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婦科常見疾病之-。據資料顯示,約有50%的青年女性經期有痛經症狀,有10%因此而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另有文獻統計:初潮後第一年内發生痛經的占75%,第二年内發生率為13%,第三年内發生率為5%,第四年内發生率僅為4%。疼痛在經前1-2天或來潮後第-天開始,經期中逐漸減輕以緻消失。疼痛位于下腹部,會陰、肛門、大腿部。性質多為陣發性絞痛。劇烈的腹痛持續0.5-2小時,之後轉為陣發性中等度疼痛,一般在12 -24小時後消失,也有持續2-~3天者。伴随症狀有頭痛、頭暈、乳脹、尿頻、便秘或腹瀉,失眠及易激動等,嚴重者可有面色蒼白,冷汗,手足發涼,惡心、嘔吐,甚至發生暈厥。
婦女的一生,月經不調、痛經,各種生殖泌尿系統的炎症如陰道炎、盆腔炎、子宮内膜炎、附件炎等是多發病和常見病,常見為婦女帶下。目前,在治療這類疾病的藥物上,有效的中藥較少,臨床上基本是用西藥抗生素類治療,臨床所見,用西藥治療此類婦科病,不但療效差、易複發,而且副作用大。特别是對婦女的痛經、 帶下等疾病,療效更微或根本無療效。 長期服用可引起子宮内膜萎縮,月經量減少,易發生陰道黴菌感染,肝病患者禁止口服。
為了改善痛經以及婦科病這些難題,利用本地中藥資源優勢,本人經過辯證,反複驗證最終定下此基礎方,用于治療婦女的痛經帶下、陰道炎、盆腔炎、子宮内膜炎,附件炎等常見病多發病,其中藥物組成有:當歸 延胡索 蒲黃 五靈脂 雞血藤 白背桐 地桃花 一點紅 白花蛇舌草 桃金娘根等,(已多人驗證,其有效率為96%)
其中有一例醫案分享給大家:
患者:劉女士 35歲
自述:惡寒發熱, 下腹疼痛, 陰道分泌物增多,色黃稠,穢臭,尿頻,尿急,灼痛,便秘,尿黃。
檢查;
1.婦檢:陰道充血,分泌物多,呈膿性,子宮頸充血,舉痛明顯,子宮體略大,活動受限,壓痛,子宮兩側壓痛明顯。
2.儀器檢查: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中性白細胞明顯升高,血沉加快。2、病原體培養:血培養可見淋菌、鍊球菌。3、B型超聲波檢查:盆腔内有炎性滲出。
診斷:急性盆腔炎
以此基礎方加減配藥後,從服藥第5天開始寒熱得止,服藥15天,腹痛已除,尿頻尿痛症狀消失,服藥至1個月症狀消失,婦檢、實驗室檢查已正常,再續服一月,至今未曾複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