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後,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以後的幾千年裡,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猶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曆史的長河之中,後人無法超越也難以企及,這個人就是司馬遷,這部史學著作就是《史記》。《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約兩千多年的曆史,在我國傳統國學精品中,唯有《史記》是無以倫比的“百科全書”。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它的作者司馬遷本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普通史官,在我國封建社會為數衆多的史官當中并無特别之處,但為什麼司馬遷後來能夠寫出《史記》這樣偉大的曆史巨著?
公元前145年,司馬遷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史官世家,他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武帝時期的史官。司馬談去世之後,司馬遷繼承了他父親的職務,繼續在漢武帝朝擔任史官。在這種情況下,司馬遷閱讀了大量的宮廷藏書,這些都為《史記》有寫作做了準備。公元前99年漢武帝時期,因為外交上的失敗,漢匈關系又緊張起來,漢朝與匈奴的戰端重開,漢武帝派自己的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領兵讨伐匈奴,然而就是這次與匈奴開戰,引發了後來司馬遷命運的轉變,那麼在與匈奴的作戰中,到底是什麼事件改變了司馬遷的命運軌迹呢?這個事件發生在漢武帝的天漢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這一年,漢武帝派了一位将軍叫李廣利,此人是漢武帝最寵幸的愛妃之一李夫人的長兄,就是他最喜歡的嫔妃李夫人的哥哥,讓李廣利帶領軍隊去攻打匈奴。
當然漢武帝的主觀目的是想讓李廣利借着軍功封侯。同時,為了保證李廣利從軍的順利,漢武帝讓當時的一位名将叫李陵,讓李陵去為李廣利去做後勤保障。但是李陵不願意這樣做,李陵公開提出來,他願意帶他的五千步兵單獨出征,以分散匈奴對李廣利的軍事壓力。李陵出征的開始很順利,沒有遇到什麼阻力,而且李陵還馬上派人回來,畫了地圖,回來向漢武帝報告了進軍順利的情況,武帝也很高興。但是後來的情況就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因為李陵的五千步兵,遇見了匈奴大單于帶領的三萬匈奴的主力,李陵剩下的三千士兵傷亡慘重,最後他的三千士兵中間隻有四百個人逃回來了。李陵的副手陣亡了,李陵是被俘投降了,這就是曆史上非常有名的李陵事件。
李陵兵敗投降的消息傳到漢武帝的耳中的時候,漢武帝是震怒,非常生氣,大臣們看到皇帝生氣了,輿論是一邊倒,大臣們紛紛要求要嚴懲李陵。就是在這個時候,漢武帝問司馬遷什麼看法。司馬遷為了寬一寬漢武帝的心,司馬遷就講了三點:李陵是個想的就是報效國家的國士,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李陵和匈奴單于打了十幾天仗,他殺的敵人遠遠超過了他五千步兵的人數,他立下的功勞也足以告慰天下。第三,司馬遷認為李陵不是真降,是僞降。李陵将來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會找機會報答漢朝的。本來司馬遷說這幾句話,是想寬漢武帝的心,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這個話剛剛落地,漢武帝是龍顔大怒,立即把司馬遷下到牢獄之中,定為誣上,就是誣陷皇上。司馬遷一下子被打入死囚牢。
按照漢代的規定,判為死刑的人有三種選擇:第一,伏法受誅,就是等着被處決;第二,以錢贖命,就是交出來五十萬,可以免死;第三,接受宮刑,宮刑就是閹割一個男子的生殖器官。司馬遷這個時候已經《史記》開始寫作了一段時間,如果這個時候他接受死刑的話,《史記》就完了,《史記》就寫不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司馬遷不可能接受死刑,那麼司馬遷家裡沒有錢,拿不出五十萬。隻剩下一條路,所以司馬遷最後為了完成《史記》接受了宮刑。這件事情,就是我們所說的影響司馬遷,改變司馬遷一生的一個最大的事件——李陵事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