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隻要與人接觸,難免都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
當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是無處宣洩地怨天尤人,還是常思己過反躬自省呢?
《禮記·樂記》有雲:“好惡無節于内,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意思是遇事如果不能反躬自省,反而将自己的好惡全部表現出來,是不符合天理的。
遇事不抱怨,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01
人最大的愚蠢,是怨天尤人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于人。”
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遇事不責備于人。
而有些人在遇到事情之後,經常無意識地抱怨,連自己都無法察覺。
抱怨之人心中會有怨氣,怨氣橫生,周遭的氣場肯定不好。不好的氣場時時刻刻影響着自己,讓自己逐漸喪失鬥志和信念,從而使人越來越不順。
所以,千萬不要抱怨,抱怨會帶來災難。
古時候有一個人,他有個習慣,吃早飯時不放鹽。
有天早上,妻子往粥裡放了點鹽,他知道後,氣不打一處來,對妻子吼道:
“你不知道我吃早飯不放鹽嗎?不吃了。”
妻子感到委屈,和他争辯起來。
争吵之間,一邊的孩子被吓哭了,孩子不小心把飯點滴到了他的幹淨衣服上。
想到一會要去拜訪朋友,沒有一件幹淨的衣服,他心中更加煩躁了。
一邊抱怨,一邊拿濕布子擦拭污點。
怒氣沖沖出門之後,卻又發現自己給好友帶的禮物沒有拿,此時趕回家卻又發現來不及。
最終空手去到朋友家中。與好友相談,好友覺得他滿身怨氣,心中不悅,最終兩人不歡而散。
丈夫心裡又開始抱怨:真是糟糕的一天,怎麼所有的壞事都集中到了我這裡呢?
身為旁觀者的我們都明白,這一切的不順,都是由于他早上抱怨一碗飯開始的。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抱怨是人們發洩不滿情緒的一種方式。
而越是抱怨,身邊的負能量氣場就越多。不好的氣場越多,就更容易抱怨。如此循環往複,會讓人無法自拔。
生活不易,偶爾發發牢騷,适當傾訴也是人之常情。
但若是陷入無休止的抱怨,滿腹牢騷不能冷靜,這不僅是一種悲哀,更是一種愚蠢。
02
遇事不責備,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古語雲: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人在遇到事情時,如果隻懂得責備他人,不想着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隻能讓事情更加的惡化。
一個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看清自己的錯誤與不足,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遇事不指責,不僅會讓事情更好處理,而且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
古語雲: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做人,寬容大度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美德,原諒别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交往都有誤解的時候,懂得換位思考,将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善良。
停止對身邊人和事的指責,修一顆寬容之心,養一張寬容之嘴,你的生活越越來越順利。
03
自省,方能成就一切
《孟子》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遇到不順的事情時,懂得反躬自省,從自身出發找問題,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而時時刻刻懂得自省的人,在事業成就上也都不會差。人生在世,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凡事都找别人的毛病和問題,不僅不會很好的解決問題,反而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抱怨中。
真正優秀的人,都懂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智慧。
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點,不要一味地指責,多用寬厚之心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将心比心,這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
生活中,少一些抱怨與職責,多一些自我反省。
人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量人先量己,責人先問己。
無論幹什麼,知道自己不足才能避免犯錯,看清自己缺點才能揚長避短。
抱怨不僅會給一個人帶來煩惱和壓力,還會消磨一個人的意志。
古語雲:“靜坐常思己過,失敗莫論人非。”
遇到事情,不要找别的借口,冷靜下來反思自身,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問題,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才能更正确的認識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生的成與敗都是自己決定的,反思自身,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從現在開始,用一顆自省的心來對待世間紛擾,你的人生會越來越美好。
來源: 國學靜夜聽FM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