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參加公務員考試,可是入職後發現不是行政編制,而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制。辛辛苦苦考的試,竟然不是公務員,很多小夥伴都懵了,趕緊詢問老師,行政編制的公務員和參公兩者有什麼區别?
什麼是參公?
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是指對政府委托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參公地位介于傳統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之間,是政府委托或授權而具行政執法權能的單位。他們和公務員一樣由國家财政負擔的工資福利,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參公人員與公務員的異同
編制不同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與公務員最大區别,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而參公單位人員絕大部分為事業單位編制。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與公務員的相同之處在于完全參照公務員法理,進行公務員登記,包括所有的工資待遇,福利,保險,退休後的待遇,職務任免,升降,回避、辭退等全部和公務員一樣進行。
每年中央黨群機關的很多單位,國務院系統,各省地縣市,在公務員招錄考試中,都會有一部分參公崗位。
參公能轉為公務員嗎?
其實,參公人員與公務員相比除了編制不同外,所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樣的。而且兩個都是通過公務員考試招錄的,原則上是可以相互調動的,但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原單位願意放人,二是接收單位有空編且願意接收。看似簡單,實際上要耗費很多精力,最後成功與否還不一定。除非“上頭有人”,不然大概率參公人員要在單位幹一輩子。
很少聽說有公務員調到參公單位的,所以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
不論是哪一種,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也算是事業編,工作待遇、晉升退休都和公務員一樣,算得上穩定工作,考上的小夥伴認真工作就行,還沒考的小夥伴考前注意報考崗位性質,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報考,參公單位也不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