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楊萬裡講解

楊萬裡講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30 14:34:18

楊萬裡講解(一登一陟一回顧)1

文 / 别賀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裡《小池》

無論你認不認得楊萬裡,你一定認得這首詩。

人們在評價一個詩人時,常用的一個比喻叫做“詩如其人”。這個比喻,對也不對。

這個比喻放在楊萬裡這裡就不對。

初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想這位詩人至少是個沉醉山水田園的陶淵明之流。

真是大錯特錯。

楊萬裡不是隐士,他是隐士的反義詞。

01

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吉州吉水縣的大孝子楊芾的兒子出生。

楊芾也算是個曆史上小有名氣的人物,曾有記載他“性至孝,歸必市酒肉以奉二親,未嘗及妻子。紹興五年大饑,為親負米百裡外,遇盜奪之不與,盜欲兵之,芾恸哭曰:‘吾為親負米,不食三日矣。幸哀我。’盜義而釋之。”

大孝子的兒子,就是楊萬裡。

從以上那段記載中也看得出來,大孝子沒什麼錢。

不過他酷愛讀書,尤其鑽研《易經》,常把家裡的柴米錢攢下拿去買書,久而久之,人瘦了,天寒了,肚子裡的學問變多了。

大孝子對兒子的好學十分滿意,不遺餘力地遍尋名師教導他讀書,當時文壇赫赫有名的高守道、王庭珪都曾是楊萬裡的老師。

人說名師出高徒,不過楊萬裡第一次便出師不利。

紹興二十年,臨安城茶樓酒肆幌旗高懸,車馬川流不息,燭光錦繡燈紅柳綠,一派繁華氣象。

這是南宋最繁華富麗的都城給一個初來乍到的江西青年的最初印象。

那年他二十三歲,正是氣盛的年紀,被老師們以一身學問傾囊相授。

他來到臨安城,目光炯炯,滿腔熱血,正有大展拳腳的意思。

然後,出人意料地落第。

這是楊萬裡仕途道路上第一個坎,當然,絕不是最後一個。

楊萬裡講解(一登一陟一回顧)2

02

紹興二十四年,經過四年沉澱,第二次來到臨安,這才中進士。

兩年後,授贛州司戶參軍,正七品。

同年,父親楊芾帶他去拜見張九成和胡铨等名臣,為他日後仕途發展鋪路。

紹興二十九年,三十二歲的楊萬裡調任永州零陵縣丞。愛國名臣胡铨正因罪谪居衡州,楊萬裡請他為自己寫了一篇《誠齋記》,記載楊萬裡三次拜谒主戰派領袖張浚谪的過程。

自此,楊萬裡的書齋便改叫“誠齋”,甚至連他自己也号“誠齋先生”。

才近中秋月已清,鴉青幕挂一團冰。

忽然覺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獨自行。

——楊萬裡《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

張浚、胡铨兩位主戰派愛國名臣對楊萬裡的影響之大,不下于其父。

也正是因為與他二人的相識相遇,楊萬裡才更堅定了報國為民的想法。

劉嶽張韓宣國威,趙張二相築皇基。

長淮咫尺分南北,淚濕秋風欲怨誰?

——楊萬裡《初入淮河四絕句之二》

03

若是沒有紹興三十二年宋高宗的禅位,楊萬裡的報國志向隻怕到老仍是一紙空想。

繼任宋孝宗是個徹頭徹尾的主戰派,一上任便把張浚召回臨安,提拔為樞密使,不久又任其為相。

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激進改革。

在張浚的推薦下,楊萬裡回到臨安,任臨安府教授。

還記得前文說過的楊萬裡仕途坎坷麼?第二個坎這不就來了。

在零陵到臨安的路上,他收到父親病重的消息,便急急忙忙拐回江西探病。

次年八月,父親病故,楊萬裡守孝三年。

童年時的三年和青年時的三年不一樣,青年時的三年和中年時的三年更不一樣。

二十三歲的青年文人有三年時間再準備一次科舉,已近不惑的中年官員還有幾個三年賦閑?

乾道三年春,早就急不可耐的楊萬裡回到臨安。

楊萬裡講解(一登一陟一回顧)3

為什麼說他早就急不可耐?

臨安到江西山水迢迢,又沒有飛機高鐵,一走就不知幾個月,他既是在初春趕到,那必定是從冬天啟程,一路春暖花開,沒甚心情看。

道是春來早,如何未見春。

小桃三四點,偏報有情人。

——楊萬裡《二月十一日夜夢作東都早春絕句》

這也就罷了,更顯出他着急的事還有呢。

楊萬裡一到了臨安,連老師張浚都不曾拜見,便直直找到名臣陳俊卿和虞允文,獻上政論《千慮策》。

哦,《千慮策》也是在江西家裡寫好帶來的。

可見他雖身在江西,心裡卻一直在想着朝廷大事,不可不謂不盡心。

04

按理說,仕途已如此坎坷,安安穩穩做自己的臨安府教授不好麼?

楊萬裡說:不好。

《千慮策》分“君道”、“國勢”、“治原”、“人才”、“論相”、“論将”、“論兵”、“馭吏”、“選法”、“刑法”、“冗官”、“民政”共三十篇,簡單來講呢,這部策論有三分之二都在批評時政,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告訴統治者,你得這麼這麼做。

這是什麼行為?簡而言之兩個字:作死。

且不說他初來乍到,還未摸清上層官員和皇帝的喜好,就貿然上書批評時政,萬一上頭看了覺得他胡說八道,直接斷了官路也不是不可能。

楊萬裡講解(一登一陟一回顧)4

所幸他人微言輕,這篇策論并沒有引發大的轟動,他還是安安穩穩地做着臨安府教授。

想來楊萬裡是不服氣的,卻也無可奈何。

嶺下看山似伏濤,見人上嶺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顧,我腳高時他更高。

——楊萬裡《過上湖嶺望招賢江南北山》

乾道六年,楊萬裡初任隆興府奉新知縣,因治理旱災政績突出,被宰相虞允文推薦為國子博士。

可耿直得有些過分的楊萬裡,不報答不說,竟然還公然反對虞允文。

怎麼回事呢?

楊萬裡的老師張浚有一位名叫張栻的兒子,與楊萬裡年紀相仿又志趣相投,兩人私交甚好。

張栻因反對寵臣近習執掌要職得罪虞允文,遭到排擠,被貶袁州。

楊萬裡為此據理力争,上書規勸虞允文。

寫作規勸,讀作阻攔。

想來虞允文也是很頭疼,自己一手提拔的親信甫一上任就開始胳膊肘向外拐,唉。

可楊萬裡就是這樣的人嘛。

耿直,堅定,愛誰誰。

楊萬裡講解(一登一陟一回顧)5

05

這樣的人,偏寫的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要知道,他的官職最高到了廬陵郡開國侯,加食邑三百戶,妥妥的貴族階級。

就好比陶淵明寫“小山重疊金明滅”一樣,和人設完全不符嘛。

可他就是做到了,不僅做到了,還做到了最好。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他創造出流傳後世的“誠齋體”同再早些的西昆體,可以說拿下了南北宋詩壇的半壁江山,不可不謂傳奇。

陸遊曾評價他“文章有定價,議論有至公。我不如誠齋,此評天下同。”

能得陸放翁如此評價的文人,也隻能是他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詩文中“兒童”的出現頻率不是一般的高。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楊萬裡《舟過安仁》

可能在他固執的外表下,藏着一顆童子心,也未可知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