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郎景和院士稱為“盆腔中的沙塵暴”的子宮内膜異位症,是個極為難纏的疾病,很多人在發現的時候因為不熟悉,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不去治療,後面疼痛厲害了,才知道,這居然是個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短期服藥沒問題,長期服藥很多人就會産生各種各樣的想法,非要治療嗎?吃了一段時間挺好的,可以停藥自己好了吧?
子宮内膜異位症會自愈嗎?
有可能,但是您務必要了解以下知識。
之前說過子宮内膜異位症本身是一個激素依賴型的疾病,具體來說主要就是雌激素依賴,而人體的雌激素主要來源,一是卵巢分泌,二是卵巢排卵後卵泡形成黃體後分泌,即雌激素與卵巢關系密切,另外還有少量雌激素由腎上腺和脂肪組織合成。
月經來潮實際是人體激素的周期變化,子宮内膜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周期性增生,孕激素作用下腺體分泌,而異位的子宮内膜這些變化一樣不少,這就造成了痛經、不孕等相關症狀的出現。
既然是依賴,一旦激素沒有了,子宮内膜異位症自然會減輕,甚至失去了激素的支持,病竈也可能會萎縮。什麼時候激素水平非常低,甚至接近沒有呢?大家心裡應該都有答案了——絕經期。
絕經後,卵巢分泌功能衰退,分泌的激素大量減少,不足以支持子宮内膜增生分泌,因此月經停止,這就是為什麼子宮内膜異位症的高發年齡是育齡期(15-49歲)。
降低雌激素,這也是内異症治療的思路,常用藥物除了止痛的非甾體抗炎藥,其他都是圍繞着降低雌激素的目的來的,比如孕激素應用使身體呈現高孕激素狀态而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或從源頭切斷雌激素的生成。當然,雌激素也不是說降到完全沒有(絕經期也是存在少量雌激素的),因為身體一些其他功能還需要雌激素去維持,因此治療中也反向補充雌激素的方法。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子宮内膜異位症自愈是有可能的,一個是懷孕時高孕激素狀态下、一個是絕經期低雌激素狀态。對于病竈,在此類狀态下會被抑制生長,甚至萎縮。但是這些狀态下的痊愈不能說是100%,隻要雌激素存在,病竈就可能再次生長,因此育齡期的婦女自愈的可能非常低,隻會逐漸發展。因此内異症也就有了“不死的癌症”、“良性癌症”之稱,為提高生活質量,還需要長期的疾病管理(定期體檢 長期服藥)。
懷孕與絕經時,可以不管内異症嗎?
當然不!
首先說懷孕,對于子宮内膜異位症患者,如果時機合适,早點結婚生子的确是有利的,懷孕後孕激素水平上升,雌激素會被抑制,加上哺乳時間,很長一段時間處于低雌激素狀态下,病竈有可能萎縮,如果病竈不大,甚至有些人可能萎縮到檢查不到病竈的狀态。
因此,内異症治療的時候,醫生會首先詢問是否生育計劃,也的确會鼓勵盡快妊娠,但一個生命的降臨意味着一份責任,如果沒有準備,或條件不允許,那麼接受正規的治療比生一個孩子更合适。畢竟懷孕隻是有可能促使内異症病竈萎縮,并不是說一定能萎縮,或者萎縮到沒有。
再來說圍絕經與絕經期,女性在49歲左右應該會進入絕經期(每個人具體年齡不同)。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可以期待疾病的自愈,症狀可以減輕甚至消失。但不代表可以不管它,甚至還要加強體檢和監測。有研究證實圍絕經期婦女發生子宮内膜異位症惡變的可能性更高,疾病兇險程度更高。因此,在圍絕經期及絕經後疼痛持續存在或節律改變;監測發現内異症病竈沒有縮小,甚至增大,都應該警惕内異症惡變的可能。必要的輔助檢查也是必要的,如超聲、CA125,必要時可能還需要手術探查。越早發現問題,受到疾病及相關治療的傷害就越小。
綜上所述,對于子宮内膜異位症的女性患者來說,如果她們不接受合适的治療,那麼病情不但不會有所好轉的,反而還會逐步加重。所以,子宮内膜異位症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建議,圍絕經的也不可能盲目樂觀,而忽略定期的檢查,以防因自身的延誤而使病情加重。
當然,不需要絕望,内異症這個“不死的癌症”是個煩人精,但其實挺慫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無論哪個,都比一直疼強得多。
參考文獻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産科學(第9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18
[2]中華醫學會婦産科學分會子宮内膜異位症協作組.子宮内膜異位症的診治指南[J].中華婦産科雜志,2015,3:161-169.
[3]蔡長會 戴峻.Selection of Treatment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in Different Periods[J].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2019,17:87-8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