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
作者:範昕
疫情期間,知名海派藝術家俞曉夫默默捧出新作——包括50餘張油畫的繪本《一粒種子——袁隆平的故事》(以下簡稱《一粒種子》),很是令人意外。這種意外,一方面在于筆下一貫洋派的他,此次聚焦的是至為素樸的中國農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另一方面則在于他用畫筆大大拓展了人們對于袁隆平的固有印象,畫出他如神農般心系天下蒼生的人文情懷。
《一粒種子》隸屬于中國文聯牽頭的一個美術項目,以繪本方式講述當代中國傑出英模的故事。其文字腳本由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創作,3月中旬邀請俞曉夫操刀圖畫部分。不久之後的上海封控始料未及,俞曉夫近日接受筆者專訪時坦言:“這段時間倒是正好讓我乖乖潛下心來,細細琢磨人物塑造的取向。”畫的雖是繪本,他其實在以畫油畫大畫的嚴謹度認真對待其中的每一幅,自認為捧出的是“硬貨”。“袁隆平就像我們的衣食父母,大庇天下寒士的當代‘神農’。我想牢牢拿捏大科學家和素樸農人之間的平衡點,想讓這組作品氣貫長虹。”俞曉夫說。
一改人們對于“雜交水稻之父”的刻闆農人印象
人們印象中的袁隆平,頭戴鬥笠、皮膚黝黑,似乎總面朝黃土背朝天,穿行于田埂裡。俞曉夫通過研讀文字腳本、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袁隆平在素樸農人形象之外,還有身為大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另一面。而這一面的若幹因子,在袁隆平兒時就已種下,對于理解他的一生至關重要。
“袁隆平家境優渥,家教很好,從小學英文,少年時代生活豐富多彩。”俞曉夫坦言,這些都是人們或許不知道的袁隆平。因而《一粒種子》在表現袁隆平成長曆程時,他特意用畫筆埋下了很多鮮活的“彩蛋”。例如,在某一對開的兩頁中,左邊畫有爸爸媽媽懷抱着小袁隆平正在看書,右邊出現了美國詩人惠特曼的形象與詩句。原來,媽媽教小袁隆平英文的方式便是給他念文章與詩,莎士比亞、雨果、拜倫……其中惠特曼的詩《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可謂影響了袁隆平一生:“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袁隆平兒時仰望星空的故事也被俞曉夫鄭重畫進繪本——坐在深藍的天空下,媽媽和小袁隆平面面相觑,開啟對話;畫面充滿詩意,人是渺小的,天空無比遼闊。那時看星星的孩子一定想不到,很久很久以後,因為為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遙遠的太空真的多了一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星星。
而對于人們略有所聞的袁隆平的某些經曆,俞曉夫選擇以一種富于生活情味的表現,連通觀者的共鳴。還原少年時代身為遊泳健将的袁隆平,人們看到這樣一種有趣的對比:坐在同學單車後座參加遊泳比賽的袁隆平瘦瘦小小,眼神有些怯懦,實在沒什麼“冠軍相”;而緊接着的下一張畫面,站在遊泳池旁的袁隆平雙手叉腰、胸挂金牌,又是那麼自信。再如聚焦袁隆平與海南長達半世紀的不解之緣,有一幕予人印象深刻:站在田埂裡的袁隆平似乎正在小憩,手捧大大的椰青,用吸管吮吸着,遠處的椰林樹影透出南國風情。
畫出如神農般的大愛,更深遠的精神人文世界
俞曉夫此前畫過不少頗具分量的主題創作,如《愛因斯坦在上海》《大先生魯迅》《司馬遷與史記》《徐光啟與農政全書》《平型關大捷》《真理的味道》等,并且形成了一以貫之的藝術風格,那便是對于叙事性的執著,對于人文情懷、精神世界的關注。這次畫《一粒種子》,盡管是他第一次嘗試繪本形式,也是第一次畫與老百姓、與廣袤大地貼得如此之近的人物,俞曉夫依然試圖通過揣摩人物内心,展開一種宏大叙事,“袁隆平是不起眼的巨人。我想為有限的畫面注入更多的社會背景、人類共通的人文情懷、世界級的個人品格”。至于選用什麼方式來作畫,他明知繪本通常比較輕松,坦言考慮過用黑白淡彩,或通俗雜志裡常用的電影鏡頭,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擅長的油畫獨幅畫方式,“這樣的選擇費時又費力,一定不是繪本讀物的最佳選擇,但對于我個人來說,是創作生涯中的重要一段,必須嚴肅對待。”
在俞曉夫看來,發明雜交水稻、用一粒種子造福世界人民的袁隆平就像當代“神農”,心系天下蒼生。神農,也因而成為《一粒種子》中重要的隐喻。是什麼讓家境優渥、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袁隆平選擇投身農業?神農正是冥冥中的召喚。這樣的密碼事實上也有現實依據:袁隆平6歲時,随父母遷居武漢。就在離漢口不遠的一個神農洞,他聽媽媽講述了神農氏的故事。繪本中有一張畫占去兩個頁面,畫的就是媽媽給小袁隆平講的神農故事。這近乎于一張抽象畫,依稀可辨的僅僅是一位老者的面龐,他似乎站在混沌宇宙中,與身後的山川大地融為一體。夾在一整部繪本中,這樣的畫面看起來有些跳脫,卻有着畫龍點睛的意味,就像在幼年袁隆平心裡播下的一粒理想的種子。而在描繪袁隆平大學報考前夕艱難抉擇的畫面時,神農的形象再次登場,浮現在他腦海裡,成為一種指引。繪本最後一幅畫面,袁隆平張開雙臂站在稻田裡,分明運用了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半抽象手法,與神農的形象似乎重疊在了一起。
畫平素于自己而言相當陌生的題材,創作周期又不巧撞上疫情封控期,俞曉夫笑言這是對自己的“懲罰”,“好在負負得正,給了我一個難得的機會,正視自己創作上的偏科,以及對農耕知識的一竅不通,體味人生一草一木的來之不易。”這令他由衷感慨,“還是心無旁骛才能出好作品!”(範昕)
來源: 文彙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