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啥說正月裡不能剃頭

為啥說正月裡不能剃頭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8:16:45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龍頭節,在這一天,無論老人、大人還是小孩,都忙着去理發店理發,二月二這天是理發店生意最火的時候。為什麼二月二要理發呢?二月二剃龍頭有什麼來曆呢?為何正月不剃頭呢?專家表示,二月二剃龍頭,代表着人們的美好願望,希望神龍賜福,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

為啥說正月裡不能剃頭(二月二剃龍頭習俗)1

二月二剃龍頭

二月二龍擡頭 為什麼要理發

農曆二月初二,為二月二節,又叫春龍節,龍頭節或青龍節。民諺曰:“二月二,龍擡頭。”這一天流傳着理發的習俗。人們認為在二月二這天剃頭,會像龍一樣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人們對“二月二,剃龍頭”很重視,誰都想圖個好兆頭。古時候有正月裡不剃頭的習俗,沿襲到今,就是不管頭發多長,都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發。

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擡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為啥說正月裡不能剃頭(二月二剃龍頭習俗)2

所以整個正月裡,理發店門可羅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這天,來理發的人就絡繹不絕。對這一天來理發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理發本身,而是讨個吉利:大家都來剃龍頭.舊時民間還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還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另外,在我國民間流傳着“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在臘月理完發後,一個月都不再去光顧理發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那麼為什麼說正月不剃頭,“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從何而來呢?

好文推薦:

為啥說正月裡不能剃頭(二月二剃龍頭習俗)3

正月不剃頭是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流傳着:“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習俗,源于1644滿清統治者多爾衮入關後頒布的剃發令,由于漢族長久以來受到儒家和孝道的影響,《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便不會剃發,男女都把頭發绾成發髻盤在頭頂,而滿族的發型與漢人迥異,該族男子把前顱頭發剃光,後腦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所以剃發令遭到了漢族的強烈抵抗。明亡後,漢人于每年一月堅持不剃頭,号稱“思舊”,訛傳為“死舅”,亡國子民心懷故國的無奈之舉。

實際上,“正月裡理發死舅舅”的說法實際上是源自于一個“誤解”。據考證,1644年清朝入關後,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壺頭”,即剃掉前額的頭發,在腦後紮一條辮子。于是許多人把遵從傳統習慣和懷念明朝的情感結合起來,約定每到正月裡大家都不剃頭,并将這個行動定名為“思舊”,意思是“思念過去的曆史”。但随着時間的流逝,口耳相傳,以訛傳訛,“思舊”的諧音附會成了“死舅”,遂有了流傳至今的民俗。

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一種“人倫文化”,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樣的文化背景促使原本的“誤會”竟形成了強大的力量。随着社會發展,人們對“節俗”的傳承應有所選擇,現代人應該與時俱進地理解春節的文化内涵,過春節由“重儀式”向“重文化”轉變,不要因為一場“誤會”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據了解,在我國南方一些大城市,正月不理發的規矩已逐漸淡化,但在我國更廣的範圍内,這一舊時“年俗”還存在,需要人們更新觀念。

可見二月二龍胎頭,這一天人們理發,一是延習這一習俗,另外也體現出人們祈求神龍賜福的美好願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