因産生的裂縫,這些裂縫在工程竣工前就能發現。
2)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橋
如果是按部分預應力混凝土B類構件設計的簡支梁,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有的病害它都可能有,隻是程度不同而已,不再複述。但也與全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有一些共同的病害。對于全預應力及部分預應力混凝土A類構件正常使用條件下不允許出現裂縫,如果出現,不論縫寬大小都應找出原因進行處理或加固。
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不同于鋼筋混凝土簡支梁的其他常見病害:
(1)張拉錨具的錨下縱向裂縫,長度一般不超過梁高,主要為錨下局部應力集中産生的劈裂拉力所緻;
(2)沿預應力鋼束的縱向裂縫,主要為預應力鋼束保護層過薄,鋼束處局部應力過大産生劈裂或是混凝土保護層碳化後預應力筋生鏽所緻;
(3)跨中下撓過大超過規範容許值,跨中截面不一定開裂。主要為施加預應力不足或預應力損失過大所緻。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對梁底彎曲裂縫和沿預應力筋的縱向裂縫可采用粘貼鋼闆、粘貼纖維複合材料的方法加固,也可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增加鋪裝層厚度,加大截面受壓區面積對提高抗彎強度和剛度有利,但增加高度有限,同時也增加自重,如果增加梁底截面高度,實際上是增加配筋;
(2)對于腹闆上的斜裂縫,可在與裂縫反向并近似與水平線成45°,即大緻正交于斜裂縫的方向粘貼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對梁高度矮,鋼闆或纖維錨固長度不足時,可粘貼成U形箍和加壓條的形式。
(3)對于腹闆上的收縮裂縫和錨固區的裂縫,視縫寬大小采用環氧膠封閉或灌縫處理;
(4)對橋面縱向裂縫,可結合鋪裝層改造增加厚度和橫向配筋,或者增加或者加大橫隔闆;
(5)上述各種因受力引起的病害,均可采用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具體的做法有多種,此法的設計、施工複雜,但效果較好。
(6)對病害較多,較重的某一單片梁,條件許可時,可割開橫向聯系更換增大剛度後的新梁,同時減少其它梁的荷載分布。多數情況下邊梁病害較重, 如圖 :
五、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及懸臂梁橋
連續梁橋及懸臂梁橋的截面形式常有T形、I形和箱形,跨徑30米以上的大多采用箱形,并采用變高度的不等跨梁,等高度的鋼筋混凝土連續梁一般跨徑在30米以下,變高度的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或懸臂梁一般跨徑在50米以下,跨經偏大仍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的此類橋梁比較費材料,而且橋面負彎矩區易出現橫向裂縫。等高度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一般跨徑在60米以下,而變高度的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梁跨徑大多100米以下,但100米以上也是常有的,連續梁跨徑大多在200米以下,但200米以上也是常有的。這類橋梁在跨越障礙物或城市立交橋中較多采用,不論跨徑大小均容易出現各種病害。
常見問題有:
1)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梁
(1)懸臂梁牛腿端下撓過大,常有墩頂橋面開裂。主要是懸臂部分剛度不夠,尺寸偏小,超重車影響,或者是縱向預應力損失較大,施工質量差等造成;
(2)懸臂梁牛腿處局部裂縫,如下圖,原因主要是配筋不足,高度偏小,溫度影響或者是挂梁與牛腿連接不順,形成跳車,局部沖擊過大等所緻;
(3)如果懸臂梁的錨固孔跨徑過大,在尺寸偏小或配筋不足時,很有可能出現跨中下撓或跨中梁底豎向裂縫;
(4)預應力筋錨固齒闆後的斜向裂縫,這是所有預應力箱梁可能出現的病害, 如下圖 ,主要是齒闆附近應力集中過大,普通鋼筋配置偏少、預應力束錨固過于集中等引起。
(5)箱梁頂、底闆縱向裂縫, 如下圖 ,主要是頂、底闆橫向彎矩過大,無橫向預應力、箱梁橫向彎曲空間效應、闆厚偏小,橫向配筋不足,箱梁内外溫差過大産生溫度應力等原因所緻;
(6)箱梁頂、底闆梗腋處的縱向裂縫,頂闆梗腋處主要是該處有大量預應力縱向鋼束通過,局部應力過大,或者是箱梁的正剪力滞效應考慮不足,或者是偏心荷載下箱梁畸變扭轉引起腹闆上下端局部應力過大等所緻;
(7)箱梁腹闆中部的豎向裂縫,常發生在脫模2~3天内,上下沒有延伸,施加預應力後大多會閉合,這主要與混凝土收縮或箱梁内外溫差或腹闆水平筋不足,或混凝土混合料質量有關;
(8)箱梁腹闆上的斜裂縫, 如下圖 ,一般發生在墩台支承點至反彎點間的梁段上,屬剪切裂縫,産生原因比較複雜,主要有縱向或豎向預應力不足,或損失過大,箱梁内外溫差過大,箱梁的抗彎或抗扭剛度不足,偏心荷載下箱梁畸變應力過大,腹闆厚度偏小,剪力滞效應影響,非預應力鋼筋配置不足,混凝土混合料及添加劑影響,施工不當,縱向預應力束直線形布置,跨徑布置不合理等原因引起。
(9)箱梁腹闆上的水平裂縫, 如下圖 ,主要由箱梁橫向彎曲空間效應與内外溫差應力使腹闆内側或外側産生較大的豎向應力、箱梁橫向剛度不足,畸變應力影響,豎向預應力不足等原因引起。
(10)懸臂施工時各分段接縫或合攏段接縫出現裂縫,多由于施工接頭處理不好,成為薄弱截面,在縱向彎矩、混凝土收縮或較大溫差應力等作用下開裂,或者由于預制拼裝接縫不密實,橋面開裂後,接縫滲水、鋼筋鏽蝕等。
(11)在箱梁較寬時,也容易出現橫隔闆或橫梁跨中産生豎向裂縫, 如下圖 ,這主要是橫隔闆或橫梁中施加的橫向預應力不足或損失過大,或箱梁抗扭能力差等引起。
2)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
跨中下撓過大,往往伴随着跨中梁底橫向開裂,墩頂處橋面開裂或腹闆斜裂縫,主要原因是抗彎剛度不夠,如梁高偏矮,腹闆偏薄,縱向預應力不足或損失過大等原因造成。
其他病害與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梁的相同。上述各種病害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對于懸臂梁牛腿端下撓過大,最有效的方法是補加預應力,利用變高度梁的特點,在鋪裝層中布置通長無粘結預應力索,錨固在牛腿上,鋪裝層與箱梁頂闆間應通過植入大量錨筋傳遞橋面預應力, 如下圖1 ,單箱多室截面并有足夠箱高時,可在中腹闆頂部兩側布置通長體外束,錨固在腹闆上, 如下圖2 ,但均要注意對錨固孔的影響。
(2)對于牛腿處裂縫,常在兩側粘貼塊形鋼闆或鋼闆條, 如圖3 。如果箱内牛腿處能進人操作,可考慮從外面鑽斜孔後穿預應力筋張拉錨固, 如圖4 ;
(3)對連續梁跨中和懸臂梁錨固孔跨中下撓過大,最有效的方法是體外預應力加固,利用變高度梁的特點,在箱内腹闆兩側布置直線形或折線形體外預應力束加固, 如圖1和圖2 ,對等高度連續梁宜采用折線形布束加固,如圖3。
(4)對預應力錨固齒闆附近的裂縫一般采用灌縫後粘貼薄鋼闆或碳纖維等複合材料加固;
(5) 墩頂處橋面橫向裂縫,可采用鑿除鋪裝層混凝土,在頂闆面增設縱向普通受拉鋼筋或無粘結預應力筋,預應力鋼束錨固在現澆層中,類似于圖1。或在箱内腹闆兩側的截面重心軸以上設體外預應力索加固,類似于圖2。
(6)對連續梁跨中梁底橫向裂縫,或分段接頭橫向裂縫,常采用縱向粘貼鋼闆或碳纖維等複合材料加固;或采用體外預應力索加固。對于分段拼裝接頭裂縫,若屬于非受力引起,隻需灌膠封閉即可;
(7) 對箱梁頂、底闆縱向裂縫,常采用橫向粘貼鋼闆或其它纖維複合材料或增設橫向聯系等方法加固。如果頂闆底面縱向開裂,主要是因頂闆橫向跨度過大,又未設橫向預應力所緻,可考慮在頂闆上面的鋪裝層中增設橫向預應力筋,如下圖,并在鋪裝層與頂闆間植入大量錨筋來傳遞橋面預應力;
(8)對箱梁頂、底闆梗腋處的縱向裂縫及腹闆豎向裂縫,可采用封閉、灌縫或粘貼纖維複合材料加固;
(9)對腹闆上的斜裂縫,可采用在腹闆上粘貼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類似于如下圖所示。或适當增加腹闆厚度,或在縱向或豎向施加預應力等方法加固;
(10)對腹闆上的水平裂縫,可采用在腹闆上粘貼豎向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或增加橫向聯系,如增設橫隔闆等,或施加豎向預應力加固;
(11)對箱梁内的橫隔闆或橫梁跨中豎向開裂,可在橫隔闆兩側補加橫向體外預應力,并穿出箱壁錨固, 如下圖 。或增設橫隔闆,增強抗橫向彎曲及扭轉的能力。
六、預應力混凝土T型剛構橋
T型剛構橋,有帶挂梁或鉸的T型剛構,也有連續剛構。其主要特點為梁、墩固結在一起,但前者的上部結構類似于懸臂梁橋,後者的上部結構則類似于連續梁橋,隻是橋墩要承受較大的縱向彎矩。當然受力上還是有差别,跨徑也增大許多,像雙薄壁墩的連續剛構已達300米左右。預應力T型剛構橋不管是帶挂梁的T型剛構,還是連續剛構,常采用變高度的箱梁,預應力懸臂梁及連續梁橋可能有的病害問題,它們也同樣可能存在,可選的加固方法也相同。
有所區别的是帶挂梁的T型剛構由于懸臂較長,如果施工或設計質量不好,特别是施工質量差,造成預應力損失大,懸臂抗彎剛度不足等,很容易出現牛腿下撓過大等病害。采用體外預應力索加固時,無粘結鋼鉸線可布置在箱梁頂面的鋪裝層中,錨固在兩端牛腿處,新、舊混凝土間植入大量錨筋來傳遞橋面預應力, 如圖 :
當箱梁為單箱多室時,可在中腹闆兩側布置通長體外預應力索加固,并穿過墩頂兩道橫隔闆的鑽孔,錨固在兩端腹闆兩側的錨座上, 如圖 :
七、鋼筋混凝土闆拱、肋拱及箱形拱橋
所謂闆拱、肋拱及箱拱主要是按主拱圈截面形式分的,此處主要指上承式拱橋,跨徑可小可大,小的10幾米,大的如箱形肋拱可達420米,構造形式繁多,花樣多變,但很多病害現象大緻相同。
常見問題有:
(1)主拱圈的拱頂下緣及側面橫向裂縫及拱腳上緣及側面的橫向裂縫, 如下圖 。這主要是這兩個截面的抗彎強度不足,其具體原因較多,如尺寸偏小,配筋不足,拱軸線不合理、墩台不均勻沉降或向路堤方向滑動或轉動、超重車影響、整體性差、施工質量差等引起。如果裂縫的上、下緣位置與上述相反,常為墩台向橋孔方向滑動或轉動;
(2)主拱圈(闆拱圈)或腹拱圈出現縱向裂縫, 如下圖 。常伴有墩、台帽或帽梁縱向裂縫,如果裂縫大緻居中,可能是墩、台基礎的上、下遊不均勻沉降引起,如果隻是邊拱箱接縫處開裂,一般是接縫的連接不好,整體性差,偏載作用下邊拱箱受力變形較大引起;
(3)主拱圈局部出現混凝土碎裂,脫落等破壞現象,一般出現在壓應力較大的地方,如邊角處、等截面拱圈的拱腳附近等,材料的抗壓強度不夠,引起劈裂或壓碎,或者是内部鋼筋生鏽膨脹所緻;
(4)主拱圈拱腳處的徑向裂縫,主要是材料抗剪強度不足引起;
(5)雙曲拱橋的拱波頂出現縱向裂縫或拱肋與拱波連接處環向開裂,多為各肋間橫向聯系弱,整體性差,橫截面的組合不合理,墩台橫向不均勻沉降等所緻;
(6)拱上排架、梁、柱開裂,特别是短柱兩端開裂壓碎,靠墩、台或實腹段的腹拱圈的拱腳、拱頂開裂經側牆到橋面,側牆與拱圈連接處脫離及側牆的其它裂縫,如下圖。主要原因為短柱及腹拱圈未設鉸,相應位置的側牆及橋面未設變形縫,在主拱圈變形或墩台位移作用下拉裂;
(7)橋面縱向裂縫,常伴有橫向聯系豎向開裂,特别是跨中橫向聯系開裂嚴重,說明橋梁的橫向整體性差,荷載橫向分布不好;
(8)主拱圈采用分段預制拼裝時,接縫處也可能出現裂縫;
(9)拱肋采用鋼管混凝土時,鋼管表面可能會出現收縮狀褶皺,或管内有空洞、離析,常為鋼管厚度不足,套箍作用部分散失,以及鋼管格構布置不合理,管壁加勁肋不足等引起。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因主拱圈為偏心受壓構件,如果出現拱頂、拱腳橫向開裂或局部壓碎,最好采用從拱腹面或拱背面增大截面的方法加固,如鑿毛原混凝土表面、植筋和布筋後澆築混凝土或噴射混凝土,特别是拱腳處裂縫,需要在墩台帽中植入鋼筋,再增大拱腳段截面, 如下圖 :
其次可采用粘貼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但應注意拱腹粘貼材料過長,受彎後産生徑向撕裂作用的問題。在中、小跨徑拱橋中還可考慮體外預應力加固,但應考慮對其它部位的影響。還可采用減輕拱上建築自重,如更換填料、或挖除填料及側牆改拱式腹孔為全空腹式梁闆腹孔來減輕主拱圈負擔, 如下圖 ,但主拱軸線形有所變化,應注意驗算。如果是墩台位移引起的病害,且還在繼續發展,則應先加固墩台,消除病因。
(2)對主拱圈或腹拱圈出現的縱向裂縫,墩、台帽縱向裂縫及墩、台身豎向裂縫,如裂縫繼續發展,則須先加固基礎及其它下部結構,拱圈裂縫應視縫寬大小,采用灌漿封閉,增大截面,橫向粘貼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或增設多道鋼箍,并盡量做成封閉箍,或通過鋼拉杆,施加橫向預應力等方法加固, 如下圖 。
(3)對雙曲拱橋拱波頂或拱肋與拱波連接處的縱向裂縫,應加強或增設橫向聯系,增大拱肋或拱闆截面或者增加拱肋數量,減輕拱上建築自重,如更換腹拱和實腹段的填料,改橫牆式腹孔墩為立柱式腹孔墩,改拱式腹孔為梁闆式腹孔等,如下圖。如果是墩、台橫向不均勻沉降引起的開裂,則應先加固地基。
(4)對拱上矮立柱上下端裂縫,最好改成縮頸鉸,讓它能适當轉動, 如下圖 。對于靠近墩台及實腹段的腹拱圈拱腳或拱頂裂縫,如果裂縫較寬至斷裂或兩側有明顯高差,則要考慮折除重建為三鉸或兩鉸腹孔,否則可暫不管它,但相應位置處側牆及橋面的變形縫要設置好,不然會漏水;
(5)對橋面縱向開裂及橫向聯系豎向裂縫,應加強結構的橫向整體性,如加大或增加橫梁,結合翻新橋面,适當加厚混凝土鋪裝層厚度、提高标号、增強橋面橫向配筋,有填料的拱橋,将填料挖除并改為現澆混凝土等方法加固;
(6)對主拱圈接頭不好産生的裂縫可采用灌縫、植筋連接或補焊連接等方式加強;
(7)對鋼管混凝土鋼管表層的折皺,最好采用外包一層鋼筋混凝土增大截面,或加密格構間的綴體闆,或增加管壁加勁肋。對管内空隙則要鑽孔注入環氧膠漿或水泥漿充滿;
(8)對拱頂下撓過多,底面橫向開裂的拱橋,可采用體外預應力索在拱圈彈性中心以下部位的拱背上設錨座張拉,使拱頂産生負彎矩及反拱度, 如下圖 ,但拱腳處也同時産生負彎矩,應加大拱腳段截面來處理,體外索的具體位置及張拉力大小應根據拱圈内力(主要是彎矩) 的變化反複試算後确定;
(9)對肋拱、雙曲拱等因拱腳水平位移及下沉造成主拱圈變形過大及開裂,拱軸線與壓力線嚴重偏離,采用其它補強措施難于奏效時,可采用拱腳頂推複原調整拱軸線的方法改善拱圈受力,但此法技術複雜,風險大,成本也不低,較少采用。
(10)以上各種加固方法中,若對拱上建築進行改造或對主拱圈增大截面時,在卸載和加載過程中應注意單孔和多孔間的均衡對稱性,保證拱圈及墩台的穩定。
八、中、下承式拱橋
中、下承式拱橋為肋橋拱,拱肋常為鋼筋混凝土矩形,Ⅰ形或箱形(後者較多)。也常用鋼管或鋼管混凝土,或他們的組合體。從受力體系來講有普通拱(即有推力拱)和系杆拱(即無推力拱),與上承式拱橋的主要構件區别有吊杆、吊杆橫梁(有的還有縱梁)、系杆。吊杆有剛性吊杆和柔性吊杆,後者用得較多。
系杆也有剛性與柔性之分,中承式(飛燕式)系杆拱常用柔性的高強鋼絲作為系杆,下承式系杆拱有柔性系杆剛性拱,剛性系杆剛性拱和剛性系杆柔性拱之分,前兩者較普通。除了有類似于上承式拱橋的病害外,還可能有如下病害:
(1)吊杆錨頭松脫、鏽蝕或鋼絲鏽蝕、剪斷,重點在橋面下的錨頭及短吊杆的兩端錨頭容易出現;
(2)吊杆橫梁作為簡支梁或雙懸臂簡支梁,常用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可能跨中梁底會有豎向彎曲裂縫,靠吊點兩側的腹闆上出現斜裂縫,此外吊點處的橫梁頂面可能出現縱向裂縫, 如下圖 。吊杆橫梁間有縱梁的梁格系橋面,縱、橫梁的節點附近以及拱肋與剛性系杆的節點附近也可能會出現開裂現象;
(3)系杆錨頭的松動、鏽蝕,或鋼絲鏽蝕、斷絲。剛性系杆因要承受軸力及局部彎矩,類似于彈性支承的連續梁,也具有受彎構件常見的病害。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對于吊杆或系杆的錨頭松動或個别滑絲的,條件許可時,應重新收緊錨頭張拉松弛的系杆或吊杆來調整内力或标高,柔性吊杆大多采用墩頭錨,可通過增加鋼墊塊的方法收緊,系杆若采用夾片錨則應補拉重錨。對嚴重鏽蝕、斷絲或無條件張拉收緊的吊杆或系杆,應通過預留孔道換索,沒有預留孔道的,則應采取其它措施将所換吊杆或系杆臨時卸載後再換索。
(2)對于吊杆橫梁、縱梁或剛性系杆出現的各種裂縫可像本章前幾節的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連續梁和懸臂梁那樣進行加固,如體外預應力法、粘貼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法等。
(3)對縱、橫梁節點及拱腳節點裂縫,簡便的方法是粘貼塊狀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 如下圖。
九、鋼筋混凝土剛架拱橋
正常情況下,大跨度剛架拱最常見的病害是弦杆和剛節點處的裂縫,隻要有病害的剛架拱橋,大多有這類裂縫,但對鋼筋混凝土構件來說,隻要裂縫寬度不超過容許值,也屬正常使用。雖然目前有較多的業主反對再新建剛架拱橋,但通過對其病害原因的分析,應該正确地看待其承載能力及使用性能的問題。
剛架拱橋可選的加固方法
剛架拱橋主要由外弦杆、内弦杆、實腹段、拱腿(主拱腿)、斜撐(次拱腿)、橫向聯系、橋面闆及橋面鋪裝層組成,如下圖。以下将對各構件病害現象、病害原因及目前采用的加固方法逐一論述。
(1) 橋面闆: 剛架拱橋的橋面闆常用少筋肋腋闆或微彎闆兩種,極少數采用矩形實心闆或空心闆,前兩種就是在矩形闆的基礎上優化出來的。鋼筋和混凝土用量較少,重量輕,特别是肋腋闆做到了挖空心思,代價是施工複雜。少筋肋腋闆和微彎闆不僅配筋少,厚度尺寸也偏小,在短期設計荷載下肯定沒有問題,長期超載較多的情況下,實橋病害表明:肋腋闆底出現方向不太規則的裂縫,嚴重的已露筋、漏水。如果是微彎闆則微彎闆的加勁肋中部底面均有多條向上延伸的豎向裂縫,其中有的裂縫可延伸至闆頂,造成闆頂縱向開裂。
對上述病害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對底面開裂的肋腋闆,可采用粘貼雙向編織的纖維布或粘貼鋼闆,纖維的強度不必太高。
對加勁肋開裂的微彎闆,采用垂直裂縫的單向碳纖維片形成U字型,粘貼于肋底比貼鋼闆方便,微彎闆頂的縱向裂縫視寬度大小,采用灌縫和封閉處理。
結合橋面改造,增加現澆層的厚度及強度、加強現澆層内的配筋,以改善橋面闆的受力狀況。
(2) 内、外弦杆及實腹段 :弦杆及實腹段常采用矩形、工字形、箱型截面,外弦杆為受彎構件,内弦杆及實腹段為壓彎(偏心受壓)構件。一般拱片産生的裂縫,常出現在外弦杆上,其次是内弦杆和實腹段。外弦杆豎向裂縫和大、小節點兩側的斜裂縫是常見的,隻是程度不同而已,當然如果裂縫寬度在容許範圍内,也符合設計要求,或者還不到必須加固的地步。但對病害嚴重的剛架拱橋,外弦杆和實腹段跨中底部受拉區、内弦杆的裂縫較多、較寬,有的橫向己貫通,豎向也裂至頂部,特别是節點兩側的斜裂縫較寬,有的己貫穿。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① 對剛架拱外弦杆受彎構件的加固,如果弦杆不屬于超筋梁,可采用在底面受拉區粘貼U型纖維片或粘貼鋼闆或增大截面高度和配筋,如果弦杆屬于超筋梁,最好采用增大截面高度和配筋的方法,或在底面受拉區粘貼U型纖維片或粘貼鋼闆的同時,增加橋面現澆層厚度。
② 内弦杆為偏心受壓構件,可采用與外弦杆相同的方法加固。
③ 大、小節點兩側的斜裂縫,可在裂縫面粘貼鋼闆或纖維片加固,以承受主拉應力。增大弦杆截面高度,也能減小主拉應力。
④ 對跨中實腹段的微弧形底面,可采用粘貼U型碳纖維片,以承受彎曲拉應力及徑向撕拉力,或采用增大截面高度和配筋的方法。
⑤ 對弦杆及實腹段其它部位的裂縫,可采用灌縫和封閉裂縫。
(3) 橫向剛架拱橋的橫向聯系,在弦杆及實腹段約3米有一道,節點處得到加強,在拱腿及斜撐上,根據跨徑大小,也有一至多道,一般情況下都比較完好。但整體性受損的剛架拱就大不一樣,實腹段及弦杆段的橫隔闆中部大多有上下貫通的豎向裂縫,挖空的橫隔闆比實心橫隔闆嚴重,特别是實腹段橫隔闆裂縫較多較寬,個别的幾乎斷裂成隻有鋼筋相連,拱腿及斜撐上的橫向聯系一般基本完好。而采用重力式墩台的剛架拱橋,橫向聯系很少有病害,說明剛度低的輕型拱橋不宜采用柔性墩。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① 中斷交通施工時,橫隔闆可采用混凝土加固,即在原橫隔闆的基礎上,通過植筋加厚加高橫隔闆。
不能中斷交通施工時,橫隔闆隻有采用施工快速、簡便的鋼結構加固,如下圖。在原混凝土橫隔闆的四個角,采用粘貼和螺栓固定四根角鋼,再用兩片鋼桁架夾住原混凝土橫隔闆,施工時作好所有橫隔闆加固準備工作,并點焊固定位置後,臨時中斷交通,将各鋼構件焊接完成後,再恢複交通。
(4)主拱腿及斜撐: 主拱腿和斜撐為小偏心受壓構件,在恒載及車輛作用下,一般不産生拉應力,其内主要按構造配筋。但有的斜撐底部附近有較多由頂面而下的環形裂縫,有的開裂至截面高度一半左右。采用有限元計算分析可知,使用荷載下,構件不産生拉應力,但在墩、台不均勻沉降時,斜撐底部的負彎矩就非常敏感,較小的不均勻下沉,在此處将産生較大的拉應力。實橋觀察也說明斜撐底部有裂縫出現,極可能是墩、台有不均勻沉降。此外,溫度下降時也容易産生斜撐底部的負彎矩。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對于斜撐根部的裂縫,可采用環形包裹粘貼纖維布,也可采用頂面粘貼鋼闆或碳纖維條。也可考慮增大截面加固。
(5)橋面鋪裝層 :橋面現澆層對采用預制拼裝施工的橋面闆來說,尤為重要,以其它類型橋梁相比,剛架拱橋的混凝土鋪裝層是組合斷面的一部分,直接參與受力,更重要的是拱片大、小節點負彎矩區的受拉鋼筋都布置于現澆鋪裝層中。如果該位置所承受的拉應力過大,将會導緻橋面橫向貫通開裂,若橋梁整體性較差,還會引起橋面的拱片位置處縱向貫通開裂,這兩類裂縫均屬結構受力性裂縫,必須盡快進行加固。其他坑槽、網裂之類均屬鋪裝層本身局部病害。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① 鑿除橋面鋪裝,重新澆築鋪裝層混凝土,按新規範要求提高混凝土标号,加強橋面鋼筋網的配筋。并特别注意鋼筋網必須架起來。新澆鋪裝層的厚度,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加厚。
② 進一步加強負彎矩區的縱向鋼筋配置。
十、混凝土桁架拱或桁式組合拱橋
中等跨徑以下的桁架拱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中等跨徑以上的桁架拱或桁式組合拱橋一般采用預應力混凝土,它們均為組合體系拱,常采用預制拼裝施工。上弦杆及跨中實腹段除承受軸力外,還承受較大彎矩,下弦杆為偏心受壓構件,腹杆有斜杆和豎杆,一般采用斜拉杆式腹杆,即斜杆為偏心受拉,豎杆為偏心受壓構件。因此跨徑大時,需在上弦杆、斜杆及實腹段中施加預應力。
常見問題有:
(1) 上弦杆及實腹段跨中附近底面及側面橫向開裂,或下撓過大,表明杆件的有效預加應力不足,或截面高度偏小,普通鋼筋配置不足;
(2)斜杆開裂,說明拉力過大,預加應力不足。
(3)下弦杆及豎杆沿杆長方向出現多條裂縫或局部壓碎,主要是杆件截面尺寸偏小。如果出現垂直于杆長方向的裂縫,說明杆件的長細比過大或桁架片變形較大引起較大偏心彎矩所緻;
(4)各杆件節點附近開裂,由于各杆件軸線一般不會相交于一點,且受其他附加應力影響使節點局部應力過大引起開裂, 如圖 :
(5)橫向聯系(如橫隔闆、橫系梁、剪刀撐等)中部出現豎向裂縫或其它裂縫,主要是桁片橫向整體性差,橫向聯系剛度不足、尺寸偏小;
(6) 由于桁架拱采用預制拼裝施工,接頭較多,幹接頭可能因焊接質量或疲勞問題松脫,濕接頭也可能因接頭強度不足引起開裂;
(7)桁架拱橋的橋面闆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微彎闆,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矩形空心闆或實心闆。桁式組合拱橋的橋面闆常用鋼筋混凝土單向闆或雙向闆。其病害與上節剛架拱橋類似。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對上弦杆、斜杆及實腹段裂縫,如果不太嚴重可采用粘貼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方法加固,否則可采用體外預應力加固,或結合增大截面,張拉體外預應力索後用鋼筋混凝土包裹;
(2)對下弦杆及豎杆的裂縫,最好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如果裂縫不太嚴重,可采用加鋼闆箍或包裹纖維複合材料加固;
(3)對節點裂縫,可采用粘貼塊狀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加固;
(4)對橫向聯系裂縫,最好采用加大橫向聯系截面尺寸,或增設橫向聯系,或施加橫向預應力加固。如果開裂程度較輕,可采用局部粘貼鋼闆或纖維複合材料加固;
(5)對各種施工接頭的裂縫,可采用補焊、灌縫、植入錨筋、粘貼鋼闆等方法加強。
十一、圬工拱橋
圬工拱橋主要指用石材、混凝土預制塊砌築的實腹式或空腹式拱橋。
常見問題有:
(1)拱圈出現大面積的嚴重風化剝落、灰縫脫空。原因是砌體和砂漿的材質差,或者受到腐蝕性強的水和氣體的浸蝕;
(2) 主拱圈拱頂下緣出現1~2條橫向貫通的裂縫,如果裂縫兩側有明顯高差,說明墩台有不均勻下沉,若無明顯高差,但拱頂有少量下沉,則可能墩台向橋孔外滑動或轉動,或由于拱圈承載力已不足引起,若拱頂上拱且下緣出現橫向壓碎裂紋,則可能墩台向橋孔内滑動或轉動;
(3)拱圈的個别拱石出現裂縫,灰縫脫落,壓碎或外凸;
(4)拱圈分層砌築時,沿砌縫出現環向裂縫,這主要與施工時的砌築工序,支架變形、砌縫處理及砂漿強度有關;
(5)砌體表層沿砌縫無規則的開裂,主要是砂漿标号低或砂漿不飽滿;
(6) 拱上側牆外傾或伴有斜向沿豎向砌縫成鋸齒狀的裂縫,特别是實腹式拱橋的側牆,主要是拱上填料在車輛作用下産生較大土側壓力所緻;
(7)拱上側牆沿拱圈的拱背開裂或脫離,主要是墩台下沉,溫度變化或車輛作用時主拱圈與拱上建築變形不協調,或砌縫未處理好引起。
其它一些病害與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橋類似。
可選的加固方法有:
(1)對砌體表層風化剝落、灰縫脫空,可先鑿除松動的剝蝕層,露出新鮮面,用高标号水泥砂漿填塞灰縫,視厚度分層塗抹或噴塗水泥砂漿修補,砂漿中可添加一些化學纖維以增強抗裂性;
(2)對由于墩台不均勻下沉引起的拱頂橫向裂縫,如果下沉還未穩定,應先加固墩台基礎,再對裂縫注水泥漿後,在拱腹下植筋,挂鋼筋網澆築或噴射混凝土内襯,增大拱圈截面加固。如果沉降基本終止,就隻需加固拱圈,開裂不嚴重時,也可隻灌漿封閉。對由于墩台滑動或轉動引起的拱頂裂縫,如果墩台位移尚未停止,應先加固墩台,再對裂縫注漿封閉後,可從拱腹或拱背澆築鋼筋混凝土,增大截面加固。對由于承載能力不足引起的拱頂橫向裂縫及下沉,除可采用拱背或拱腹增大截面外,還可同時采用減輕拱上建築自重來減少恒載,如實腹拱改空腹拱,如下圖1
将原填料更換為輕質填料,改拱式腹孔為梁闆式腹孔或全空腹式拱上建築。對小跨徑拱橋還可在拱頂上澆築一鋼筋混凝土簡支闆或墊闆,如下圖2,将原橋改為拱梁組合體系,以減輕主拱圈活載,提高承載力。以上加固中若墩台負擔增加較多,應考慮墩台及基礎的承載力及穩定是否滿足加固需要。
(3)拱圈個别拱石出現的病害,可鑿除壓碎部分,視裂縫寬度大小,用環氧膠、高标号水泥砂漿或環氧砂漿,灌縫或填縫,再用水泥砂漿或小石子混凝土修補。拱石嚴重碎裂的,要全部鑿除用混凝土填補;
(4)主拱圈沿砌縫環向開裂時,采用鋼闆或鑄件做成的楔形剪力鍵或抓釘豎向嵌入拱圈兩側,開裂範圍大且嚴重時在拱圈上徑向鑽孔穿入長錨栓,适當加壓後錨固,其間距布置視環向開裂程度而定,原裂縫用水泥漿灌縫封閉,圖3;
(5)砌體表層砌縫開裂,可采用水泥砂漿灌縫封閉或勾縫;
(6)拱上側牆外傾,視外傾程度,采用挖出牆内填料更換成砂礫石、漿砌片石等較少側壓力的材料,對空腹式拱橋的腹拱側牆及實腹段側牆外傾,由于填料較少,可更換成低标号混凝土。對實腹式拱橋也可采用加厚側牆尺寸,或者在兩側牆鑽孔設多根鋼拉杆對錨,如下圖4。還可改變拱上建築形式不要側牆,如實腹式改空腹式等,如上圖1;
(7)拱上側牆沿拱背開裂或脫離,如果是基礎下沉引起并未終止的,應先加固基礎,再用高标号水泥漿或砂漿灌縫封閉。并檢查兩拱腳上方側牆上至橋面的伸縮縫是否完好,否則可能引起拱上建築與主拱圈變形不協調。其它病害的加固方法與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橋類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