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三曹中最好的詩

三曹中最好的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3 17:13:50

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蘇轍( 字子由,自号颍濱遺老。1039~1112)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蘇洵和蘇轼、蘇轍父子三人都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由于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譽,他們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傳誦,一時學者競相仿效。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

三蘇像

“三蘇”并稱始見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談錄》。 該書卷四“才識條”說:“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轼為大蘇,轍為小蘇也。”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

三蘇圖

蘇洵的文章說古論今,縱橫評說,長于分析,很有氣勢,代表作《六國論》。蘇轼是宋代偉大的文學家,又擅長繪畫和書法。他在詩、詞、散文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現存2300多首詩,340餘首詞和散文。他的詩意境新、筆力壯、變化多。佳作有《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等。他是宋代詞壇豪放派的創始人,詞作視野開闊,想象豐富,筆力奔放,雄健豪邁。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學鼎盛時期的成就。蘇轍是個善于駕馭多種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澹泊。深醇溫粹,似其為人。”他的詩又受蘇轼影響,風格也相近,現存詩1189首。

清代名臣張鵬翮撰大門聯贊三蘇:“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3

三蘇祠

蘇洵《管仲論》

蘇洵生活的北宋中期是宋朝最為繁榮的一段時期,當時宋仁宗在位,對外和邊境國家簽訂一系列的合約,對内發展經濟,激勵文學藝術的傳播,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加上宋仁宗極力激勵發展文學藝術,不但宰相須用讀書人,而且主兵的樞密使等職也多由文人擔任。這些措施使宋代文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參政熱情空前高漲,賢良之臣在位、若幹将才和傑出文士都受到恩寵,朝廷一片升平的景象。但是,北宋王朝由于中央集權以及有關政策而引起的積貧積弱的局面已經逐漸顯現,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所以,不少具有開明進步思想的官僚士大夫紛紛要求改革,文人以國家的棟梁自居,意氣風發地發表政見。“開口攬時事,議論争煌煌”是當時文人特有的精神面貌。文人們都放言無憚,好發議論,論政、論兵、論史、論道等,成了其時文章的重要内容。這篇文章是作者針對當時的政治現實,針對國家需要有用的人才,給予權柄,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而創作的一篇人物評論,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4

蘇洵像

這篇文章分為五個自然段,第一段概言管仲生前死後齊強之功和齊亂之禍,第二段直陳齊國之禍實由管仲,第三段指責管仲不懂治國之本,第四段以晉文公來比照齊桓公以步說明管仲于齊國敗亂無可逃責,第五段總結管仲臨終不能薦賢自代的教訓以垂戒後人。全文章句騰挪多變,奇詭莫測,起伏照應,極富雄辯恣肆的特點。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5

管仲像

原文: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rǎng)夷(yí)狄(dí),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桓公薨(hōng)于亂,五公子争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甯歲。

管仲為相輔佐齊桓公的時候,齊桓公稱霸于諸侯,排斥打擊了夷、狄等少數民族。管仲一生都在為使齊國國富民強而努力,諸侯不敢再叛亂。管仲死後,豎刁、易牙、開方相繼得到重用。齊桓公最後在宮廷内亂中去世,五位公子開始争奪君位,禍亂蔓延開來,直到齊簡公時期,齊國沒有一年是安甯的。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及其亂也,吾不曰豎刁、易牙、開方,而曰管仲。何則?豎刁、易牙、開方三子,彼固亂人國者,顧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後知放四兇,有仲尼而後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顧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吾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曰豎刁、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功業的完成,并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禍亂的發生,不是發作時所産生,也會有一定的根源和預兆。因此,齊國的安定強盛,我不說是因為管仲,而說是因為鮑叔牙;齊國發生禍亂,我不說是因為豎刁、易牙、開方的原因,而說是因為管仲。為什麼呢?豎刁、易牙、開方這三人,固然是導緻國家動亂的人,再看看重用他們的人,是齊桓公。有了舜這樣的聖人,才知道流放四兇;有了仲尼這樣的聖人,才知道殺掉少正卯。那麼齊桓公是什麼人呢?回頭看看,使齊桓公重用這三個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的時候,齊桓公詢問可以為相的人選。正當這個時候,我想管仲将推薦天下最賢能的人來作答,但他的話不過是豎刁、易牙、開方這三個人不合人情、不能親近而已。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6

春秋地圖

嗚呼!仲以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為人矣乎?桓公聲不絕于耳,色不絕于目,而非三子者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tán)冠(guān)而相慶矣。仲以為将死之言可以絷(zhí)桓公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仲。有仲,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少三子之徒?雖桓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餘者,仲能悉數而去之耶?嗚呼!仲可謂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為無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唉!管仲以為齊桓公真的能夠不用這三個人嗎?管仲和齊桓公相處很多年了,也該了解他的為人吧?齊桓公是個耳朵離不了音樂,眼睛離不開美色的人,如果沒有這三個人,就無法滿足他的欲望。他開始不重用他們,隻是因為管仲在。一旦管仲去世,這三人就可以做官了了。管仲以為自己的遺言就可束縛住齊桓公了嗎?齊國不擔心有這三人,而是擔心沒有管仲;有管仲在,那麼這三人隻不過是普通人罷了。若不是這樣,天下難道缺少跟這三人一樣的人嗎?即使齊桓公僥幸而聽了管仲的話,誅殺了這三個人,但其餘的這類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們嗎?唉!管仲是不懂得從根本上治理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齊桓公詢問之時,推薦天下的賢人來代替自己,那麼即使管仲死了,齊國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這三人又有什麼可讓人擔心的呢?不說也罷!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7

齊桓公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過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寬厚。文公死,諸侯不敢叛晉,晉襲文公之餘威,得為諸侯之盟主者百有餘年。何者?其君雖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亂塗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

春秋五霸中沒有比齊桓公、晉文公再強的了。晉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齊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趕不上管仲;而晉文公之子晉靈公暴虐,不如齊孝公待人寬容仁厚。可晉文公死後,諸侯不敢背叛晉國;晉國承襲了晉文公的餘威,在後世還稱霸了一百年之久。為什麼呢?它的君主雖不賢明,但是還有老成持重的大臣存在。齊桓公死後,齊國一敗塗地,這沒有什麼值得困惑的,因為他僅依靠一個管仲,而管仲卻死了。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8

夫天下未嘗無賢者,蓋有有臣而無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複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書有記其将死,論鮑叔、賓胥(xū)無之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為數子者皆不足以托國,而又逆知其将死,則其書誕(dàn)謾(màn)不足信也。吾觀史䲡(qiú)以不能進蘧(qú)伯玉而退彌子瑕(xiá),故有身後之谏;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複有賢者而後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天下并非沒有賢能的人,實際上是有賢臣而沒有明君。齊桓公在世時,就說天下再沒有管仲這樣的人才了,我不相信。管仲的書《管子》裡,有記載他将死的時候,談論到了鮑叔牙、賓胥無的為人,并且還列出他們各自的短處。這樣在他的心中認為這幾個人都不能托以國家重任,但他又預料到自己将死,可見這部書實在是荒誕,不值得相信。我看史䲡,因為不能使衛靈公任用賢臣蘧伯玉和斥退寵臣彌子瑕,為此死後進行了屍谏;漢代蕭何臨死前,推薦了曹參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來就應該如此啊!國家因一個人而興盛,因一個人而滅亡;賢能的人不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痛,而憂慮國家的衰敗。因此一定要推選出賢明的人來,然後才可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麼可以沒有薦賢自代就撒手人寰了呢?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9

春秋五霸

名家點評:

南宋呂祖謙:老蘇文率多是權書,惟此文句句的當,前亦可學,後不可到。此篇義理的當,抑揚反複,及警策處多。(《古文關鍵·卷下》)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通篇總是責管仲不能臨殁薦賢,起伏照應,開阖抑揚,立論一層深一層,引證一段緊一段,似此卓識雄文,方能令古人心服。(《古文觀止·卷十》)

近代林纾:說三子之所以不能去,即去三子,尚有繼三子而進之人;流弊在威公多欲而狎群小。語語皆切中威公之病。至謂“天下不複有管仲,而吾不信”,則說得太容易矣。然非此亦不能自圓其說。妙在收處“管仲何以死哉”一語,奇極,耐人尋味不盡。(《古文辭類纂選本》)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0

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此詩作于英宗治平(1065)重陽節。十年前,蘇洵四十八歲,自蜀入京,受到名臣韓琦、歐陽修的獎譽、薦舉,但一直未得到朝廷重用。十年後的重陽佳節應邀參加韓琦的家宴,席間韓琦賦《乙巳重陽》詩,蘇洵當晚回來後便寫下了這首詩,答謝韓琦邀請自己參加宴會。

首聯為謙恭之辭,登門不才為自謙,華發映罍為頌韓。颔聯又延展謙恭之意,意為不堪承受丞相邀人東閣宴飲的盛情,又愧列諸老儒于曲台。頸聯言其感謝丞相的惠澤,表明丞相邀飲不但消解了佳節思鄉的愁緒,而且激發了自己的“壯心”。尾聯延展“壯心”:暮歸後,面對寒雨反而興奮得難以入睡,幹什麼呢?“自把新詩百遍開”。說寫新詩,暗寓業進之意。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1

蘇洵像

作品原文: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léi)。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台。

佳節久從愁裡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門下,金燦燦的酒器映照着我滿頭蕭蕭的白發。

慚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請了我,我在曲台編的那本書消磨了幾多年華。

多少回重陽節從憂愁中過來的,多少回酒醉中又壯心偶發。

此番風雨之夜輾轉無眠,起來把新詩一遍一遍地寫下。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2

蘇轼《超然台記》

蘇轼反對王安石變法,為新黨所不容,被排擠出朝廷,先任開封府推官,繼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轍之在濟南。求為東州守”(蘇轼《超然亭賦序》)。熙甯七年(1074)被批準改任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開始治園圃,潔庭宇,把園圃北面的一個舊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蘇轍給這個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蘇轼寫了這篇《超然台記》。

這篇文章用“樂”字貫穿全文,先寫超然于物外,就無往而不樂,不能超然于物外,則必悲哀,正面寫樂,反面寫悲,悲是樂的反面,即是寫樂的反面,終不離樂字。再寫初到膠西之憂,再寫初安之樂,治園修台,登覽遊樂。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知足常樂、超然達觀的人生态度,也隐含了少許内心苦悶、失意之情。此文在寫作上融議論、抒情、描寫于一爐,筆意爽健,格調流暢,傾注了作者的生活情趣,有飄忽“超然”的意緒。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3

超然台前蘇轼像

原文: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任何事物都有可觀賞的地方。如有可觀賞的地方,那麼都可使人有快樂,不必一定要是怪異、新奇、雄偉、瑰麗的景觀。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饑。以此類推,我到哪兒會不快樂呢?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4

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褔。夫求禍而辭褔,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遊于物之内,而不遊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複,如隙中之觀鬥,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人們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開災禍,因為幸福可使人歡喜,而災禍卻使人悲傷。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能滿足我們欲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醜惡的區别在胸中激蕩,選取和舍棄的選擇在眼前交織,那麼能使人快活的東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這叫做求禍避福。追求災禍,躲避幸福,難道是人們的心願嗎?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們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馳騁在事物之外;事物本無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從它内部來看待它,那麼沒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橫在我們面前,那麼我常常會眼花缭亂反複不定了,就象在縫隙中看人争鬥,又哪裡能知道誰勝誰負呢?因此,心中充滿美好和醜惡的區别,憂愁也就由此産生了;這不令人非常悲哀嗎!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5

超然台

餘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餘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全之計。

我從杭州調移到密州任知州,放棄了乘船的舒适快樂,而承受坐車騎馬的勞累;放棄牆壁雕繪的華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裡;遠離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來到桑麻叢生的荒野。剛到之時,連年收成不好,盜賊到處都有,案件也多不勝數;而廚房裡空蕩無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饑,人們一定都懷疑我會不快樂。可我在這裡住了一年後,面腴體豐,頭發白的地方,也一天天變黑了。我既喜歡這裡風俗的淳樸,這裡的官吏百姓也習慣了我的愚拙無能。于是,在這裡修整花園菜圃,打掃幹淨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樹木,用來修補破敗的房屋,以便勉強度日。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6

超然台

而園之北,因城以為台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隐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隐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台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

在園子的北面,靠着城牆築起的高台已經很舊了,稍加整修,讓它煥然一新。我不時和大家一起登台觀覽,在那兒盡情遊玩。從台上向南望去,馬耳、常山時隐時現,有時似乎很近,有時又似乎很遠,或許有隐士住在那裡吧?台的東面就是盧山,秦人盧敖就是在那裡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關,隐隐約約象一道城牆,姜太公、齊桓公的英雄業績,尚有留存。向北俯視濰水,不禁慨歎萬分,想起了淮陰侯韓信的赫赫戰功,又哀歎他不得善終。這台雖然高,但卻非常安穩;這台上居室幽深,卻又明亮,夏涼冬暖。雨落雪飛的早晨,風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在那裡的,朋友們也沒有不在這裡跟随着我的。我們采摘園子裡的蔬菜,釣取池塘裡的遊魚,釀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邊吃一面贊歎:“多麼快活的遊樂啊!”

方是時,予弟子由,适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見餘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于物之外也。

這個時候,我的弟弟蘇轍字子由恰好在濟南做官,聽說了這件事,寫了一篇文章,并且給這個台子取名“超然”,以說明我之所以到哪兒都快樂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7

名家點評:

宋代黃震:“謂物皆可樂,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無往而不樂者,蓋遊于物之外也。”《黃氏日鈔》卷六十二

清代金聖歎:“台名超然,看他下筆便直取‘凡物’二字,隻是此二字已中題之要害。便以下橫說豎說,說自說他,無不縱心如意也。須知此文手法超妙。全從《莊子·達生》、《至樂》等篇取氣來。”《天下才子必讀書》卷十五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是記先發超然之意,然後入事。其叙事處,忽及四方之形勝,忽入四時之佳景,俯仰情深,而總歸之一樂,真能超然物外者矣。”《古文觀止》卷十一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8

超然台

蘇轼《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此詞反映了作者谪居後的苦悶心情,詞調較為低沉、哀惋,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歎。上片寫感傷,寓情于景,詠人生之短促,歎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全詞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過對新涼風葉、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寫,将吟詠節序與感慨身世、抒發悲情緊密結合起來,由秋思及人生,觸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無窮。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19

作品原文: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秋涼 一作:新涼)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曆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響徹回廊裡,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頭,鬓邊生出了白發。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酒價便宜,反而常常憂愁客少,月亮雖明,卻多被雲層遮住。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隻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0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蘇轼因“烏台詩案”下獄,十二月責授黃州團練副使。蘇轍上書營救,奏乞納官以贖兄轼之罪,因而“坐請監绮州(今江西商安縣)盆酒稅,五年不得調”(蘇轍《穎濱遺老傳》)。黃州與绮州相距非遙,有水道相通。元豐五年(1082年),蘇轍便沿贛水,入那鄱湖,溯大江來黃州,與其兄轼相聚,暢叙患難中的手足之情。他們一道遊覽了黃州及其對江的武昌西山,憑吊陳迹。元豐六年(1083年),與蘇轼同谪居黃州的張夢得,為覽觀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蘇轼替它取名為“快哉亭”,這篇文章就是應張夢得邀請所寫的。

這篇記叙文,緊緊圍繞“快哉”二字來作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來加以發揮的。前二段重在描寫亭上所見景物及由此生發的曆史聯想,說透“快哉”的涵義;第三段重在議論,是以推理筆法,印證“快哉”的确切無誤;或含蘇轍對張夢得豁達不羁的贊賞,也隐含作者對其兄蘇轼的慰勉之情。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1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yuán)、湘 ,北合漢沔(miǎn),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jìn)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谪(zhé)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長江出了西陵峽,才進入平地,水勢奔騰浩蕩。南邊與沅水、湘水合流,北邊與漢水彙聚,水勢顯得更加壯闊。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滾滾,如同大海一樣。清河張夢得,被貶官後居住在齊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來觀賞長江的勝景。我的哥哥子瞻給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2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裡,東西一舍(shè)。濤瀾洶湧,風雲開阖(hé)。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shū)忽,動心駭(hài)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pì)睨(nì),周瑜、陸遜之所騁(chěng)骛(wù)。其流風遺迹,亦足以稱快世俗。

在亭子裡能看到長江南北上百裡、東西三十裡。波濤洶湧,風雲變化不定。在白天,船隻在亭前來往出沒;在夜間,魚龍在亭下的江水中悲聲長嘯。景物變化很快,令人驚心駭目,不能長久地欣賞。能夠在幾案旁邊欣賞這些景色,擡起眼來就足夠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隻見)山脈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煙消雲散,陽光普照,捕魚、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數清。這就是把亭子稱為“快哉”的原因。到了長江岸邊古城的廢墟,是曹操、孫權傲視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陸遜馳騁戰場的地方,那些流傳下來的風範和事迹,也足夠讓世俗之人稱快。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3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台之宮,有風飒(sà)然至者,王披襟(jīn)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yù)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将何适而非快?

從前,楚襄王讓宋玉、景差跟随着遊蘭台宮。一陣風吹來,飒飒作響,楚王敞開衣襟,迎着風,說:“這風多麼暢快啊!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說:“這隻是大王的雄風罷了,百姓怎麼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話在這兒大概有諷喻的意味吧。風并沒有雄雌的區别,而人有生得逢時,生不逢時的不同。楚王感到快樂的原因,而百姓感到憂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們的境遇不同,跟風又有什麼關系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麼,到哪裡沒有憂愁?假使胸懷坦蕩,不因為外物而傷害天性(本性),那麼,在什麼地方會不感到快樂呢?(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樂,那麼,他到什麼地方去會不憂愁呢?如果他心情開朗,不因為環境的影響而傷害自己的情緒,那麼,他到什麼地方去會不整天愉快呢?)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4

今張君不以谪為患,竊會(kuài)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将蓬戶甕牖(yǒu)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雲 ,窮耳目之勝以自适也哉!不然,連山絕壑(hè),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張夢得不把被貶官而作為憂愁,利用征收錢谷的公事之餘,在大自然中釋放自己的身心,這是他心中應該有超過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編門,以破瓦罐做窗,都沒有覺得不快樂,更何況在清澈的長江中洗滌,面對着西山的白雲,盡享耳目的美景來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這樣,連綿的峰巒,深陡的溝壑,遼闊的森林,參天的古木,清風拂搖,明月高照,這些都是傷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傷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裡看得出這是暢快的呢!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

元豐六年十一月初一,趙郡蘇轍記。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5

名家評價:

吳楚材、吳調侯:“前幅握定‘快哉’二字洗發;後幅俱從谪居中生意。文勢汪洋,筆力雄壯。讀之令人心胸曠達,寵辱都忘。”《古文觀止》卷十一

愛新覺羅·弘曆:“昔王右軍蘭辛修禊,當索山坡嶺、茂林修竹之間,觞味流連,而感歎于今迹明陳,作詩吸件,複序以明之。然則所雲‘信可樂’者,固仍未嘗樂也。其撤所為清風明月皆粉人志士之所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砍!夫元會運世與一彈指無珠,未能于此灑然,真樂何由可味。若極外物以為樂,滋不樂也。欲淵在陋巷不改其樂,豈樂陋巷那?”《唐宋文醇》卷五十一

沈德潛:“金玉錦繡,五燕大烹,滿往非病,中無自得之實也。空室蓬戶,跪食飲水,滿往非樂,不虧天性之真也。子由雖未幾此,而見能及之,借題發揮,真覺觸處皆是。”《唐宋八大家文讀本》卷二十六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6

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這首詞寫于宋神宗熙甯十年(1077年)。是年四月,蘇轼離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與之偕行。到達後,蘇轍在徐州停留了百餘日,兄弟二人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中秋節時,二人一起泛舟賞月,終于得過一個團圓的佳節。然中秋過後,蘇轍又要轉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陽)留守簽判任,于是在臨别前寫下此詞。

主要寫了作者與其胞兄久别重逢繼而又要分别的難舍之情和詩人的内心世界,生動地表現出蘇轼和蘇轍兄弟的手足情深。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7

作品原文:

離别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biàn),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tīng)洲。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經過了七個中秋節。去年的今天在東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緒難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傳來涼州曲調。有鼓吹助興,驚起汀上的鴻雁。

坐中客,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驿,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càn),相對永登樓。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披風,有的穿着紫绮為面的裘皮衣服。無奈圓月無情,漸漸西沉不肯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獨自宿在水路驿站,離愁依舊。就怕像王粲那樣,不得返鄉,隻能登樓相望。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8

蘇轍《種蘭》

作品原文: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淩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蘭花生長在幽深的山谷之中,沒有人觀賞。有一個朋友在向着太陽的廊檐種了一些,拿來送給我。

蘭花有讓人喜愛的清香可以除去穢氣,更有讓人憐愛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

它根紮在密集的石頭旁,秋天早早地{便}綻放了,散發着芳香。中午的時候一叢叢的小草倚靠着長竹,享受着難得的陰涼。

我想要找到一些蘼蕪,把它和蘭花一起放置在廳堂階下,這樣就可以經常看見楚辭詩句中描繪的浪漫優雅的意境。

三曹中最好的詩(分享三蘇父子三人的詩詞文章名篇)29

往期文章

分享蘇轼的名篇《赤壁賦》,并與大家分享蘇轼的兩個趣事

大文學家蘇東坡,卻被和尚戲弄,這是怎麼回事呢?

蘇轼真是個全才式巨匠,分享蘇轼的幾件趣事,并分享他的六首詩詞

繼續分享蘇轼的小故事,并分享蘇轼的六首詞

分享蘇轼的書畫名作,大家知道“天下第三行書”是哪個作品嗎?

分享蘇轼的書法名作《寶月帖》《梅花詩帖》等,和蘇轼的兩篇名賦

分享蘇轼的書畫名作,并分享蘇轼11歲時所作的文章

分享蘇轼書法名作《人得來書帖》《陽羨帖》等,并分享蘇轼的對聯

蘇轼書法名作欣賞:東武帖、祭黃幾道文卷、渡海帖,一夜帖等

蘇轼是一位全才式的藝術巨匠,今天分享蘇轼所作的名詩

蘇轼一生寫過近三千首詩,今天分享蘇轼的經典詩篇

蘇轼“以詩為詞”對詞的影響非凡,分享蘇轼的經典詞作

蘇轼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蘇轼所作的文章

蘇轼對宋詞影響深遠,今天分享幾首蘇轼的詞作

“蘇氏一門三學士”父子三人都寫過六國論,看看他們對戰國的看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