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食物是手術後不能吃的發物?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會經曆或大或小的手術,不論是哪種手術都是一個創傷過程,可能導緻一系列代謝變化,讓體内營養物質的分解代謝增強,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增加,所以術後患者的營養和飲食非常重要手術之後該怎麼吃才有利于康複?傳統的不吃發物、吃軟爛稀食有道理嗎?春雨君講給你聽~,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什麼食物是手術後不能吃的發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會經曆或大或小的手術,不論是哪種手術都是一個創傷過程,可能導緻一系列代謝變化,讓體内營養物質的分解代謝增強,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增加,所以術後患者的營養和飲食非常重要。手術之後該怎麼吃才有利于康複?傳統的不吃發物、吃軟爛稀食有道理嗎?春雨君講給你聽~
發物一說,不可信
傳統的做法是在手術後禁止病人吃發物,理由是發物影響傷口愈合。春雨君搜索後發現,發物的定義五花八門,沒有統一說法。大多數資料都把香菜、蔥、姜等調料,魚蝦蟹等海鮮,牛肉、羊肉、雞、鴨等肉類歸到了發物類,更有甚者将蘋果、橘子、李子這樣的水果,以及我們常吃的牛奶雞蛋都歸到了發物一類。
實際上,沒有科學證據證明,被歸為發物的食物會影響傷口愈合,反而它們中富含優質蛋白的肉類、海鮮正是術後病人所需要的。禁止吃這些“發物”會大大限制病人的食物種類和多樣化,導緻蛋白質和能量的缺乏,病人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反而不利于術後恢複。當然,如果對“發物”中的某些食物過敏,則需要避免。
軟爛稀食不利于康複
有部分人在手術後,也不分是針對什麼部位的手術,都吃稀飯、細軟的湯面、喝湯不吃肉,理由是這樣的飲食好消化、易吸收。實際上湯水多的食物很容易占據胃容積,會限制能量和蛋白質的攝入,總吃湯水多的食物,不容易滿足術後患者的營養需求。
營養不良對術後患者危害大
在我國,由于意識不足和缺乏指導,外科手術患者營養不良的比例是很高的,約為20%~80%,對于年齡>65歲、惡性腫瘤患者、胃腸道疾病患者、病理性肥胖患者這個概率更高。營養不良不僅會延後康複的時間,還會損害器官的生理功能,使患者的總體醫療費用增加,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重視。
術後病人最應該注意的飲食要點
對于術後不能自主進食、有嚴重代謝障礙風險的人群,臨床營養科會給予腸外營養支持或腸内(也就是靜脈注射)營養支持,其餘的大多數手術患者可以較快的恢複正常飲食。恢複正常飲食後怎麼吃?最好的做法是咨詢臨床營養醫生,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手術類型制定營養方案。如果沒有這個條件,自己安排飲食,一定要記得攝入足量的蛋白質。
術後患者處于應激、創傷或感染狀态,患者的蛋白分解增多,出于傷口愈合的需要,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加,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會相應增加,所以術後患者對蛋白質,尤其是優質蛋白質的需求遠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每天僅需要0.8-1.0g/kg的蛋白質,但是術後患者需要1.5-2.0g/kg的蛋白質。
1.5-2.0g/kg蛋白質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假設有一名女性術後患者,體重為55kg,根據計算手術後她每天需要攝入82-110g蛋白質,而一個同樣體重的健康成年女性,每天僅需要攝入44-55g蛋白質,也就是說一個術後病人需要攝入的蛋白質遠遠超出健康人。
我們一起來看看獲取100g蛋白質所需要的食物,讓大家對如何獲取足量蛋白質有個概念。100g蛋白質折算成食物約為牛奶300ml 雞蛋2個 瘦豬肉150g 蔬菜500g 魚/蝦160g 豆腐100g 主食200g(以上食物都為生重),這比一個健康女性每日食用的肉蛋奶豆的量要大。由此可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手術之後需要比平時攝入更多的蛋白質類食物。如果沒有胃口吃下這麼多食物,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特殊醫學營養食品來補充能量和蛋白質。
春雨君最後再次強調,不要為了避免“發物”而錯失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将食物烹饪至軟爛,但是不鼓勵吃“占胃”的稀食。
參考資料:
1. 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内營養學分會. 成人圍手術期營養支持指南. 《中華外科雜志》 , 2016 , 54 (9) :641-657
2. 蔡威譯. 臨床營養基礎. 圍手術期患者營養支持:412-416
文:大王
題圖來源:123rf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