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兩年去福州,印象最深的就是“肉燕”,感覺就是一碗不起眼的馄饨,咬一口發現這馄饨皮根本不是面,而是肉啊,我想肉包肉這種創意,也隻有特别講究吃的福建人才能想得出來了。
煮熟撈出清湯加胡椒加蔥花加點自己喜歡調料吃。
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别,必吃“太平燕”,所以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他的外形和小馄饨有點一樣,但個兒比混沌小,區别很大。
主要是它的皮大有講究,是木棒一錘錘“揍”成肉茸後,放入上等甘薯粉攪拌均勻精制而成,形似紙狀,包之前像紙片,潔白光滑細潤,散發出肉香,有點鹹燕窩的感覺,非常爽口,真的是肉包肉,但是一點兒也不膩,相比于馄饨更有嚼勁兒。
身為正宗的福州人,無論身在哪裡,家裡人逢年過節都會寄肉燕給他,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真的好鮮!皮的口感是其他東西比不了的,還有一種刺激人流口水的香味。
福州就屬這家同利肉燕最出名,現場表演的是手打肉燕,用豬後腿的瘦肉,經過這個荔枝木的砧闆,千錐百打打成肉泥,再打上地瓜粉,做成薄如紙的肉燕皮,包上各種餡就可以啦!這家高峰期基本一整天都是要排隊的。
有朋友說溫州也有肉皮肉燕,那麼肉燕的起源到底是哪裡呢?
有一則報道是,閩都民俗專家方炳桂老師和同利掌門去閩北浦城考察,認為肉燕最早發源于閩北,後才傳回福州,從飲食文化可以看出,福州同閩江流域的文化聯系最為緊密,就像南平小吃與福州幾乎無差别,鼎邊糊都是清湯,追求鮮、淡,而閩南像漳州、廈門和潮汕地區的類似美食,大都是加鹵料調制的。
這個唯獨全國僅有,用12個字來形容就是滑潤爽口,嫩而有勁,滿口留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