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對舍利子這個詞并不陌生,因為在影視作品中舍利子頻繁出現在佛教中。
即便是在現實生活中,多多少少也會聽到一些得道高僧在圓寂後留下了舍利子,甚至舍利子的出現一度成為了代表得道高僧的代名詞。
對于普通人來說,舍利子可能隻是一種神奇的東西,但是對于信佛的人來說,舍利子就是得道高僧的象征。
佛教認為舍利是修行功德練就的,在圓寂後靈魂飛升,肉體留在人間,形成了舍利子,在各種神奇色彩渲染下,舍利子甚至出現了“見舍利者,如見親佛”的作用。
關于舍利子目前最多的說法就是舍利子,隻是人類體内的結石而已,但這種解釋有很大的誤區,因為高僧圓寂後所留下的舍利子通常是幾十上百顆,并且顔色并不單一,而結石的顔色一般是黃色。
這種時候,相信很多人對神秘的舍利子充滿了好奇,想要知道為什麼舍利子會出現,隻有高僧才會留下還是普通人也有,到底是不是騙局呢?
帶着這些疑問,我們慢慢了解。
01舍利子的傳說在佛教的傳說中,佛陀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能在地上行走,29歲時因為感受世間衆多的痛苦,便舍棄了自己王族的身份,并立下鴻運,要普度衆生。
在佛陀80歲離世時,大火燒了整整6天6夜,佛陀的弟子們從焚燒後的灰燼中得到了銀骨舍利一塊,指骨舍利一枚,佛牙舍利4枚以及84,000顆舍利子。
《阿育王傳》中記載,佛陀預言過,他與阿育王有緣,後來阿育王登基,因為阿育王對羯陵伽部征伐時,造成了15萬人被俘虜,10萬人被殺,在戰争過程中死亡的人數則更多。
所以他被稱為迦羅阿育王,在當時的印度這種稱呼是指的惡毒心腸的帝王。
經曆過那一場戰争之後,阿育王瞬間醒悟,感慨自己所犯下的殺念,最後皈依佛教,在統治境内推行佛法大興土木,建立佛寺,并且供奉佛陀所留下的84,000顆舍利子。
阿育王推行佛教後,開始實行“少行不義、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誠、純潔”六條準則所留下的阿育王塔也成為了印度的代表建築之一。
在我國關于舍利子的傳說要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皇帝是梁武帝蕭衍,在當時,由于梁武帝蕭衍的帶頭将“舍利崇拜”推到了巅峰,認為隻有得道的大能才會留下舍利子。
在近代也有關于舍利的傳說,比如1994年7月,蘇州岩靈山寺的法因法師,在82歲圓寂後,寺中的弟子獲得了五色舍利數顆,成為了當時的奇聞。
《法華經》中記載:“衆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鹹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
簡單來說就是,佛陀雖然不會真的消失,但是要讓衆生看到他的消失,隻有這樣世間的凡人才會對他心生仰慕,一心向法舍利子就是佛陀讓衆生看到他消失的證據。
02舍利和舍利子的區别開始的時候我們提到了舍利,舍利跟舍利子并不是一種東西,兩者還是有些區别的。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最早的時候是指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死後留下的骨骼為舍利,火化後所産生的結晶體稱為舍利子。
事實上舍利原來指的是米粒,因為舍利的形狀像米粒,所以佛教把火化後留下的骨灰,骨骼,遺體等物品稱之為舍利。
佛教的舍利又稱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指高僧去世後沒有進行火葬,肉身保存完好,通常情況下,保存完好的肉身會被做成金身菩薩供奉。
碎身舍利則是指高僧去世後火葬留下的遺骨,比如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就是碎身舍利。
按照記載,釋迦牟尼佛在火化後留下了頭頂骨兩塊骨頭,4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這些骨頭被統稱為舍利。
在佛教高僧去世後留下的骨灰,會被裝在罐子中,而供奉罐子的地方則被稱之為佛塔。
舍利子跟舍利有很大的區别,舍利子是指火化後留下的結晶體,這種結晶體非常堅硬,通常以黑白紅三色為主也有少量的其他顔色,形狀各不相同,質地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像珍珠般圓潤,有的像瑪瑙,有的隻是像普通的石頭。
04從科學角度分析舍利子是怎麼出現的盡管關于舍利子傳聞和記載很多,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将舍利子傳得神乎其神,甚至還出現了高價請舍利子供奉的場面,為的就是舍利子,主人所留下的功德。
難道舍利子真的是功德的化身嗎?其實并不是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解釋舍利子出現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從舍利子的描述進行分析,比如常見的描述就是舍利子含有異香,甚至有人說舍利子能生小舍利子。從這兩個角度來分析,可以證明舍利子具有揮發性。
既然舍利子是火化後所留下來的,那就證明舍利子肯定跟人的儀器有密切的聯系,任何人的遺體都是由皮膚血肉,骨骼,毛發,指甲組成。唯一不同的就是火化石一起上穿戴的衣服和配飾。
到目前為止,關于舍利子的産生,有三種比較常見的說法。
第一種是說舍利子是人體體内結石經過高溫火化後所産生的晶體,但這種說法并不科學,因為人體體内的結石主要成分是鈣和金屬沉澱物在高溫下會形成粉末化,無法形成晶體,更何況體内有結石的人很多,但留下舍利子的卻沒有。
第二種說法則是認為高僧或者是修行的人,常年吃素素食,導緻他們體内的矽酸鹽含量增加,沉澱下來的矽酸鹽會形成晶體,在火化高溫的作用下就變成了晶體,也就是我們說的舍利子。
其實這種說法也不靠譜,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來看,舍利子早就存在人的體内,隻是通過燃燒才讓舍利子出現。先不說這種說法,本身科不科學,自古以來吃素的人那麼多,為什麼隻有高僧火化才會産生舍利子,所以這種說法并不合理。
第三種說法則是認為,在高僧火化過程中,由于添加了帶有礦物質的黏土,黏土中的礦物質與骨灰結合,經過高溫的燃燒就形成了舍利子。
這種說法是比較靠譜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高僧在火化時身邊會圍繞很多寶石作為陪葬品,這些寶石在火化後是有可能形成舍利子的,因為跟高僧一起火化的原因,自然也就增加了神聖性。
其實要想得到真正的科學依據很簡單,我們可以從佛教對舍利子的認知入手。
在佛教中認為火化後出現的不同顔色的舍利子代表着身體上的不同部位,比如說黑色的舍利子代表頭發,紅色的舍利子代表肌肉,白色的舍利子代表骨骼,對應顔色的舍利子也就是這些部位所形成的晶體。
根據現有的資料分析來看,舍利子是一種骨骼結晶,遺體主要成分是鈣矽磷和少量的鉀鈉鐵等元素,其中可能還包括磷酸鹽矽酸鹽等礦物質,這也是人體火化後的主要成分。
經過高溫的燃燒,這些成分就會變成舍利,人的遺體在火化後,碳元素就會變成二氧化碳骨頭就變成了骨灰,骨灰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酸鈣。
如果繼續焚燒,将溫度提高的話,骨灰會融化羟基磷酸鈣會分解成磷酸三鈣,在1700℃左右時,磷酸三鈣會徹底融化,冷卻後就會形成有玻璃光澤的堅硬小球。
因此隻要達到相應的溫度條件,焚燒的時間足夠久,就可以将骨頭燒制成舍利子,至于為什麼高僧才會形成舍利原因也很簡單,古代入葬方法以土葬為主,很少會有人選擇火葬。
恰好高僧圓寂時,會選擇火葬的方式,并且按照佛教的說法,高僧圓寂時至少要焚燒6天6夜,所以焚燒的時間足夠久,這樣就達成了所有條件。
為了證明這種說法的可行性,還有人專門做過相關實驗,實驗的對象是雞腿骨、豬排骨和來自實驗者的智齒。
實驗者利用氫氧焊機對實驗對象持續加溫,開始的時候骨頭和牙齒開始破碎,在加熱40分鐘後,雞腿骨和豬排骨已經融化形成了小液滴,而智齒的小液滴是在加熱一小時後形成最後三種實驗對象,都形成了舍利子的形态。
以目前的科技手段,想要通過人工的方式形成舍利子,就像人造鑽石一樣簡單,主要使用的就是碳元素,甚至在2009年時,有人還專門申請了人工制造舍利子的專利。
“将人體骨灰、水晶及制品與矽酸鹽金屬顯色料研磨至微細;按比例配合均勻,加水揉捏模壓制成舍利子 制品濕坯,經幹燥、加矽酸鹽金屬顯色料噴塗浸漬、幹燥、預熱、再經1300度氧化條件下燒結、緩慢冷卻至室溫,印制上圖片和箴言。”
這種時候就會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普通人在火化後沒有舍利子呢?
首先目前我國國畫的溫度是在1400℃以下在火化時遺體變成骨灰就會取出,并不會經過長時間的焚燒,所以自然也無法産生舍利子。
04舍利子中的智慧根據史料記載,佛舍利誕生于拘屍那揭城郊,經過僧侶的傳教才來到中國。
在公元3世紀初期,魏明帝想要破壞佛圖,這時一位異國僧侶出現并阻攔,為了證明佛真的存在,僧侶将舍利子投入水中,産生的五彩光韻才攔住了魏明帝。
三國時期,康森曾經想要在吳國傳教并贈給了孫權舍利子,但是孫權對佛教并不感興趣,康森為了傳教與弟子在王宮祈請舍利子,結果舍利子憑空出現,孫權這才同意在江左建立“建初寺”。
在後來我國曆朝曆代中,尤其是唐宋時期,統治者對佛教極其崇拜,甚至一度成為了國教,尤其是武則天唐中宗唐宜宗,更是對佛教充滿了熱情,多次進行迎奉佛骨的儀式。
歸根結底,對舍利子的崇拜其實是對佛教教義的認知和尊敬,我們看到舍利子并不是感受舍利子的神奇,而是感念留下舍利子人的高尚情操罷了。
就像那些古代高僧所留下的舍利子一般,盡管千百年過去,他們所留下的精神仍然在教化今人,佛教所推崇的是修養自身并非鍛煉肉身。
不管是無神論者也好還是佛教信仰者也好,高僧圓寂留下的并不是舍利子,而是所具有的精神财富。
參考資料[1]夏金華.舍利子·肉身不腐·滅盡定[J].史林,2016(05):55-67 220.
[2]華翠英.“舍利子”和生命鑽石——唯物論的又一次勝利[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12):48.
[3].神奇的舍利子[J].紅領巾(A),2010(12):2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