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4 20:17: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飯已經不僅僅是滿足填飽肚子的需求了,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吃得營養健康。外邊飯店裡的飯菜雖然美味可口,但是很多人依然習慣自己在家制作,因為做飯可以掌控從食材到調料再到火候等,能讓更加清楚自己吃的是什麼,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更安心。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1

做飯需要一系列的過程,不僅僅是選擇新鮮的食材,在處理,烹炒的時候還有很多環節,在這衆多的環節裡,如果有操作不當,那麼很可能會毀了一鍋菜,不僅菜肴的味道和色彩會大打折扣,還會使營養損失較多,甚至對身體健康不利。

今天就來跟大家盤點7個常見的錯誤做法,很多人天天犯,看看你中招了沒,有的要改正,沒有的不妨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以作提醒,一起來看看吧~

1、煮飯前反複搓洗大米/小米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2

米飯或是稀飯是我們飲食中離不開的,很多人幾乎頓頓都要吃蒸米飯,但是你真的會蒸米飯嗎?

就拿最簡單的淘米來說,很多人會将大米反複搓洗,一直搓洗到水很清澈才算完,認為這樣才幹淨。事實上,在我們反複淘洗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的營養物也随之去掉了。因為在大米的表面,天然攜帶一層米糠,這其中富含B族維生素以及鐵,鉀,鈣等礦物質成分。反複搓洗,會将這些營養成分損失掉。

我們在淘洗大米的時候,記住要用冷水洗,熱水也會加快營養流失,并且最多洗2遍,而且在洗的時候用手抄一抄就可以了。

2、蔬菜先切後洗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3

經常做菜,少不了要對蔬菜進行摘洗和切菜的處理。一些比較長或比較大的蔬菜清洗起來比較困難,有的人便會将其先切短,然後再放入水中清洗,并且為了清洗幹淨,還會長時間在水中浸泡。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成分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要知道很多成分都是溶于水的。而我們先将蔬菜切開,會破壞掉蔬菜的細胞壁,那麼在與水接觸的過程中,很多營養物質就會流失掉了,并且浸泡的時間越長,營養也就損失的越多。所以正确的順序是,将蔬菜先清洗幹淨,炒菜之前再切,來盡可能保留蔬菜中的營養。

3、所有的食物共用一塊案闆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4

很多人家裡隻有一塊案闆,或是即使有兩塊,在使用的時候也懶得區分,這也是很多人的一個習慣性錯誤。因為一些生肉,或蛋殼類的食物上,難免會攜帶有微生物細菌,與案闆接觸後會粘到案闆上。那麼我們切完這類食物,如果再切熟食,很有可能會沾染上細菌,那麼我們直接食用的話,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正确的做法是,在使用案闆的時候将生、熟案闆區分使用,可以準備兩塊案闆,也可以将案闆的正反兩面區别使用。并且每次用完案闆,都要及時清洗幹淨,并晾幹保存。

4、炒菜時冒煙才下鍋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5

我們在看電視或是看視頻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大廚炒菜時,鍋裡冒着黑煙下鍋,并且炒的時候還會有火冒出來,感覺很有大廚風範。所以有的人在家裡炒菜的時候,也會将鍋裡的油燒到冒煙才下鍋。

其實當鍋内開始冒煙的時候,通常這個油溫已經高達200多度,這樣的溫度會使食用油産生很多有害物質,不僅對炒菜的人身體健康有損害,而且如此高的溫度,對于食材的營養成分也會大大破壞掉。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鍋燒熱,然後再倒油,那麼這個時候的油溫還沒有很熱,我們将食材快速下鍋翻炒,蔬菜本身還可以對食用油進行降溫,這樣炒出的蔬菜更加營養健康。

5、炒綠葉菜先放鹽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6

綠葉菜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要吃到的一類蔬菜,很多人每天都要炒上一個綠葉菜。在炒綠葉菜時的講究不少,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便是放鹽的時間。很多人習慣在蔬菜下鍋的時候就放鹽,認為這樣才能更好入味,這其實是不正确的。

過早地放入食鹽,會将綠葉菜中的水分殺出,導緻細胞快速失水,那麼會使食材失去原本脆爽的口感,在失水的過程中,營養也會随之流失,并且會使綠葉菜的顔色變黃發黑。

正确的做法是,在出鍋前再放食鹽,快速翻炒至入味,然後迅速出鍋,這一連串的動作要一氣呵成,這樣不僅可以保持蔬菜本身的翠綠可口,同時我們在接觸菜葉本身時就可以品嘗到鹹香味,可以節省食鹽的用量。另外迅速出鍋,盛入盤中,能讓蔬菜迅速降溫,這樣就可以避免蔬菜發黃發黑的現象。

6、不刷鍋繼續炒菜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7

一些人在炒完一個菜以後,看着鍋很幹淨,就覺得不用刷,直接炒下一個菜,或是直接用紙巾擦一下,就接着炒。事實上,看似幹淨的鍋表面,其實附着着很多的油脂以及食物殘渣,如果我們繼續加熱的話,會在高溫中産生有害物質,比如苯并芘等,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

正确的走法是,我們每用完一次炒鍋,都要用水徹底清洗幹淨,包裹鍋的内部以及鍋的外邊,然後擦幹,再繼續炒下一個菜。

7、食用油反複使用

為什麼做飯老是做不好(經常做飯7個錯誤)8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制作一些油炸食物,比如炸丸子,炸薯片,并且一些菜肴也是需要先将食物經過油炸制,經過高溫油炸,食物會變得更加美味。但是炸制食物往往需要大量的食用油,炸過之後會剩下大量的殘油,很多人舍不得扔掉,便會留着以後繼續炸食物。

食用油如果反複進行高溫加熱,會産生較多的有害物質,比如苯并芘、荃類等,這些物質都有損我們的身體健康。

所以我們在使用食用油時,最好隻用一遍,最多不要超過兩遍。另外油炸食物雖然美味,但是油炸之後,會使食物中滿含油脂,熱量爆滿,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也沒有什麼好處,而且在高溫油炸的過程中,食物中的營養也會折損較多,所以我們要盡量少吃油炸食物。

一餐一飯都與我們的健康緊密相連,為了家人,這些錯誤要改掉。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