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感悟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感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00:03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感悟?<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感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1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感悟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

孔子說:“不行仁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困境中,也不能長期處在順境中。行仁者則安于自己的内心,自然而然地走在人生的正途上,聰明人知道行仁才是符合長期利益的正道。”

【感悟】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本章的内容讓我想到之前傅佩榮老師一直提到的“人性向善”的議題。如果人性本善,仁似乎是水到渠成的。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真正的仁者鳳毛麟角。因此傅老師才會有“人性向善”的基本論點,以及人應該“擇善而固執”的人生目标。說到底,仁是“修出來”的,絕不是輕易就能獲取的。有了這個基礎,再看孔子的言論,便能理解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是對一個人仁德的考驗。得道者知道仁才是唯一的正道,因此便能安于仁。我等未得道的普通人,也不必悲哀,繼續朝着正道靠攏就好。

上一章咱們讨論過,仁很少有直接的“功用”,如果要說好處的話,可能就是一個“安”字吧。昨天在B站上聽歐麗娟老師講紅樓夢,她提到人在最後閉眼的時候幾乎沒人關心物質問題;相反,他們會想起曾經傷害過的人、後悔的事。如果我們已經知道終點最完美的結局不過就是一個“安”字,又何必去在乎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呢?如此看來,的确是“知者利仁”呀!

參考資料:

1.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

2.傅佩榮:《傅佩榮譯解論語》,東方出版社2012年版

3.王蒙:《天下歸仁》,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4.南懷瑾:《論語别裁》,東方出版社2014年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