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樊遲駕車,孔子對他說:“孟懿子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說,不要違背。”樊遲說:“什麼意思呢?”孔子說:“活着的時候,按禮儀去侍奉;去世後,按禮儀去安葬,按禮儀去祭祀。”
孟懿子,魯國孟孫氏第9代宗主,名何忌,谥号懿,孟僖子的兒子。孟僖子臨終前,讓兩個兒子孟懿子、南宮敬叔以孔子為師。魯定公時,孔子以大司寇攝相事,為削弱三桓實力,還政魯公,推進“隳三都”。按周王朝規定,天子、諸侯、大夫的封地都城規模都有标注,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一些有實力的大夫,如魯國的三桓,封地嚴重違規,經常憑借堅固的城牆對抗諸侯。孔子想要将三桓封地違規的城牆拆毀。
叔孫氏的封地郈邑率先拆毀。季氏費邑宰公山不狃起兵反抗,被孔子擊敗,費邑也成功拆毀。而孟孫氏認為封地郕是他的保障,不願拆毀。郕邑宰公斂處父起兵反抗,魯定公帶兵攻打未能成功,隳三都功虧一篑。此時的孟孫氏家主就是孟懿子。
本篇主題為政,是講處理衆人之事。那麼人一生中首要要處理的就是“家政”,要處理好家庭關系,當然以孝道為要,所以本章及後面幾章都是講“孝”。什麼是孝?孔子說:“無違”。父母活着的時候,按照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按照禮節安葬他們,按照禮儀祭祀他們。可見孔子對“孝”的理解并不是無原則的順從父母,而要合乎“禮”,也就是合乎“禮”後面的“仁德”。這與1.12“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的思想是一緻的。
後世尤其是元明清時期将“孝”和“忠”歪曲到了變态的地步,以至于有“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的荒謬思想遺毒至今。這些說法顯然是後世統治者,尤其是無政治自信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位子而搞的愚民教育。
關于事君,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講的更直白,“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可見在孔孟眼中君臣完全是平等關系,哪裡會有什麼不死不忠不孝的謬論。
關于孝,《孔子家語·六本》講過一個故事。曾參在田間勞動時不小心把瓜苗鋤斷了,父親暴怒,拿大棒子把曾參打昏在地。曾參過了一會兒才蘇醒過來,他馬上去給父親道歉,然後回房間彈琴讓父親知道他身體沒事。孔子聽說此事後非常生氣,不讓曾參見他。曾參覺得很納悶認為自己沒有做錯。孔子說:“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于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義,其不孝孰大焉?”
孔子以舜舉例,瞽叟想殺舜讓小兒子象繼承家業,舜是個孝子,父親瞽叟想使喚他時,他一定會在身側。但瞽叟想殺他時,從沒有得逞,用小棍子打就接受,用大棒子打就逃跑。因此瞽叟沒有犯下不配做父親的大罪,舜也沒有失去盡孝的機會。曾參看見父親暴怒卻不逃跑,如果父親暴怒中打死了他,豈不是陷父親于不義,這種不孝比逃避父親失去理智時的責罰哪個更不孝呢?
曾參以孝聞名,是知名的孝子,故事中父親發火,曾參坦然承受的做法似乎是不違背父親,但在孔子看來其實很不合适。可見孔孟對于忠孝的态度是一緻的,以“仁”和“禮”為準則,是人性的,是有取舍的,不是死闆僵化的愚忠愚孝。
—————————————————
往期文章:
儒學是中華文明綿延千年未曾斷絕的根本原因
不要與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學習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和學習方法
儒家的目的是讓人成為一個好人,一個有益于家國天下的社會人
真誠是天地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