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家五常之文化内涵

儒家五常之文化内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22:07:27

在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裡,當屬“智”最不易理解和把握。其原因就在于,它不像其他“四常”(仁、義、禮、信)那樣意思明确。從字面上不易能直接得出它的意思,相反,如果按字面意思來理解,恰恰會對“智”得出錯誤的結論。

儒家五常之文化内涵(儒家五常中的)1

具體說來,“仁”可與“愛”相聯構成“仁愛”,“義”可與“正”相聯構成“正義”,“禮”可與“敬”相聯構成“禮敬”,“信”可與“誠”相聯構成“誠信”,唯獨“智”做不到。如果你将“智”與“慧”相聯而構成“智慧”一詞,那麼,就無法确切顯出我們說的智之本義。

換個方式說,你可以選擇用仁、義、禮、信任何一個或幾個德目來概括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例如,你可以說是仁,可以說是信,可以說是仁義,可以說是仁禮,當然也可以說是禮義,但你卻不能說是智。道理十分明了,你不可以将知識和智慧當成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觀來認識和踐行。

儒家五常之文化内涵(儒家五常中的)2

五常中的“智”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聰明、智慧和知識

過去許多學者在論述“智”的時候,往往首先會指出古人的一個觀點,即認為在中國古代“知”與“智”相通,并以《說文解字》和有關《說文》注來加以證明。再者,還會引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來加強這種認識。

然而,值得強調指出的是,所有這些都隻是在表達聰明、智慧意義上證明“智”與“知”是相通的,但不能以此證明五常中的“智”也與“知”相通。我這裡僅對被稱為“三達德”的“仁知勇”中的“知”稍加論述。此處之“知”,亦可被理解為“智”。此智更多的是從聰明、智慧意義上而顯其義的。具體說來,“三達德”中的“智”是用來規範仁和勇的,因而也就具有了方法論意義。具體說來,當一個人在行仁的時候,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通俗地說,好心未必一定就能辦成好事,或者說好事未必能辦成好事。

為什麼老百姓喜歡說,好心辦壞事呢?關鍵原因就在于,這個人在辦事時沒有注意運用一定的智慧,沒有理性的分析,沒有方法的介入,沒有因時、因勢、因地、因人的權宜之變,僅憑出發點好和動機好,其他什麼都不管了,其結果往往都不會達到什麼好效果。由此看來,智慧的運用在“三達德”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樣,一定的智慧對于規範和引導勇氣亦是必不可少的。有智慧的勇氣才能算作真勇氣,有勇氣的智慧才能算作真智慧。有勇有謀,此之謂也。無謀之勇,隻能算作匹夫之勇。無勇之謀,隻能算作巧舌之智。方法之智,謀略之智,乃是知識和理性的表現和運用。

儒家五常之文化内涵(儒家五常中的)3

當然,我們還可以從更高、更廣的角度來理解這樣一個“智”,即可上升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等大智慧上,此智顯然已不是簡單的知識了,上面提到的孔子所謂的“智”,其實都具有了此種意義和境界。然而,即便如此,它們也不是“五常”中之“智”所要表征的本質内涵和真實意義。簡言之,“五常”以外的知或智,不管是在何種意義和境界上使用的,它都與“五常”中的“智”不是一個概念框架。

正因為如此,對“智”的讨論,就不能像先前說仁,說義,說禮時,在字源上,字的本義上,字的古義上來對“智”作一番考證和辨析。如果那樣做了,一定會對準确把握五常中的“智”有着極大的障礙。例如,你在解釋“智”的時候,首先告訴大家,智亦作“知”,引《說文》段注以證明之:“此與矢部知音義皆同,故二字多通用”。《釋名·釋言語》:“智,知也,無所不知也。”而《說文》對“知”這樣解釋:“知,詞也。從口,從矢。”徐锴系傳:“凡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會意。”通俗地說,通過識物辨物後經人口像放箭一樣将所知之理快速傳出去,這就是知。

但務必請大家注意,上述對“智”“知”的诠釋,全然與仁、義、禮、智、信之五常中的“智”無涉。而如果将注意力放在此處,那勢必會混淆,甚而會誤導對“五常”中的“智”的理解。所以我要強調指出的是,如果要說五常的“智”,隻有就“五常”之智來說智,從而才能将此智說清楚。

儒家五常之文化内涵(儒家五常中的)4

五常中的“智”既是良能,又是良知

按照孟子的解釋,所謂“良能”就是“人之所不學而能者”,通俗地說,就是人天生的一種潛能。所謂“良知”就是“人之所不慮而知者”,通俗地說,就是人天生的一種判斷力。被稱為人天生的一種潛能的“良能”,在儒家思想中專門指的是人的“向善之能”,或說是人的“向善的秉性”“向善的傾向”。這種能力我姑且名之為“智能”。這一“智能”具體就表現為孟子所說的“恻隐”“羞惡”“辭讓”以及由此生成出的“仁”“義”“禮”這些向善的道德能力,到了漢代又增加了“信”這一向善的道德能力。被稱為人天生的一種判斷力的“良知”,在儒家思想中專門指的是人的“知是非之能”。這種能力我姑且名之為“智力”。這一“智力”具體就表現為孟子所說的能夠判斷出是非、善惡、美醜的心力。

由“向善之心”外現的仁、義、禮、信諸德,能否真正得到本來意義上的呈現和實行,那是需要一種存在來給予判斷的。這個存在就是我們說的“智”。也就是說,“智”它本身就具備“判分”是非的原始能力。值得強調指出的是,一旦經過“智”鑒别和判分的“是”,就必然成為超越時空的“是”,或稱為絕對的是。所謂“絕對的是”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是正确的,也即成為永恒不變的“原則”了。它不會因為時空不同而有所改變或增減,從而最終成為判斷、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美醜的“總尺子”。在哲學上這被稱作“大肯定”。而這一“大肯定”正是“智”的最大能力。所以這種“智能”“智力”當然不是指的理性之知的能力了,而是人之為人所獨具的那種精神、心理、德行等呈現和發揮的能力。正是它才構成了人之為人的根據,也正是有它才使得仁、義、禮、信四德充分且正當地展開。

(作者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徐小躍)

特别聲明:此文是徐小躍授權刊發,未經允許,一律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轉發、點贊,加關注@文以傳道 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