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世界動畫課堂兒童動畫課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盡了重陽節的思鄉情。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在農曆九月初九。“九九”諧音“久久”,古人便在此時祭祖、推行敬老活動。今天就是重陽節,跟着小編一起了解這個中國傳統節日吧!
節日傳說-骊山登高
一家農戶住在骊山腳下,這家人和睦又善良,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有一天路過一位方士,因為天快黑了,方士還未找到歇腳處,就在農戶家暫住一宿。
第二天,方士要走,農戶連忙給他做了一頓好吃的,又裝了一袋馍馍。方士很感動,叮囑農戶說:“到了九月九,全家高處走”。農戶看着方士應該精通風水,于是到了九月九就帶着妻兒背着糕點香酒登骊山高峰遊玩去了。
等他們上山後看到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泉水沖垮了他們的家,泡了整個山溝。農戶一家才算明白方式讓他們登高的用意。
這件事就此傳開了,人們每逢九月九,便要扶老攜幼去登高,賞菊插茱萸。其實登高習俗之所以能延續至今,還是因為秋高氣爽,踏秋對身心的益處。
節日習俗
重陽三寶——菊花酒、羊肉面、吃花糕。
菊花因有鬥寒的品性,所以文人認為菊花象征生命頑強,所以在九九重陽節,人們會邊賞菊邊飲菊花酒;
吃羊肉面,是一個諧音梗。“羊”和“陽”同音,寓意好,且羊肉性溫可禦寒,所以古時候有錢的大戶人家會做一頓全羊宴來進補;
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糕”與“高”同音,寓意高壽。所以在節日當天會有給老人吃花糕的習俗;
放紙鸢,惠州當地主要習俗,在清朝光緒年間流傳到全國。百姓覺得放紙鸢可以驅趕黴運,紙鸢飛的越高寓意越好越吉祥如意。
學傳統文化讓孩子少走彎路
重陽節讓咱們學會了扶老敬老,中國還有很多優秀的人文精神,各朝代的優秀文化最終彙聚成了華夏文明。縱覽曆史你會發現,我們超正的三觀是以傳統文化為底蘊衍生的,比如敬愛愛幼、童叟無欺、心口如一、厚德載物、堅毅勇敢等。
(公開課欣賞 視頻3:30,配合wifi食用更佳)
傳統的中國古典文化生澀難懂?試試好奇世界動畫課堂的《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套動畫課程以生動趣味的方式吸引孩子注意力,以中華上下五千年史實為基礎講述大量經典故事,涵蓋曆史、科技、文化、政治、經濟、民俗,讓傳統文化不再呆闆枯燥!
好奇世界動畫課堂兒童動畫課程
課程收獲
1、樹立正确三觀,尋找人生榜樣,樹立遠大志向
2、培養對曆史、大語文的學習興趣
3、了解傳統文化,腦海中建立出中華五千年曆史脈絡
适合誰聽
1、熱愛曆史、古典傳統文化的大朋友、小朋友;
2、希望孩子了解國學曆史的家長們。
好奇世界動畫課堂兒童動畫課程
在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多元素時代,傳統文化不但沒有被淘汰,反而更加重要!它流傳千百年無聲無息的流淌在每個中國人血脈裡,潛在每個人思想潛意識裡。我們應該學習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真正的做到“學則在其悟,修則在其真”
好奇世界動畫課堂兒童動畫課程
學中國傳統文化,給心靈找到休憩的家園,面對缤紛世界勇敢探索而不迷失自我。有一天或許你會發現,我們舉手投足都散發着中華文化的溫文爾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