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對孩子的危害?閉上眼想十秒鐘,看看你還記得多少教科書中的偉人名人故事,不好意思,我隻想起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雖然腦子裡還依稀地記得一些偉人名人故事,但是課文的标題忘得差不多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心靈雞湯對孩子的危害?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閉上眼想十秒鐘,看看你還記得多少教科書中的偉人名人故事,不好意思,我隻想起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雖然腦子裡還依稀地記得一些偉人名人故事,但是課文的标題忘得差不多了。
仔細想想好像這些課文大都講的是名人偉人多麼多麼的厲害,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他們根本就是神不是人一般,感覺自己在他們面前渺小得像隻小螞蟻,智商直接被他們碾壓碎了。
記得那時候老師常拿這些人做榜樣,鼓勵我們好好向他們學習,可我總覺得人家是神,自己是人,就像孫悟空會翻筋鬥雲一樣,凡人怎麼能追得上呢?不由得自憐自哀!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份美國心理學協會的研究報告,我才知道原來那時候教科書給我們灌得全是毒雞湯,寶媽寶爸們快看看說的是不是有道理,有道理的話以後就别再給孩子喝了哦。
這份報告指出:讓孩子了解科學家遭遇的挫折有利于提高孩子學習科學的動機與成績,教科書應該講述科學家失敗的經曆、故事,而不能隻談論他們的成功、成就。
這份報告的得來不是空穴來風,為此心理學家做了一系列實驗,招募了來自紐約低收入地區402名高一和高二學生作為受試者。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受試者來自不同種族與背景,包括拉美裔、黑人、白人、亞裔、混合族裔等。其中,有五分之一的受試者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三分之一的受試者在家中不用英語交流,四分之三的受試者來自低收入的家庭。
實驗人員将受試者分為3組,讀了3個有關科學家的故事,具體過程如下:
實驗一組:學生讀日常學校教科書中常見的描述知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
實驗二組:同樣閱讀這些科學家的故事,不過内容有所不同,突出的是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如何解決,比如愛因斯坦因躲避納粹的迫害背井離鄉,生活十分困苦。
實驗三組:閱讀有關這些科學家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如居裡夫人在實驗中遭遇過多次失敗,她是如何依靠強大的心理支撐完成實驗的,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困難的。
這個實驗持續了6個星期,然後對受試者成績的跟蹤與分析顯示:
後兩組(即閱讀科學家遭遇困難的實驗組),特别是成績較差的受試者,在科學課(類似我國的化學、生物、物理)上的成績提高非常明顯。而第一組的受試者的成績不僅沒有提高,反而出現了下滑。
心理學家解釋說,當孩子們把愛因斯坦看成是天才,認為他的大腦與普通人是不同的,他與生俱來就很聰明,那麼孩子們就會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科學家。
但是,當孩子們閱讀科學家失敗的故事後,就會認識到這些科學家并不是神,與普通人一樣也會遭遇挫折,他們的成功靠的是堅強的意志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就能從中受到鼓舞,提升孩子們學習的信心。
看來,我們以後要給孩子們多讀一些科學家遭遇挫折、失敗的故事了,不能再把科學家那些描述的像神一樣的故事,拿給孩子看了,不然孩子有可能會産生自卑或者退縮心理,“反正我怎麼努力都趕不上他們。”
我個人覺得給孩子們看一些更貼近他們生活的故事,可能對他們有更好啟發,能引起他們的共鳴,能給他們更直觀的感受,比那些太遙遠,讓孩子夠不着的故事更有意義。
此外,這也提示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能過分強調成功,也應該關注失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