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是古代蒙學教材嗎?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三字經是古代蒙學教材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釋義:善原本就存在于人性之中,這也是孔子講的仁,是一種溫暖的感受。如父母看到自己剛出生的小寶寶,如我們看到萌萌的小動物,都會自然生出一種溫暖和愛護的心,這個善每個人皆有,是為良知。如果這個善能夠從小呵護住,長大後自然會繼續追求精神生命的成長,追求至善,這是人的本性之一,是以“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至善的根本在道,聞道是往聖先賢提出的人生目标。但每個人的天賦和成長環境有差異,後天帶給人的習慣也千差萬别,這些習慣有時也成為了自己追求至善和聞道的阻礙。
原文: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釋義:小孩子天性多變,容易受到周邊環境影響,原本善的天性,如果沒有正确的引導,則會受到壞的習慣影響,遮蓋了本性。教育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能夠不斷自我學習和提升,孩子是看着家長的樣子成長的,教育孩子也要保持一顆溫暖和持之以恒的心。
原文: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釋義:孟子的母親深知環境對孩子習慣和行為的養成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孟母三遷的選擇,最終孟母帶着孟子來到了一個學堂旁邊,讓孟子耳濡目染,都是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充滿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為了孟子能夠專注于學習,一次孟子逃學,孟子的母親折斷了自己織布的梭子,這樣織布就必須再穿線,重新來過,孟母告訴孟子學習要持之以恒,否則半途而廢,不僅浪費時光,也難以成功。
原文: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釋義:窦燕山,本名窦禹鈞,是五代時期的人。他為人向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崇尚道義、道德,最後五個孩子都在個人道德的修養和功名上取得了成就,五個兒也都相繼科舉考中,被稱為“五子登科”。
原文: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釋義:父母對待孩子不僅要有物質上的養育,還要有道德上的培養,在道德層面,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但父母不能僭越身份,而成為老師,要維持家庭的溫暖是最重要的;老師則要對弟子嚴格要求,建立起師道尊嚴,這也是為了引導孩子建立起自己的自尊和獨立人格。
原文: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釋義:再次強調了學的重要性,無論是個人修養道德層面的學習,還是知識技能方面的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學習都是需要一個過程,年齡小時,不把握住學習的時間窗口,随着年齡增長,學習的能力和意願都在減弱,以緻老無所成,豈不是可惜。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釋義:《詩經》中寫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的道德修養和修身過程就如同一塊玉石在反複的雕琢,不斷切磋才能成為一塊美玉;人也是要在事上磨練,自我提升過程也如寶玉的雕琢,要在道義的領悟上不斷精進。
原文: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釋義:禮的核心精神是互相尊重,作為父母率先要做到禮,才能引導孩子知禮,讓孩子知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老師和朋友。
原文: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
原文: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釋義:東漢時,有個小孩兒叫黃香,在九歲的時候懂得孝敬父母,在冬天的時候用自己的身體替父親暖被窩。孔融四歲時知道禮讓自己的兄長;孝敬父母,禮讓兄長,讓孩子懂得尊重和禮讓,首先是父母以身作則的結果,父母有沒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有沒有給孩子溫暖。黃香和孔融都是天賦極好的孩子,可能很多孩子不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這不妨礙長大一些懂得孝悌的道理,關鍵還是父母的榜樣作用和溫暖呵護,才能讓小孩子保持真誠與直率,從而長大後懂得孝道。
另外對于孝道在《孝經》裡面有詳細的描述,記錄孔子和弟子曾子的對話,是中國人都應該讀的經典。
原文: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釋義:古人教育孩子,首先是人格和道德的培養,在家體現的就是孝悌,其次才是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這在《論語》中也有體現。“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以上是《三字經》的部分釋義,後面三字經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各種文化知識和曆史的學習,而前面這些道德和人格的培養是基礎。
下面附上《三字經》作者王應麟的簡介:
王應麟是宋代的大儒,字伯厚,号深甯居士,又号厚齋,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曾經在南宋為官,與胡三省、黃震并稱為“宋元之際浙東學派三大家”。王應麟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也是朱子的再傳弟子。南宋被元朝滅亡後,華夏文明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王應麟不在出世為官,而是隐居起來,晚年為了教育本族子弟能夠接續華夏道統,編寫蒙學教育讀本《三字經》,其中蘊含了儒家道義和仁愛的精神。王應麟作為大儒,率先垂範,做人正直,有着铮铮鐵骨,通過自己的著述将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頂天立地的精神弘揚出來,值得世人尊敬和敬仰。
#三字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