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姐出品
01
前幾天看到一則擴散的緊急尋人啟事,心都揪起來了。
11月24日,一名14歲的男孩在父親砸了自己心愛的平闆電腦後,留信稱父親觸碰了他的逆鱗,離家出走了。
網友們竟然還調侃,稱男孩太中二(傻)了:
“你以為你是龍啊?”
“現在的孩子就缺乏管教,打一頓就好了。”
“扒皮抽筋吧。”
幸好,男孩的父親楊先生及時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打電話報警,積極擴散尋人啟事,在大家的關注和警力全力搜尋下,終于在第二天下午找回了孩子。
看着低頭擦淚的男孩,仿佛看到了他的無助和孤獨。
是怎樣的絕望,能讓孩子的情緒激烈到離家出走?
男孩在信中寫到:
“縱然它再差,機型再老,哪怕未來連歌都播不了,它也是我的逆鱗!”
“摸着心說說,你遞給我的快樂,有它多嗎?”
不知道楊先生看到信裡的内容後,能不能讀懂孩子的心聲?
孩子最渴望得到的,不是控制,是愛和自由。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以愛之名,蠻橫地幹涉孩子的行為。
認為孩子的玩具太多,随意把它們送給别人;
認為玩遊戲會耽誤學業,禁止孩子上網、用手機;
認為閑書對學習無益,就把孩子最愛的漫畫、小說沒收。
雖然,父母真的是在為孩子的前途考慮,但是,孩子的心卻被隔離。
親子之間如果沒有良好的關系,教育就不會有任何結果。
良好的親子關系,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從來都沒有捷徑可走。
那些最省事的教育方式,往往傷孩子最深。
02
尊重孩子,
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
從3歲左右開始,兒童就逐漸發展出物權意識,他們所擁有的玩具,就是他們的第一個私有财産。
他們通過擁有自己的物品,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主權。
不經過孩子的同意,随意處置他們的玩具,無異于侵犯了他們的權利,是對他們自尊心最大的傷害。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做客孩子臨走時帶走幾隻玩具,我的孩子抗拒并一直哭,要怎麼開導?
網友貓耳朵的比喻特别恰當:
“你把小孩玩具随便送人,
相當于你的領導不經同意把你的職位給别人,隔壁老王來你家坐一會你爸爸就把你媳婦送給他玩去了,老家親戚來串門你媽就把你的房子和存款送他們玩了還不許你哭。
人其實沒有成長,隻是一切東西都按比例放大了。”
在成人眼裡,也許隻是個破爛玩具,沒有了再買一個就行。
可對于孩子來說,寶貝無關金錢、無關新舊,他們因陪伴而變得獨特。
就像小王子種的一朵玫瑰花,從那一刻起,它就成為了專屬他們的私有财産,也隻有自己,才有權利對它們做任何處置。
你以為你處理的隻是孩子的破爛,其實,你也侵犯了他的自我邊界。
心理學上有一種父母,叫“直升機父母”,他們對孩子的一切事無巨細,像一架直升機一樣在孩子的周圍嗡嗡嗡打轉,時刻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
偷看孩子的日記,沒收孩子的漫畫,透過門縫觀察孩子是否在學習……
模糊的邊界逼得孩子喘不過氣,孩子的反抗,其實,也是他捍衛自己自我邊界的勇氣。
真正用心的父母,會通過孩子的不良行為,發現自身教育的缺陷,調整自己的行為。
隻有尊重孩子的邊界,給孩子以自由,他的人格才能正常發展,順利邁向成熟。
1次, 嗯哼的媽媽霍思燕想把嗯哼平時不玩的玩具捐出去做慈善,遭到嗯哼的反對:“我都說不願意了,不想做的事情不能一直逼着啊。”
霍思燕沒有兇他,也沒有強行或者偷偷把玩具送走。
而是耐心地安撫嗯哼的情緒,等兒子情緒緩和了,再繼續和兒子溝通,最終成功開導嗯哼,同意先把玩具帶去,“不想賣再拿回來”。
大家都非常羨慕嗯哼,有個這麼尊重孩子的媽媽,完全把孩子當做大人一樣看待。
偉大的心理學家羅洛.梅說,真正的叛逆不是沉溺于孩子氣的挑戰,而是某種對自我尊嚴和精神的捍衛。
尊重并捍衛孩子的逆鱗,父母少一些幹涉、少一些越界,
多一份尊重、多一點自由,是父母給孩子成長的最好禮物。
03
信任孩子,
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前幾天,杭州一學校開家長會,會上,一名家長意外收到女兒給他頒發的獎狀,爸爸榮獲“最佳提款機獎”。
女孩說,之所以頒這個獎,“不是因為他給我很多錢,而是因為每次開口,他都答應,從不問東問西,有種信任感,知道我不會亂花錢。”
為這名爸爸點贊!
其實,這不加限制的背後,是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相信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向陽生長的笃定。
父母和子女之間,如果能少一些猜疑,少一些否定,
多一份信任,多一點支持,孩子的生命将會畫上安全感的底色。
這份安全感,帶給孩子的是終生的幸福。
上海72歲的老爺爺朱伯明,是一名玩偶醫生,專門給人修補玩偶。他修補了上百隻玩偶,有的人,甚至從國外把玩偶寄過去,給他修補。
朱爺爺聽着他們的故事,才明白修補的意義,“修補娃娃,也是修補回憶”。
起初他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疑惑:“娃娃壞了就買個新的,為什麼要修?”
一位女孩大聲反抗:“我和娃娃很有感情的,這麼多年去哪裡都陪着我。娃娃生病了很傷心,不可能抛棄它。”
原來,那些玩具在他們眼裡,都是有靈魂的,是他們困難時期的好朋友,是陪他們孤獨世界裡最忠誠、最依賴的夥伴。
而朱爺爺對玩偶的修補,就是對主人們最大的尊重。
因為朱爺爺要做的,不是把玩偶修成新的,而是要将娃娃修複成合乎或接近主人記憶中的樣子,修舊如舊,幾乎接近主人小時候記憶中的樣子。
單位同事曾經拜托朱爺爺修補一隻衣服嚴重磨損的毛絨娃娃,他就将一塊新布反複搓洗,手工做舊,給娃娃換上。
網友評價朱爺爺:“修複的不僅是娃娃,更是娃娃主人的心。”
一位老爺爺,都能耐心聽孩子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那麼做父母的,是不是也可以停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理解,一個玩具在孩子心中的位置。
但我們可以給孩子留下一點空間,讓他們在自己的王國,做自己的主人。
而這份尊重和信任,必能讓他在往後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踏實、走得更遠。
孩子的心思,我們也永遠無法猜透。
因為我們的孩子,其實不是我們的,
他在我們身邊,卻并不屬于我們。
他依靠我們,卻也獨立于我們。
我們借着孩子的到來,發現自己要學習的功課。
他們教會我們人生的各種課題,使我們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成為孩子最好的導師。
願我們和孩子,能在人生這條路上并肩前行,彼此溫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