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菜,不是味道辣的菜,是大家通常說的“雪裡紅”“雪菜”,在魯西南又叫“辣菜纓子”。
查了查資料,辣菜在植物學上是栽培芥菜的變種。芥菜的種類有很多,經過我國人民長期選擇和栽培,培育出了分别食用根、莖、葉、薹、籽等芥菜的很多變種。如根芥菜,在魯西南也被稱為丕藍疙瘩,用來腌制鹹菜,婦孺皆知的“成武醬大頭”就是用丕藍疙瘩腌制的,據說還上過國宴;莖芥菜,人們用來制作榨菜,也名揚國内外;芥末是拿芥菜籽磨成的粉末;薹芥菜如芥藍,則是中國特産蔬菜,都是以肥嫩的花薹和嫩葉供食用,脆嫩香甜;而葉芥菜則分為大葉芥、花葉芥,俗稱雪裡紅,有一種辛辣的味道,還有點苦,當做蔬菜炒吃的話,苦辣的味道也消除不掉。雪裡紅有點辣味,或許是被魯西南地區的人們叫做“辣菜”或者“辣菜纓子”的原因。
在魯西南地區,辣菜主要是用來腌制鹹菜,用來當做冬天的下飯菜。腌制辣菜的方法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将洗淨晾幹的辣菜切成小段,加上鹽在盆子裡面使勁揉搓,使辣菜出水而變得柔韌,然後悶在鹹菜缸裡就可以了。小時候一到冬天,村裡家家戶戶都會腌制一大缸,夠吃上一冬天的,當時由于生活條件較差,早飯晚飯都不炒菜,吃飯時盛出一些腌辣菜,有條件的還會淋上幾滴香油一拌,絕對是使人胃口大增的下飯菜。
中國人常說,鹽是百味之長。辣菜經過腌制的後,其辛辣而苦的特殊味道在鹽的作用下幾乎消失,變得清脆可口,并産生一種使人的味蕾能夠感受到愉悅的味道。
腌制好的辣菜不僅直接生吃口感很好,還可以炒吃。紅辣椒切絲,加上花椒、蔥姜爆鍋,然後将腌辣菜倒入鍋裡面進行翻炒。我喜歡在裡面加點粉條或黃豆,可以降低一下鹹味,粉條或黃豆和辣菜混合在一起,十分好吃。當然還可以加上白菜等其他菜進行炒制,辣菜特有的味道浸入到白菜之中,别有一番風味。
當年在鄉鎮上中學的時候,母親會将腌辣菜炒好,裝在罐頭瓶子裡面,讓我帶到學校,當早晨和晚上的“就吃嘞”,一瓶子能吃一周。那時候鄉鎮中學食堂早晨和晚上都不炒菜,大都是喝鹹飯、吃饅頭,同學們都是自己從家裡帶鹹菜,在冬天大多數都是帶腌辣菜。
現在,我仍然喜歡腌辣菜的味道,如果在菜市場碰到,會買一些腌在壇子裡面,仍然早晨是用來當鹹菜吃,要麼生吃,要麼炒着吃。生吃多加香油,炒吃可以加點肉丁或者雞蛋,早晨喝稀飯、吃饅頭就着辣菜,比小時候的味道還要好。
腌辣菜也可以炖豬肉,也是别有口味。有人說做“梅菜扣肉”的梅菜和江浙地區的梅幹菜用的就是雪裡紅,我查了查資料,雖然植物來源、形狀和顔色差不多,但梅菜、梅幹菜不是我們這裡的說的雪裡紅。
種植辣菜的季節應該和白菜相同,立秋之後生長最快,中醫講辣菜具有解毒消腫,開胃消食,溫中利氣,明目利膈的功效,主治瘡癰腫痛,胸隔滿悶,咳嗽痰多,耳目失聰,牙龈腫爛,便秘等病症。現在,正是辣菜上市的季節,如果喜歡吃的話,就去菜市場買一些腌上吧。
辣菜很便宜,5塊錢的就夠吃上一冬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