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兒胡同是位于北京東城區西北部的一個曆史悠久的胡同,以前是成為局兒胡同,在清乾隆時期被稱為桔兒胡同,因為同音,後來就直接成為菊兒胡同。那麼在胡同文化中,是如何解釋菊兒胡同名字的由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名稱由來
菊兒胡同,明朝屬昭回靖恭坊,稱局兒胡同。清朝屬鑲黃旗,乾隆時稱桔兒胡同。桔,兩音。一讀“潔”;一讀“橘”。桔是橘的俗寫。此處當以後者為是,宣統時稱菊兒胡同。民國後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交道口南二條。“文化的大革命”中一度改稱大躍進路八條,後恢複原名。1979年将小菊兒胡同并入,複稱菊兒胡同。
曆史變遷
明稱局兒胡同。清乾隆時稱桔兒胡同。桔,兩音。一讀“潔”;一讀“橘”。桔是橘的俗寫。清末又諧音作菊兒胡同。菊兒胡同三号,五号,七号是清光緒大臣榮祿的宅邸。三号是祠堂,五号是住宅,七号是花園。榮祿後遷至東廠胡同。七号做過阿富汗大使館。四十一号原為寺廟。據傳,寺裡的開山和尚是皇帝的替僧。菊兒胡同,1965年改稱交道口南大街,“文革”中一度稱大躍進路八條。後恢複今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