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井散文

老井散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9:54:57

故鄉的記憶--老井

作者:孫會昌

老井散文(散文故鄉的記憶--老井)1

敬龍惜福從水起,飲水思源當感恩。

别說現在大多數的孩子沒見過水井,就是見過,也是被填平了的老井遺址。就連我們中年人也已經多少年沒見到過真正的老水井了。社會飛速發展使很多原來司空見慣的東西消失了蹤影,但我的記憶深處,老家村東頭大斜坡下的那口老井卻讓我難忘,因為我們後街離它還算近些,人和牲畜吃水都離不開它。

我相信,所有在農村長大的中年人的記憶裡,應該有一口永不幹涸的老井。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在中國星羅棋布的鄉村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水井。從關于井的近百條成語及俗語就能說明,它和人們的關系是多麼密切。如:背井離鄉、井底之蛙、臨渴掘井、投石落井、市井小人、坐井觀天、井水不犯河水、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的老家是魯西平原上的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在村後街東下坡就有這麼一口老井。據我祖父說: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祖輩們挖掘修建而成,把井建在村東頭原因是:防止頑皮、不懂事的孩子落井;村中家禽牲畜多,離井近了易污染等。

這樣,後街家家戶戶一早或傍黑男男女女便到井台來挑水,大家打着招呼,開着玩笑,互相謙讓着。

我家挑水的任務一般是爸爸完成,我常跟着他去觀光。井口有一個平方米,由四塊大青石排成方口,高出地面近一尺,圓滑的井壁用青磚砌成,有少許青苔,顯得深幽令人産生恐懼感。水面離井台約三四米深,需用水擔杖一頭的鐵鈎子挂着鐵桶提系,在水面上左右晃動,讓水桶傾斜灌水,感覺水快滿半桶時,稍向上提正,然後迅速往下墩桶,這樣整個水桶沒入水面,再提起來水就滿桶了,一下一下雙手交替上拔水擔杖,把滿水桶放在井台上,再如此拔另一桶。這全憑經驗加準确的力度,否則水桶極易脫鈎沉入井底,再打撈很是麻煩,須借用長鈎子像盲人摸象一般,在水裡試着探尋,感覺挂住了才慢慢鈎出。兩桶水滿六十多斤,爸爸輕松的擔在右肩,就連上坡雙手都不用扶水擔杖,有節奏的大步往回趕,路上瀝下了兩道少許的水滴印,我小跑式的跟在他後面。

我家的水缸埋在東屋窗下,有一米二深,地下埋了一多半,地上餘了有半米,能盛六挑子水,爸爸說是為了防凍和用小桶易取水。

提到這水缸,不得不說說,1976年冬天,我剛六歲。秋紅、胖小姐弟倆來找我哥倆玩,掀開水缸蓋墊,看到水缸裡有一層層晶瑩透亮的冰層,他們都嚷着要吃冰,我大,便自告奮勇趴在缸沿上探身去撈,差一點點夠不着,我又向下探了探身,隻顧撈冰了,誰知左手沒抓牢缸沿,“嘩啦,唿通”,我撞破薄冰層,一頭紮進了水缸裡……

爸爸抱着我來到北屋火爐子跟前,邊用毛巾幫我擦頭、脫濕棉祆,邊生氣的訓斥:“要不是秋紅咋呼,你就淹死了,幸虧家裡有大人,六七歲了一點事不懂,你是光知道做業啊”!這時,我才知道爸爸聽見喊聲,才沖過來抓住我雙腿提上我來的。

井台不高,雖無人看管,也沒有井蓋,但一般小孩不敢往裡扔髒東西或撒尿,因為這是後街的生命之源。我們從小時便被教育要愛護井水、離井遠着點,危險!誰敢弄髒井水是要犯衆怒的。但時間長了,井下的水眼還是易被沉積物堵住,水量變少且顯得渾濁。這時就該淘井了。有威望的人出頭招呼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把井水一桶桶提出露出井底後,再輪流踩着圓井的磚縫,下到井底,把淤泥一點點的挖出倒掉。這差使辛苦且髒,但為後街人做好事,沒一句怨言。主事人便向每戶人家收取一兩塊錢,買一兩瓶白酒和一些熟肴,讓淘井人吃喝一點,以表謝意。

老井的重要地位在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動搖,農村開始流行打壓水井,花上百十塊錢,把壓水井打在自家院子裡,幹淨、方便、安全,小孩子就能壓出水,到老井挑水的人明顯減少了。慢慢地全村普及,現在村裡基本上通了自來水,家家還是給壓水井安裝了小電機,保留了壓水井,使水更加方便了,洗衣、洗菜、澆院内開墾小菜地等。

八十年代末,因為劃分宅基地,老井,走完了生命曆程,完成了曆史使命,壽終正寝。這又何嘗不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見證呢?

我已定居外地多年,已很少回家,偶爾回家一趟,路過老井北側,便回想起往日的歲月,老井的位置早己新房林立,無往日舊痕了。

是啊!即便是老井現在還“活着”,也将無用武之地了,但老井有知,知道故鄉現在的巨變,必定會“含笑九泉”了。

老井散文(散文故鄉的記憶--老井)2

孫會昌,男,現年52歲,原籍:聊城東阿縣。現居:濟南市平陰縣。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齊魯書畫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百姓學習之星等。

壹點号 尹燕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