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黃,是指不顧事實,随口亂說,妄作評論。
雌黃是一種單斜晶系礦石,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有劇毒。雌黃是典型的低溫熱液礦物。大多數的雌黃和雄黃一起在低溫熱液礦床和硫質火山噴氣孔産生,所以雌黃是雄黃的共生礦物,有“礦物鴛鴦”的說法。
魏晉時期,玄學大盛,煉丹、服食五石散等修仙行為在高層清談人士中盛行。中國大量礦物顔料的發現就得益于煉丹,而雄黃、雌黃的發現,雖然都沒讓人成仙,卻被發現了了其它用途。
雄黃用來入酒,驅蛇蟲,讓白素貞現了原形。而雌黃,更多地就成為了顔料,輝煌在千年敦煌壁畫之中。
不過雌黃的顔色還和當時紙張顔色相似,倒是讓文人們發現了其他用途,《夢溪筆談》:
館閣新書淨本有誤書處,以雌黃塗之。嘗校改字之法:刮洗則傷紙,紙貼之又易脫,粉塗之則字不沒,吐數遍方能漫滅。唯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古人謂之鉛黃,蓋用之有素矣。
這就是古人版的塗改液啊。
所以雌黃又有了修改、塗抹的意思。《顔氏家訓》:
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而信口雌黃這個成語最直接的來曆大概是王衍的“口中雌黃”。這個人就厲害了,别人改東西要用雌黃石,而他張口就來,随意更改。晉·孫盛《晉陽秋》:
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時号口中雌黃。
王衍是西晉有名的清談家。他喜歡老莊學說,每日閑扯老莊玄理。但是往往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
于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
估計後來慢慢和“信口開河”合流,這兩個詞語意思原本也大緻差不多,演變成了今天的成語“信口雌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