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右側為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編鐘是先秦以來曆代宮廷雅樂沿用的重器,體現了順應天地之道而形成的禮樂文化。 左下圖:玉雕太平有象,寓意國泰民安。 右下圖:清代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海晏河清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寓意天下太平。 劉同華 攝
秋天的北京,在五彩斑斓中展現出一種獨有的壯美。北京的秋天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着,讓人感受得實實在在。國慶期間精彩紛呈的文博大展,更是讓人們得以欣賞一道道文化盛宴。這其中,引起很多人關注的,應當屬由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行走在展廳中,看着一件件厚重飽滿的文物,就如同翻看中華大地上書寫的文明篇章。
本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首次文物聯展,為公衆奉獻出一場主題鮮明、視角宏大、内涵豐厚、形式獨特的文化盛宴。未來,故宮将與國博在更多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貢獻博物館人的力量。
禮樂體現着緻中和的哲學思想
早在夏商周時期,我們的古人就通過制禮作樂,形成了一套頗為完善的禮樂制度,并推廣為道德倫理上的禮樂教化,用以維護人倫和諧。《莊子》記載:“黃帝有《鹹池》,堯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湯有《大濩》。”到了周代,禮樂文明集此前數代之大成,逐步完善起來。這時不僅形成了系統的禮樂制度,而且賦予禮樂以豐富的人文内涵。
在這次展覽中,有一套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以其弘大莊嚴的氣質格外引人矚目。編鐘是先秦以來曆代宮廷雅樂沿用的“樂懸”重器,明清時期專用于規格最高的中和韶樂,僅用于中祀以上壇廟的祭祀典禮和國家朝會殿陛典禮。
這套銅鍍金雙龍鈕雲龍紋編鐘範銅鑄造,表面鍍金,16枚編鐘外形尺寸完全相同,以鐘體厚薄為次區分音程,鐘體愈薄發音愈低,分别對應樂律中的十二正律、四倍律。使用時,區分音律的陰陽、高低,分别懸挂于上下兩層架上,即上層八陽音、下層八陰音,均按低音至高音的順序懸挂。
“中和韶樂”都是沿襲自先秦以來的曆代宮廷雅樂。所謂“中和”,即中正平和的意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國文化傳統以“緻中和”為最高理想。韶樂,相傳是大舜時期的樂舞,被孔子推尊為盡善盡美的雅樂最高典範。
央視有一檔節目《如果國寶會說話》,在以曾侯乙編鐘為主角的一集中,一段沒有旁白、配樂的原始音響記錄,讓不少網友聽到淚目:“這是跨越千年而不朽的聲音”,“感覺它們在敲擊我的靈魂”……這就是曾侯乙編鐘樂聲。
曾侯乙編鐘是禮樂重器,是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偉大成就。1986年,為使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地下音樂殿堂”重放異彩,經國家文物局特批,用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編磬原件演奏,錄制成《千古絕響》和《歡樂頌》兩張唱片。這段珍貴的錄音,就收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中,公元前5世紀的中華禮樂文明由此得以再現、流傳。
無論是現場展出的珍貴禮樂器物,還是其他的音樂資料,都讓人感受到數千年的中國禮樂文明,至今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
耕織圖中稻米香
晨雨麥秋潤,午風槐夏涼。
溪南與溪北,嘯歌插新秧。
抛擲不停手,左右無亂行。
我将教秧馬,代勞民莫忘。
這是中國古代耕織圖中描寫插秧的詩文。
中國是農業文明古國,一代代人都離不開土地,勤勞智慧的先民們留下了豐富浩繁的農耕文化遺産。在古代繪畫藝術中,“耕織圖”是一個熱門題材。它起源于南宋時期,到清末八百餘年間,曾多次被畫家臨摹,各種版本層出不窮。
在這次展覽中有一組粉彩耕織圖瓷闆。“耕圖”描繪了“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五事;“織圖”則描繪了“祀謝”“緯”“織”“絡絲”“經”五事,都描繪得生動形象,引來很多人駐足觀看。
中國自古以農為本,我國古代為勸課農桑,引導人們從事農業生産的圖像,從先秦時期器物上的紋飾,到漢魏晉時期的畫像磚石,再到唐代的石窟壁畫等,都能見到。發展到後來就出現了《耕織圖》,訴說着農業大國的古往今來,展示了我國悠長綿延的曆史和燦爛輝煌的農業文明。
農事,離不開農時,也就是一年十二個月與二十四節氣。
在展覽中,有一套五彩十二月花卉圖題詩句杯。12隻杯子上,分别描繪代表12個月中某月的花卉,另一面題寫與花卉相對應的詩句,詩句大都取自《全唐詩》收錄的作品。從這套五彩杯,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時令和節氣的重視。
節氣,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深刻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時令、節氣,至今依然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2016年11月,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镌刻着家國萬代的文化基因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對和平、和睦、和諧理念的追求與傳承,融彙進奔湧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于家國萬代的文化基因裡,奠定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精神基礎。
在以“萬邦協和”為主題的展出單元,我們可以看到将西漢張骞墓封泥、唐代文書等反映中華文化開枝散葉的衆多珍貴物證,與絲織品、駝馬俑和胡人俑等串連,闡述了絲綢之路的開辟與暢通對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
晚唐五代時期著名詞人李珣有一首《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隐淪,功成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複醉,雲水,此時方識自由身。”李珣,聽上去完全是中國人的名字,而實際上他是波斯後裔,他的祖上就是波斯王子卑路斯。
公元642年,波斯薩珊王朝被大食擊敗,立國四百年的王朝瓦解。波斯王子卑路斯帶領餘部沿着絲綢之路經過24年的颠沛流離,終于到達長安。
深知聚散離合之苦的卑路斯,在長安與族人一起安定下來,開始了融入唐朝社會和生活的進程。安史之亂後,波斯王室部分成員遷到四川,李珣就是這個家族的後裔。
這段曆史,回顧起來令人感慨萬千。曆史,就是在這樣的輾轉起伏中不斷向前。正如王昌齡《送柴侍禦》中兩句脍炙人口的詩所寫:“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和”與“合”貫穿中華曆史時空,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合”之本義,為同心和睦、音聲相應或陰陽調和。天地合和,生之大經,于是有“萬物各得其和以生”的宇宙之和;“禮之用,和為貴”的天下之和;“養之以德則民合”的社會之和;“與人和者,謂之人樂”的道德之和。
“和”“合”與共,“和”“合”相生,彙聚成九萬裡神州惠風和暢,五千年文明禮樂和平。(穆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