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國文化史的奇現:曹魏建安文化

中國文化史的奇現:曹魏建安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1:27:04

  在美麗的邯鄲裡,有着曾經三國一方霸主曹操稱霸的曆史故事。曹魏建安文化随着中國曆史長河一直延續了下來。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觀。本期邯鄲文化就将為你講解曹魏建安文化,曹氏父子繼承的大漢遺風,他們是建安文學的靈魂之所在。

  位于臨漳縣西南的古邺城遺址是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中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在東漢未年至隋統一的400年間,為北方着名的古都,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相繼在此建都。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邺而顯名于世,東漢末年孕育出了文學史上璀璨的“建安文學”。以邺城為依托的建安文化,是建安文學的搖籃,民族融合的結晶,中國文化史的奇現。

  曹魏是三國時代的其中一方,始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号,這時期的政治大權完全操縱在曹操手裡。時的文學領袖都是曹家人物,着名的七位詩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于建安年間,故稱這時期為建安文學。

  在文化上,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學的靈魂,他們繼承大漢遺風,上襲春秋戰國靈脈,下開隋唐文化先河,拓蕩盛唐浩氣。又有一大批許昌籍的才子聚集在曹氏周圍,為建安文學的發展推波助瀾。有詩文典雅的阮禹,書法深妙的邯鄲淳,文美詞麗的繁欽,才華橫溢的蔡文姬,字畫絕世的鐘繇等。在軍事上,許昌是曹氏集團成就霸業統一中國的基礎。他不僅兵多将廣,而且許昌籍的謀士賢良都雲集在他的帳下,不僅有為他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的被曹操譽為張良的荀氏家族和韬略過人的軍事家郭嘉。

  而且還有“修耕植以蓄軍資”的實幹家屯田都尉棗抵等。在這些先賢聖哲的輝映下,成就了漢魏故都彪炳史冊的三國曹魏文化。許昌不僅有昔日曹操處理軍國大事的丞相府,神奇詭秘的藏兵洞,許下屯田處,還有曹操與王公貴胄狩獵的射鹿台,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青梅亭;這裡不僅有成就關羽忠義美名的春秋樓和灞陵橋,還有曹操保證80萬大軍軍需供應的碾上碾米的大糧倉和運輸軍糧的運糧河;這裡不僅有曹操屯兵的九營十八寨和當年導水操練水兵之湖泊的小西湖,還有曹操跪迎漢獻帝進許都的石闆---“迎帝石”和曹氏家廟魏文帝廟;這裡不僅有曹丕接受漢獻帝禅讓國鼎的受禅台,還有王朗文、梁鹄書、鐘繇刻的“三絕碑”等。這裡漢魏張潘古城遺址猶在,皇帝祭天的毓秀台猶存。

  這裡的漢獻帝的衣冠冢---“愍帝陵”;神醫華佗墓;“衣帶诏”事件受株連而死的董貴妃之墓;“司徒妙計安天下,隻用美人不用兵”的王允之墓;荀氏才子芳蹤的“八龍冢”(荀淑的八個兒子)等遺址,都會讓人發遠古之幽思,歎歲月之滄桑。除此之外,在這片故土上,有關三國曹魏的史書奇聞,街談巷語,傳說故事,俯首皆是。提起許昌,有誰會忘了當時的風流人物曹操;說到魏都,誰不想到此感受一下曹操成就霸業的故都氛圍。

  許昌它是有志之士成就事業的地方,是文人雅士尋覓建安風骨的地方。盡管三國風雲煙硝盡,但是曹魏風骨卻永存。走進漢魏故都許昌,将會使人夢回千年,恍然置身于波瀾壯闊的三國曆史風雲之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