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鐘迎雪
夜裡,整個城市被寂靜籠罩着,一切都陷入了沉睡。
淩晨兩點,當大多數人還在夢鄉熟睡的時候,有些人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為“觸手可及”的春節做準備。
夜色很美,路燈很亮。販賣“甜蜜”十五年,他見證了每一個“安靜”的夜青島。
“拿十箱子,兩個菠蘿蜜,過秤。”為了便于遠處的工人聽見,水果批發商王鵬大聲吆喝着。
夜裡三點,整條馬路隻有燈光和信号燈,沒有車更沒有人,記者從崂山區松嶺路出發,用時15分鐘便到了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平常開車要40多分鐘才能到。
淩晨3點的馬路
漆黑的夜,盡管市場内燈火通明,零下溫度的環境内,商販們互相交流,産生的熱氣清晰可見,批發市場内大多數商販都戴着棉帽子、穿着棉鞋,即便是這樣,也抵不住嚴寒,有人不停地搓手跺腳。
為防止水果被凍壞,商販提前備好的保溫材料
王鵬今年40歲,是煙台萊陽人,來青島15年了,起初是在修理廠當修理工,後來覺得太累了,便想着自己做點小買賣,最後選擇在青島撫順路市場幹水果批發,起名的時候,他很糾結起啥名字,為了便于記憶,索性直接叫“王鵬果業”。
王鵬水果批發店的位置不算醒目,進入市場大門,需要穿過很長的走道才能找到,記者看到,生意卻比旺鋪地理位置的店要好,不斷有商販紮進店裡。
王鵬囑咐工人把貨擺好
王鵬穿着一件榴蓮品牌商贈送的紅色大衣,很符合即将迎來的新年氣氛,他笑呵呵地調侃了一番“賣貨還得件大衣,省錢不用買衣服了。”
“這個貨,不好賣給我拿回來。”王鵬的音調很高,讓人很醒神,特别是沒睡醒的狀态下。市場水果攤主顧先生是來進貨的,拿着手電筒朝塑料箱内的沙糖橘一照,用手扒拉了兩下看了看品質,點了點頭,采購了20箱。王鵬給記者介紹,“雖然是批發,但俺們家都是三包,質量管退、管換、管挑。”
王鵬給前來進貨的商販挑貨
“生活總得有個目标,住不上大别墅,躺張大床總是可以的。”王鵬跟商販顧先生開着玩笑,他認為有營生,本身就是一種“甜”。不到15分鐘,顧先生在王鵬這裡挑走了将近一千塊錢的水果,王鵬囑咐工人給搬運拉到車上裝車。
夜裡2點到市場卸車,擺貨。不到4點,水果商販們陸陸續續來進貨選貨,7點鐘給微信訂貨的水果店主配貨,叫車發貨,8點左右,王鵬的妻子來店裡幫忙。上午11點左右,王鵬賣完貨了再去即墨拉貨,然後晚上6點鐘再回來。第二天早晨又是2點卸車,一年365天,有360多天,王鵬都是在不停地忙碌中,不是在路上,就是在搬貨記賬發貨。
商販淩晨4點開始來選貨
“這個行業掙的就是辛苦錢,兩點鐘的馬路上沒人,一般就是施工維修的,再就是我們做買賣的。”王鵬坦言,自己夜裡在路上開車的時候,因為周圍經常沒有車,就自己一輛車,就經常擔心開過了闖紅燈,再被路燈一照,就需要仔細盯着信号燈。
“平常就是正常,每到節點,就特别忙碌。”王鵬算了一下,自己一天正常睡眠最多四五個小時,遇到貨多的時候,還會跟工人一起搬運,就格外累,為了保證休息避免事故,凡是不忙的時候,王鵬都會在家補覺,也會讓工人抓緊休息。
發光不是太陽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
因為天氣比較冷,很多人不願意早起,所以3點到4點的時候,算是王鵬一個空當,商販都是一個接一個的來,并不是直接來一撥,這讓王鵬有了很多時間去挨個招呼老客戶。
“草莓質量不錯,這種顧客都是買着送人。”前來進貨的劉女士說,她開着兩個水果店,跟挑選沙糖橘的商販顧先生一樣,也是拿着手電筒照水果看品質,她沒有詢問王鵬價格,看好了四箱草莓,直接掃碼付錢拿走了。
王鵬展示新進的草莓
“我是老客戶,都是很默契那種,來看一眼就直接要走。”劉女士說,她已經在王鵬家拿貨五年了,無論是國産還是進口水果,無論是口感還是品相,都很讓人放心。
“我們幹批發的,全是老客戶拿貨,也不計較價格,他們就看質量好就行了,也不是說很計較這個便宜點,那個便宜點,很少有這樣的。”王鵬說,很多商販就直接奔他而來,見了直接問有沒有西瓜,榴蓮品相怎麼樣……“這麼多年感覺到,做生意最根本還是掙得别人一種信任,靠誠信經營‘賺’來的這種信任。” 王鵬說,他自己有個底線,總歸要讓販子們回家掙錢,起早貪黑,都不容易,所以他不能亂要價。
“你聞聞這個味,這批榴蓮刺小,肉軟,全是黃肉。”王鵬給進貨的水果店主劉先生展示剛進的一批新鮮榴蓮,劉先生擔心榴蓮的成熟度,王鵬直接一句“你單個挑,不好的留下”,于是劉先生開了一箱,四個榴蓮用手電筒一照,全部留下了。
王鵬拆箱讓商販挨個看榴蓮品相
“做生意是要能說會道,但是并不是胡拍馬屁,嘴光抹蜜沒啥用。”王鵬說,除了待人處事,更多的是,對市場做出一定的預判,同時推薦給來進貨的商販,這是老客戶看重他的一點。
“我的貨好賴,影響着商販拿貨,也決定着老百姓吃的好不好。”王鵬一般是在即墨東方鼎信水果批發市場拿貨,也會有自己固定的“大戶”,因為是走量,王鵬喜歡跟“大戶”砍價,砍下來的幾毛錢讓利到自己商販手中。
因為有的水果怕熱,店裡還不能開暖氣,需要保持在2℃到5℃左右,才能保證水果的新鮮。來往的人不斷,一直來來回回搬貨拉貨,隻能開着卷簾,人相當于一直在室外。王鵬給妻子準備了一個電熱小太陽,放在記賬的桌子下。而有的熱帶水果又怕凍,王鵬隻好在店内單獨隔出一間儲藏怕凍的水果,還裝上了空調,以備不時之需。
實在冷得難受的時候,王鵬會鑽進市場門口的小店喝碗面條,熱乎又舒服。記者看到,盡管是淩晨4點,但批發市場正對面一家米線小店燈火通明,有人正在低頭吃飯。
黑夜裡,除了燈光和五顔六色的箱裝水果,就是商販們忙碌的身影。
“甯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王鵬分析,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水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現在很多商戶不計較價格直接拿好貨的原因也在于,老百姓消費水平和認知的提高,“一斤橙子差一塊錢,有的顧客就喜歡買貴一點的,因為口感好,價格相差不大。”這跟之前大家的消費觀不同。而且很注重營養,哪些水果維生素含量高,哪些糖分高,哪些适合寶寶吃,商販們在進貨的時候也會有區分。
商販進貨
“他們現在挑水果也很注重品質的,不是以前大家想進便宜爛水果做飲料。”王鵬說,還有一些奶茶店、蛋糕店都是他的長期客戶,很多人的經商之道也在變。特别是一些私家烘焙蛋糕店,他們老闆親自來挑水果,其實成本雖然高一點,但是做出來的東西新鮮好吃,那留下回頭客了,這樣算下來,這筆生意還是值得的。
“以前沙糖橘、貢柑很暢銷,現在這兩年都不火了,成了大路貨,價錢也下來了,現在老百姓喜歡吃果凍橙、愛媛橙,再就是粑粑柑,沃柑,現在沃柑銷量也下來了。”王鵬認為,再者老百姓的口味也在變化,随後他展示了一款新水果,叫做木瓜蜜丁,表示特好吃,最近銷量不錯。
“橙子,寓意心想事成;蘋果,寓意平安健康;火龍果,生意紅火……”王鵬念叨着各種水果好寓意,新年讨個吉利。也會給來進貨的商販說明哪些貨拿回去好賣,哪些貨價高賣得慢,哪些貨過些日子賣,哪些貨少進,哪些貨多進。做買賣不管生意大小,總是要“抓”住市場的,王鵬經常給來拿貨的商販講,“大衆的消費習慣在變,我們也得跟着變。”從求量到提質,人們愈發講究水果的品質,如果不多一些花樣,很難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競争這麼激烈,就會在無形之中損失一部分顧客。
王鵬一邊記賬,一邊告訴記者,為了保證新鮮,有的市民喜歡買的水果重量少,但是選的水果花樣多。他就教商販做一些小包裝的水果拼盤,隻是把水果組合在一起,并不是切開,低糖組合、減脂組合等,特别是很受年輕人青睐。
燈火,是城市于黑暗中的依賴,天一亮,便到處彌漫着清醒。
在批發市場外面的杭鞍高架橋下,記者看到,有很多大貨車、小面包車,車内放着各種菜,商販們守着各自的貨物。很多人在市場内沒有攤位,會在車旁挂一個簡易的小吊燈便于照明,天一亮他們就會收拾好“撤離”,整條馬路開始一天的車水馬龍。
杭鞍高架橋下忙碌的商販
“覺睡不好,飯吃不好,就為了忙這個年,總覺得這麼多年的努力沒有白付。”王鵬指着倉庫内成箱的水果笑着,過了小年,就是商販們忙年中最忙的時間,他和妻子忙得中午吃不上飯,一般都是早晨吃一頓,中午不吃,吃點零食墊墊肚子,然後晚上回家做飯吃一頓。
“我們商販,都是俗人,說不想賺錢那是假的。”在王鵬眼中,賺錢的意義在于,年輕時不拖累生自己的人,年老時不拖累自己生的人。春節前這段時間,每天大概有幾十個水果商販去王鵬那裡進貨,還有市民直接去他店裡選購水果送親朋,生意比平時能多一倍,他一般每趟要進30多種水果,将近一萬斤。
“受到電商沖擊很大,很多商販也轉型做線上銷售了,我也嘗試做直播,但是畢竟搞批發,零售精力有限。”王鵬坦露,由于現在商場超市、水果店的增多,加上微商等新的水果銷售方式的出現,增加了很多購買水果的渠道,而且也會打“價格戰”,這讓很多水果商販的生意受到影響。特别是農貿市場,小的水果商販受到沖擊比較大,直接導緻他作為批發商也受到影響。“有些人,通過電商買過兩次水果就不買了,還是到實體店買,因為實體店可以親自挑選,而在線上購買的都是看圖片,很多人反映跟實物不符。”王鵬說,無論銷售方式如何變化,他始終堅信品質為上,每次進貨都親自驗貨挑選,确保把最好的水果賣給商販,讓商販拉回去也能賣個好價錢。
批發商準備好,等待商販來進貨
“特别是到了年關,有的人在朋友圈發微信廣告,發一撥預訂廣告,然後來批發市場拿貨回去發,沒有房租,沒有人工,也算是人家有頭腦。”王鵬介紹了自己的新客戶“年關微商”,已經連續三年在自己店裡拿貨,最多的時候,“年關微商”能一次進上千斤水果,都是禮盒裝。
生意規模最大的時候,王鵬經營着三家水果批發店,後來因為個人精力有限,便關掉了兩個店,兩口子專心幹撫順路批發市場這個店。王鵬算了一筆賬,每天各項成本支出在800塊錢,兩名工人各自200塊錢的日工資,自己和妻子兩人節省了一部分人工費。
王鵬拆箱讓商販挨個看榴蓮品相
“那年年三十下大雪,路就跟鏡子一樣,腿都吓軟了。”王鵬回憶起曾經的年三十,為了不耽誤生意,王鵬和妻子忙到年三十上午才收店,由于下雪路滑,王鵬開着小面包車載着家人回老家萊陽,車速不敢太快,時速一直是30公裡。快到家了,他一高興踩了油門,車立馬打滑當場開始轉圈,“直接是360°旋轉,當場碰到了馬路牙子上。”幸好人平安無事,隻有車損,從那以後,王鵬年三十都會選擇早一點忙完,早點到家。
如今,王鵬的父母依舊不适應城市生活,老父親喜歡呆在農村,一直沒來青島生活,王鵬準備在年三十早上忙完,便開車回老家過年。
“世間路千萬條就看你怎麼闖,生活的滋味千萬種,就看你怎麼嘗。”王鵬扯高嗓門說道,在青島15年,他“攢”下了兩套房,已經把嶽父嶽母接到青島生活,其中一套房給他們單獨居住。
“掙錢生活嘛,不偷不搶,不騙不坑,我在市場15年了沒換地。”王鵬坦言,作為一個批發中間商,跟同行相比,他這份收入并不算多,新的一年,他希望能把生意穩住,多幾個回頭客。
對賣水果的王鵬來說,孩子才是他的“開心果”和拼搏動力。
王鵬在算賬
“冰球、冰壺、越野滑雪、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她都知道,抽空就跟我研究,包括一些賽事特點,競技規則等。”王鵬介紹,他的女兒正在讀初中,很喜歡冰雪運動,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的時候,她女兒才7歲,他答應有機會就帶女兒去北京,在現場觀看奧運會。這些年,王鵬忙着做生意,陪伴女兒滑雪的機會不多,大年初五,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就要開始了,王鵬選擇陪伴女兒好好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比賽,感受冰雪魅力。
“我媳婦一開始也是不懂這些,成天光顧着賣貨算賬的,都是女兒給她普及的。”王鵬說,在女兒的影響下,全家都對冰雪運動略知一二。而他也很喜歡看新聞,特别是國際動态,政策形式等,因為水果是時令性食物,進多了沒有及時賣出去會壞,損耗大就意味着賠本。所以他也會根據一些新聞判定某種水果價格趨勢,海運還是空運,以及進口數量等,便于自己在進貨的時候做出預判,也會在商販進貨的時候及時告知,減少商販們的存貨損耗。
“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當然是希望女兒讀書好。”王鵬雖然是個粗漢,但是提起女兒的教育來,顯得格外有耐心,或許是吃到了一些苦頭,在他眼中,今日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
王鵬在卸貨
早上5點多,天還沒亮,馬路上的環衛工人上崗了。
身形高大,樂觀爽朗,樸實厚道,聲音洪亮,王鵬,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山東大漢形象。
批發商準備好,等待商販來進貨
2020年12月底,第一次見到王鵬,當時是在采訪進口水果車厘子的市場價格變化等問題,很多商販忙于生意,無暇顧及,當我找到王鵬的時候,他正在幫商販打包裝箱。随後,他放下手中的活,特别認真地回答了我的所有問題,由點到面,全面分析,還很熱情地告訴我,有什麼問題他可以幫我解答,也可以聯系其他人。
出于職業敏感性,我添加了他的微信,沒過多久,他把我拖入一個水果批發群,這個群不是零售群,隻是王鵬每天會把各種新鮮水果視頻發到群中,感興趣的人私聊他即可。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每天隻發一樣水果,從不在群裡刷屏,盡量不打擾大家的生活。
後來,我每次遇到相關行業,都會打語音詢問他,當然,打語音的前提是,我先計算好時間,這個點他是在上貨還是睡覺,在路上還是在市場……每次接電話的時候,電話裡環境都很嘈雜,甚至是信号不太好,但是王鵬每一次都能回答我的問題,從來沒有拒絕過。這讓我很不好意思,我認為我沒有購買過他的東西,不是客戶,不是親人,不是朋友,但是這種真誠待人,讓我感動,這或許是他能積攢很多老客戶的首要原因吧。
王鵬店内監控一角
2021年年底,當半島推出新年築夢者專欄采訪後,我第一個想到了這位山東大漢,于是開始邀約采訪,王鵬告訴了我他的時間表,于是夜裡3點,我鑽出熱乎乎的被窩,開車趕往撫順路批發市場,穿過很多家水果攤位,最先讓我找到他的,不是身影,而是聲音。
王鵬精神頭特别好,一直都笑呵呵的,每一位來的商販,他都熱情招呼,室外的嚴寒跟這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王鵬給挑貨的商販說明草莓産地
在采訪的前一晚,我準備好了加絨的運動褲、加絨的靴子,結果沒想到在現場呆了一個半小時,我的腳已經凍麻了,開始流鼻涕。王鵬開着玩笑,說我不經凍,市場上的人都習慣了這種冷。
臨走前,王鵬表示讓我嘗一嘗他說的新産品木瓜蜜丁,我說下次自己來買,我是顧客。
在我們的交流中,王鵬說了很多個“辛苦”,但是覺得也值得,這就是他眼中的“甜蜜”。
淩晨的批發市場外
在青島,有很多像王鵬這樣的“生意人”,無論是城陽批發市場、團島農貿市場、撫順路批發市場,都有他們的身影,有的人甚至是每日穿梭在不同的市場,無論酷暑還是寒冬,這是生活的常态,我們常說“家國夢”,一個人背後就是一個家庭,千千萬萬個家庭靠雙手撐起國家的夢。正如王鵬所說:“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