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但核心功能——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依然強大。如果你隻看重核心功能,AirPods Pro不失為安卓行列最好用的耳機之一。
在體驗 AirPods Pro 安卓之前,我一直用的是三星全家桶:Galaxy S10 Galaxy Buds Galaxy Watch Active 的組合,在自家 App Galaxy Wearable 的加持下,體驗可以媲美蘋果的穿戴三件套。耳機的彈窗、耳機與手表的配對、耳機功能的自定義都能完美的實現。對于Galaxy Buds 不得不說一句的是,雖然 它在産品形态上采用了豆狀入耳式的設計且體積稍大,但他依然是我佩戴過最舒适的入耳式耳機,同樣它被動降噪效果也極為出色,在這一點上連 AirPods Pro 都無法趕超,并且 Galaxy Buds 也配有環境音模式(通透模式),不必擔心在日常交流中還需摘下耳機。
但是這一切都被 Galaxy Watch 的罷工打破了。
Galaxy Watch 在剛過保 3 天的時候壞了,維修需要花費 1200,買全新的才 999,好吧。腦子一抽風準備換蘋果全家桶。
首先我買了 iPhone 11,買了 AirPods Pro,但是iOS 用着怎麼也不舒服。。然後我就因為MIUI12 買了小米 10 Pro......事到如今,就成了安卓 AirPods Pro 的組合。
連接與充電:
當你使用安卓機連接 AirPods Pro 的時候,它并不能像同品牌的耳機一樣進行彈窗從而可以快速連接。你需要把 AirPods Pro 的殼子拆下來(如果你有的話)--按一會背面的多功能鍵直到指示燈閃爍--解鎖手機--設置--藍牙--選擇 AirPods Pro 進行連接。好歹以上的一系列動作你隻需要做一次就行。和其他 99.99%的藍牙耳機一樣,在接下來的使用中,隻要你手機藍牙一直開啟,那麼你隻要開蓋,耳機就會自動與手機回連,并且在你把耳機分别戴入兩個耳朵之前,就已經回連成功。
搭配蘋果設備開蓋即可彈窗配對
雖然在正常情況下,隻要你不頻繁的更換手機,那麼這個配對過程你隻需要進行一次即可。這看上去缺失了開蓋彈窗的快速配對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彈窗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快速配對,缺失了開蓋彈窗導緻最緻命的問題是——你無法查看耳機與充電盒的電量。
安卓手機上,AirPods Pro 無法顯示電量
蘋果手機上,AirPods Pro 開蓋即可顯示耳機與充電盒電量
在安卓手機上,你無法查看AirPods Pro的電量,無論是耳機還是充電盒。在我這一個月的使用時間内,遇到了兩次沒有及時充電導緻充電盒沒電的尴尬情況。歸結原因就是無法了解到耳機與充電盒的電量(沒有彈窗且藍牙電量不顯示),自己又沒有注意到給盒子充電,從而造成了這個情況。從此以後我就養成了隔三差五有事沒事給耳機充電的習慣。如果你家裡有個 iPad,也可以方便查看電量。但是你都有查看電量的意識了,為什麼不直接充電呢?
iPad 顯示 AirPods Pro 電量
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
沒有與 Apple 設備配對的 AirPods Pro,在功能上雖然有一定的删減,但是它最大的賣點——主動降噪,依然可正常使用。其實耳機的主動降噪功能并不需要依賴于手機端,他的工作依靠于耳機多麥克風 芯片 算法的協同,收集噪聲并釋放與噪聲波形相反的聲波與之抵消,整套工作全部在耳機端完成。同樣的,它的通透模式,也不需要手機端參與,可以通過長按耳機柄而正常的切換并使用。
所以無論是搭配安卓設備還是蘋果設備,AirPods Pro在核心功能上的體驗,都同出一轍,同樣優秀。并且在這一個月内的實際體驗也是同樣如此。
音頻與通話:
如果是同樣的音樂播放器,同樣的音源,同樣的音頻編解碼格式,在音樂的聽感上,安卓與蘋果同樣也相差無幾。但是通話卻有較大的差異。使用安卓手機配對AirPods Pro 進行通話時,我的朋友給我普遍的反饋是聲音較小、清晰度欠佳,輕微失真,像是比較霧的那種感覺。所以個人建議,如果是你買來上下班通勤、聽聽歌,是完全沒有關系的。但是如果買來做電話會議用,請三思,因為通話效果比起來配對蘋果設備真的有明顯的差距。
延遲:
這可能是AirPods Pro配對安卓最讓人難受的地方了。
讓我們先聊聊手機與TWS(真無線藍牙耳機)左右耳的信号的處理方式。
蘋果設備 AirPods Pro 的信号處理方式
安卓設備 AirPods Pro 的信号處理方式
從上圖就可以看出來,AirPods Pro 搭配不同的設備,它與設備間的“溝通方式”是不同的。若是Apple設備與AirPods Pro進行連接,得益于H1芯片與蘋果獨有的連接專利,左右耳機幾乎能同時獲取到手機端的信号,同時耳機與手機之間的延遲可以做到約70ms,而這個延遲在射擊遊戲中,幾乎不會影響遊戲體驗。但是耳機配對安卓設備又不一樣了。當配對安卓手機的時候,采用的是轉發方案,即手機的信号到其中一隻耳機,再由這隻耳機将信号轉發到另一隻耳機。這樣的話,信号多了一個傳播途徑,穩定性與及時性皆會受到很大影響。接下來我用幾個例子來說明下對信号穩定及延遲的影響:
............
有時候播放音樂沒聲音,都會吓得我趕緊摘下耳機聽聽音樂有沒有外放!然後看看音量是不是太低,再戴上耳機聽到底有沒有聲音。以上,種種,在一個月之後,我才勉強适應過來。(都是淚)
當然啦,大部分的視頻APP都會對藍牙耳機的延遲而造成的音畫不同步做優化,所以就不用擔心在刷抖音、追劇的體驗不好。
抗幹擾能力:
上面說到了,配對安卓設備,AirPods Pro 采用的轉發方案,所以抗幹擾能力一般。我也遇到過幾次音樂卡頓的現象,是在人流量較大的深圳北站,但是也并不嚴重,不會造成直接音樂無聲的現象,就跟信号不好類似,放兩三秒音樂,卡頓0.5秒,并且這種情況在脫離人海之後可立即恢複,所以我也不認為這是一個影響日常體驗的地方。
補充:
當你用Apple設備對AirPods Pro 進行設置更改時,設置内容會同步在耳機端。比如說,AirPods Pro 長按力度傳感器的操作為“降噪與通透切換”如果你将長按力度傳感的操作修改為“通透與關閉切換”再去配對安卓手機,這樣的話也就不會再有降噪功能了。因為長按力度傳感器隻會在通透模式與關閉通透模式直接切換。
在安卓設備無法通過長按或者“Hei Siri”喚醒語音助手。
在蘋果手機上,可對AirPods Pro進行各種設置
寫在最後:
AirPods Pro 是一款用了就回不去的耳機,雖然貴(現在好像1390),但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同時因為職業原因,我也多多少少聽過近10款降噪耳機,先不說降噪功能上的差距,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是我體驗過最自然,失真最低,環境雜音最低的。也就是說你帶上AirPods Pro 開啟通透模式與拿下耳機的體驗幾乎一模一樣,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太強,也太貴。不過我也有預感,國内降噪TWS産品的主流價格将在半年内拉到599價位段以下,嘗鮮門檻大幅降低,到時的降噪TWS市場會不會和近兩年TWS市場這麼熱鬧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