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産權保護日,今年全國知識産權宣傳周的活動主題為“全面開啟知識産權強國建設新征程”。
手機APP裡的音樂
商場裡的品牌商标
工作中使用的軟件、字體
……
生活中、工作中
知識産權無處不在
關于知識産權的知識
您又了解多少呢?
一、什麼是知識産權?
知識産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内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知識産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标權等。知識産權兼具财産權和人身權屬性,在财産權屬性上它與有形财産一樣,都受到法律保護,但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标或作品的價值要遠遠高于某些有形财産。
二、我國法律體系中知識産權主要包括哪些種類?
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标權、著作權(版權)、原産地名稱(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等。
專利:
是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局按照專利法規定,經受理、審查,對符合授權條件的發明創造成果,授予申請人在一定時間内享有的獨占、使用、處分和收益的權利。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三種。
商标:
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牌子,商标隻有在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注冊後才受法律的保護,商标注冊者對注冊商标有專用權。中國有“注冊商标”與“未注冊商标”之區别,未注冊商标則不受商标法律的保護。如,建甯通心白蓮就是中國馳名商标、中國農業品牌(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著作權(版權):
它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依法處分其作品的權利。著作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複印權、發行權、展覽權、表演權等權利。
地理标志:
又稱原産地标志(或名稱),是指标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所決定的标志。地理标志是基于原産地的自然條件和原産地的世代勞動者的集體智慧而形成,它屬于原産地勞動者集體所有。如,“建甯水稻種子”是種子類全國唯一注冊的地理标志證明商标。
植物新品種:
是指經過人工培育的或者對發現的野生植物加以開發,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緻性和穩定性并有适當命名的植物品種。
商業秘密:
是指不為公衆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三、哪些是侵犯知識産權犯罪?
四、新時代知識産權檢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2022年3月1日最高檢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知識産權檢察工作的意見》,新時代知識産權檢察工作主要包括:
(一)狠抓知識産權刑事檢察。加大對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打擊力度,聚焦人民群衆反映強烈的涉農領域産品、生命健康産品、環境保護産品、地理标志産品和文化體育産品等侵權假冒行為,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以及涉新業态新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侵犯知識産權犯罪。
(二)強化知識産權民事檢察。積極構建知識産權民事訴訟多元化監督格局,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手段對确有錯誤的裁判結果、審判違法行為以及違法執行活動實行有效監督。加大對知識産權領域虛假訴訟法律監督力度。
(三)推進知識産權行政檢察。強化對商标、專利、植物新品種等授權确權行政案件的類案研究,加大知識産權行政訴訟監督力度。加強對反不正當競争、反壟斷以及打擊商标惡意搶注行為等行政執法問題的研究,及時向執法部門移送履職中發現的相關案件線索,促進規範市場秩序,保護公平競争。
(四)拓展知識産權領域公益訴訟。加強國家地理标志産品相關生态環境和資源保護,統籌保護涉及的食品藥品安全;從維護糧食安全出發,加強種業知識産權的公益保護;從維護英烈權益出發,加大相關商标權、著作權公益損害案件辦理力度;聚焦傳統文化、民間文藝、傳統知識保護,積極穩妥辦理文物和文化遺産公益損害案件。
(五)全面推進知識産權綜合司法保護。強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多種檢察職能綜合履行。注重加強刑、民、行、公交叉案件研究,剖析典型案件,把握類案辦理規律。探索開展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升綜合保護質效。注重大數據的深度應用,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知識産權司法審判、行業監管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