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麗麗昨天上午去市場買菜,回來發生了一件讓她回想起來都害怕的事情。
昨日10時許,她買菜回到家,看到3歲大的孩子臉色發青,癱坐在沙發上幹嘔。麗麗在孩子旁邊發現了散落的彈珠,意識到孩子被彈珠噎住了。麗麗當即想在社區急救學習上學過"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兩分鐘内,讓孩子把彈珠吐了出來,是這件事成為虛驚一場。麗麗的冷靜搶救,連醫生都紛紛點贊。
即海姆裡克腹部沖擊法,也稱海氏手法。是由美國醫生海姆立克發明并且用這種方法拯救了第一個呼吸道堵塞患者,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
這個方法适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者是嚴重堵塞、溺水等緊急情況。它采用突然增加患者胸腔壓力,讓氣管和肺部的氣體受到突如其來的壓力作用,湧向氣管,從達到異物排出恢複氣道通暢的原理。
1、 急救者先采用前腿弓後腿蹬的姿勢站穩。
2、 讓患者緊靠在急救者弓着的大腿上,使患者身體略微前傾。
3、 急救者雙臂從患者腋下伸出雙手環抱患者。
4、 急救者左手握緊拳頭,右手從前面握住左手的手腕,讓左手虎口貼在患者胸下部且在肚臍上方的腹中央位置。
5、 再突然用力,用左拳頭的虎口向患者腹部上方猛烈施加壓力。而後立即放松手臂。
6、 動作重複多次,直到排出異物。
注意事項:對于孕婦或超肥胖者,應該采用胸部沖擊法。姿勢與手法基本不變,隻是左拳頭虎頭緊貼在患者胸部下端替代腹部中央。此外,該手法也存在一定危害,尤其是老年人,容易造成肋骨骨折、胸腔内出血等。所以應該在其他辦法無效且患者情況緊急的情況下才采用海氏手法。
三、容易卡在孩子呼吸道的食物:急救方法要了解,但是防患于未然才是關鍵。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除了彈珠,這些東西在孩子使用時也要注意:
1、 果凍。
家長們要注意,給孩子吃果凍類食品時,不要整顆給,寶寶吞食果凍容易卡在呼吸道上。可以先掰開或者弄碎再給寶寶食用。
2、 糖果、麻花。
這些東西咀嚼困難,容易噎住孩子,而且也不易消化。不适合3歲以内的孩子食用。
3、 堅果類。
據醫院接診數據顯示,孩子吃瓜子等堅果類食品被噎住的臨床案例最多。堅果往往體積小,寶寶容易來不及咀嚼就吞下肚子了,容易噎到。
家長們不僅不能将小物件單獨放置在孩子身邊,還應該要做好看護工作,注意不要讓孩子發生誤食情況。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