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滴滴代駕,到家剛好是18元的起步價,沒想到現在漲價了,現在到家花的錢翻了一番。”日前,南京市民劉先生反映,滴滴代駕已經悄悄漲價,代駕司機在代駕前也未明确告知費用标準及漲價一事。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滴滴代駕在南京早6時至晚9時的起步價,的确已由之前的18元/10公裡,悄悄變為至18元/5公裡,免費等候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縮短為10分鐘,且等候費也已由原來的“超過30分鐘後每30分鐘收取20元”變成了“超過10分鐘每1分鐘收取1元”。
這也意味着,在早上6時至晚上9時這個時間段内,如果使用滴滴代駕跑10公裡路程,花費由原來的18元漲至38元,價格不僅翻番,比滴滴代駕當初在南京上線伊始時的價格還要貴。
值得注意的是,和之前降價時大肆宣傳相比,此次滴滴代駕悄然漲價,并沒有“廣而告之”,以緻很多消費者在使用時都不知情。
另據記者了解到,由于滴滴出行在過去幾個月裡瘋狂燒錢10多億,資金壓力很大,再加上滴滴出行戰略重心開始轉移,處于尴尬地位的滴滴代駕業務也已開始醞釀在多個城市漲價,從而緩解日趨緊張的資金壓力,而當初所謂的“定價革命”,或迎來無果而終的打臉結局。
市民抱怨:滴滴代駕悄然漲價 質疑其未明确告知
上周末晚上8時許,南京市民劉先生在長虹路附近喝完酒後,使用滴滴出行APP叫了代駕服務。
劉先生告訴記者,10分鐘後,滴滴代駕的司機趕到指定地點,按照他的要求代駕車輛前往嘉陵江東街附近。“前段時間用過滴滴代駕,到地方沒超過10公裡,正好是起步價。”劉先生說,代駕前,滴滴代駕的司機并未告知他相關收費标準。
劉先生說,由于當晚交通順暢,很快就抵達了自己指定的目的地,此時手機軟件顯示裡程數是9公裡多,未超過10公裡。劉先生打算掏18元結賬,卻被司機告知收費38元。
“我當時就質疑,問沒超過10公裡,而且抵達目的地也沒到晚上9點,怎麼可能是30多元……”劉先生說,此時滴滴代駕的司機才告訴他,滴滴方面已經調整了起步價,現在走10公裡,價錢要翻一番。
劉先生通過查詢手機軟件發現,顯示的收費的确也不再是18元了。“多掏點錢也倒沒什麼,隻是覺得滴滴代駕和司機都沒有告知我這方面情況,感覺很不爽。”劉先生質疑道,“滴滴這麼有名的企業,漲個價還偷偷摸摸的,實在是有失水準。”
記者調查:滴滴代駕縮短起步價公裡數變相漲價 花費比剛上線時還多
根據劉先生所述情況,記者查詢發現,滴滴代駕的确已經悄然在南京調整了起步價格。
2015年9月9日,滴滴代駕曾調整南京等城市的價格,從早上6時至晚上8時59分,起步價調整為18元/10公裡,而目前滴滴代駕在南京同一時段最新的價格顯示,其已将起步價變為18元/5公裡,超過5公裡後,每5公裡20元。
這也就意味着,以前在上述時間段使用滴滴代駕跑10公裡路程,隻需花費18元,但現在同樣路程,則需要花費38元,确已變相漲價一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花費比滴滴代駕今年7月28日在南京上線伊始時的價格還貴(注:當時早6時至晚10時起步價為36元/10公裡)。
此外,記者注意到,滴滴代駕剛在南京上線時,其收費标準中,免費等候的時長為30分鐘,之後每30分鐘等候收取20元,但最新的價格顯示,滴滴代駕現在的免費等候時長已經降至10分鐘,之後每1分鐘就要收取1元。
客服回應:南京确已調價
記者随即撥打滴滴代駕客服電話,工作人員确認,滴滴代駕在南京的确已經于近期對代駕費用标準進行了調整。該客服人員介紹的費用調整幅度,和上文提及内容一緻。
對于為何悄然漲價,滴滴代駕客服人員表示是公司安排,具體情況不清楚。而對于這次調價為何未明确告知消費者的問題,客服人員回答稱軟件系統中會自動顯示計費,消費者是可以看到的。
知情人士:滴滴代駕或已醞釀在多地漲價
記者采訪了解到,和此次悄然變相漲價不同,就在今年9月9日,滴滴代駕還曾大肆宣傳啟動定價革命,全國範圍内日間起步價直接腰斬,從38元直降到18元。
當時,滴滴代駕方面稱,下調起步價不是打價格戰,而是為了更好的體現“用戶價值”,同時也能保證司機的收入不受影響。
但記者檢索滴滴代駕相關信息發現,前段時間有關滴滴代駕司機不滿18元起步價的聲音不少,說明滴滴代駕并未解決上述司機層面的問題。
另據記者了解到,受到漲價影響的可能不僅南京。有資深傳統代駕行業人士向記者透露,他在滴滴出行的朋友前段時間透露,滴滴代駕可能已經醞釀在全國多個城市漲價。除了南京外,武漢等城市也在第一批考慮之列。
對于記者提到這次滴滴代駕漲價似乎不太透明的問題,該人士透露,由于幾個月前剛剛大肆宣傳了所謂的定價革命,如果此次明目張膽地上調價格,滴滴代駕無異于自己打臉。因此其這次很“低調”,通過采取縮短起步公裡數、免費等候時長等手段,讓消費者看上去,貌似還是18的起步價,但實際上就是變相漲價無疑。
深入剖析:滴滴代駕或在轉移資金壓力給司機和消費者
如果細看滴滴出行近期的市場戰略不難發現,依靠強大的資本實力,瘋狂燒錢補貼已成其殺手锏。
不過,記者檢索信息發現,就在近期,滴滴出行高層已經通過媒體公開透露今年以來,代駕業務短短幾個月裡就已燒錢超過5億之多。在資本寒冬背景下,依靠融資獲得資金支持的互聯網企業,也必須考慮成本的因素,畢竟投資人的錢也不是随便燒的。
上述資深業内人士透露,從近期滴滴出行的戰略調整看,其業務重心正逐漸發生轉移,可能會影響到發展态勢本不太好的順風車、代駕等業務。
記者也注意到,根據一些知名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上線至今,滴滴代駕的市場份額一直在兩三成徘徊,與滴滴出行當初推出代駕業務時的預期有巨大差距。
“一方面代駕在滴滴出行版塊中本就處于無關痛癢的地位,當初滴滴上線代駕,有完善闆塊布局的考慮,更多的考慮,恐怕還是給合并後的部分原快的人員找個‘安置點’。”一位資深互聯網行業媒體人士向記者介紹,”當時滴滴承諾合并快的後不會大裁員,所以選擇一塊不痛不癢的業務讓暫時找不到合适去處的快的人員去做,也避免給當時正處于合并調整期的大平台帶來過多負面影響。”
不過,上述媒體人士透露,滴滴還是給了代駕業務部門一個“軍令狀”:要在年底完成市場第一的目标,因此,也在初期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但眼看瘋狂燒錢後滴滴代駕市場地位尴尬,整個大平台的調整也在所難免。“這樣的影響恐怕會在明年初有具體體現,滴滴出行比較大的業務、人員調整方向會更清晰。”
記者也注意到,滴滴代駕前段時間因為代價證考試費、服裝工本費的問題,屢遭司機、媒體質疑有借機斂财之嫌。對此情況,上述業内人士的看法是,滴滴代駕方面或已開始通過兩方面手段來轉移日趨緊張的資金壓力:一方面通過巧立名目收取各種費用來向司機伸手;另一方面則是通過變相漲價向消費者伸手。
“說白了就是他們也不想無限制燒錢了,可能也燒不起了。”另有不願具名的資深互聯網企業評論人士表示,滴滴代駕變相漲價之舉,已經讓其當初所謂的“定價革命”面臨無果而終的打臉結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