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别具一格的陝西戲曲藝術:漢調桄桄

别具一格的陝西戲曲藝術:漢調桄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10:52:55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曲牌大約有200多首,陝西人民非常喜歡在戲樓觀看漢調桄桄,它的形成也有着悠久的曆史,在明萬曆年間非常的繁盛。漢調桄桄在我國的戲劇文化中,它具有重要的價值。下面的陝西文化為你帶來别具一格的陝西戲曲漢調桄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漢調桄桄又稱桄桄戲,是明代末年關中秦腔傳入漢中地區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而形成的梆子聲腔劇種,主要流行于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并曾流傳到川北、隴東、鄂北等地。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本戲五百六十多本,折子戲一百七十多出,其中《劉高磨刀》、《镔鐵劍》、《夕陽山》、《水灌晉陽》、《紅纓披》等百餘種劇目為漢調桄桄所獨有,《帝王珠》、《無影劍》、《呢喃閣》、《草坡面理》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經失傳或殘缺。

  漢調桄桄的唱腔屬闆腔變化體,既有秦腔的高亢激越之美,又體現出陝南地方音樂優雅柔和的特點,旦角唱腔高昂,講究唱“硬三眼調”;花臉擅用“犟音”,聲高八度,多以假聲演唱,尾音拖腔較長,人稱“老少配”。唱腔的闆路包括二流、慢闆、尖闆、攔頭等多種,且有“軟”、“硬”、“快”、“慢”之分。“軟”為表現悲涼情緒的苦音,“硬”為表現欣悅情緒的歡音,“快”為快闆,“慢”為慢闆。漢調桄桄的伴奏有文、武場之别,文場原以蓋闆二弦為主奏樂器,後改為闆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與之配合;武場使用尖鼓、平鼓、鈎鑼、铙钹、梆子、牙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漢調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誇張,有“箍桶”、“撒蓮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蓋”、“變臉”、“換衣”、“揣火”等許多獨特的技巧,還有不少刀槍、棍棒、拳腳、騰翻的特有身段。民國以前,漢調桄桄演出時,生、淨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頭上插花即可出場。其服飾和化裝雖簡單,唱工卻十分講究,當地人習慣于夜聽十裡大調,且聽遠不聽近,名為“燕過梁”。

  2000年以來,漢調桄桄觀衆日漸減少,班社、劇團紛紛解體,藝人流散,傳統劇目、曲牌、表演技藝已經或即将失傳。到2006年底,僅有南鄭縣一個劇團還在維持演出,仍面臨經費困難、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難以長久堅持下去,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予以搶救和保護。

  1、漢調桄桄曆史悠久,對研究我國戲曲劇種的源流走向,演變規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漢調桄桄對研究漢水上遊(漢中地理位置處我國南北交界之處)文化交流、文化變遷、文化整合及文化特質、大衆審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3、漢調桄桄傳統劇目豐富,對研究中國戲劇文學,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上古時期,人們在生産勞動中,就有了“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尚書、堯典》)的歌舞藝術。1976年,在漢中市城固縣蘇村出土的青銅面具,證明早在商時,已經有了類似戲劇人物面部化妝的專用道具。西周以後,民間歌舞廣泛發展,詩歌說唱相應繁榮。至漢代,已出現了“百戲”。在百戲的孕育中,戲曲集歌舞、詩歌、說唱的要素,并加入了情節故事,則形成戲曲獨特的綜合藝術。到了唐代,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又促進了戲曲藝術的發展,并為後來的宋元雜劇奠定了基礎。也催生了以秦腔為主的陝西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并在西秦舊地(即以鳳翔為中心的西府地區)形成了“西秦腔”。

  據《陝西省劇種概觀》記載,“西秦腔”于1465~1487年(明成化年間)、1506~1521年(明正德年間),先後傳入洋縣、南鄭等地,在吸收當地口語,配以說唱歌調及其它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逐步衍化為地方聲腔,再經過藝人們的不斷創造,唱腔有了鮮明的鄉土特色,表演和伴奏亦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形成了以洋縣、城固為中心的東路桄桄和以南鄭、漢台為中心的西路桄桄。新中國建立後正名為漢調桄桄。

  漢調桄桄在其自身發展的漫長曆程中,由于漢中毗連四川,水路直通湖北武漢,又與川劇和漢調二黃進行了藝術上的不斷交流,緻使漢調桄桄既保持秦腔高亢激越的特點,又融入川劇和漢調二黃柔和婉轉等長處,使其特點也顯得更為突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