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6 月 11 日,索尼正式發布了第一支焦距達到 600 毫米的變焦鏡頭 FE 200-600mm F5.6-6.3 G OSS,加上一同發布的 FE 600mm F4 GM OSS 鏡頭,索尼很好的彌補在 600 毫米焦段的缺失。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索尼一直在緻力于擴充自家的鏡頭群,特别是在長焦端領域。憑借着在對焦馬達、光學設計及機身材質上的核心技術創新,索尼基本完善了在超遠攝鏡頭群的産品戰略布局。
目前,索尼 E 卡口鏡頭焦距達到 400 毫米的鏡頭已有 4 支,配合增距鏡,鏡頭焦距最長可達 1200 毫米,為體育、野生動物和新聞等題材的攝影師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基本能夠滿足廣大攝影愛好者的拍攝需求。
而此次發布的新品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相較于之前的鏡頭,在焦段上有明顯的優勢,并且先進的鏡頭光學設計技術,讓它擁有優異的影像畫質和具備出色的對焦性能,以及專業的操控。
以往焦距達到 600 毫米的超遠攝鏡頭,給人的感覺都是非常笨重,而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上手的第一印象就是輕,鏡身重量約為 2115 克,尺寸約為 111.5×318 毫米,在實拍的過程中,我基本手持完成了所有的樣片拍攝。
輕不等同于沒有料,該鏡頭采用了 17 組 24 片的光學設計,其中包括五枚 ED(超低色散)鏡片與一枚 XA(非球面)鏡片,濾鏡口徑為 95 毫米,最近對焦距離為 2.4 米。
除了輕量化的設計外,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還帶來了專業的操控性和可靠性。在變焦環和對焦環之間有 3 個對焦鎖定按鈕,可自定義部分菜單中的功能和快速對焦鎖定拍攝對象,而鏡身後端則分布了自動/手動對焦切換按鈕、對焦範圍限制及 3 種不同的光學防抖模式按鍵。
另外,該鏡頭還采用了防塵防潮設計,可保證用戶在複雜環境中的可靠拍攝,并且鏡頭表面的氟化物塗層就像一層保護膜,可有效抑制鏡頭表面沾灰和指紋。
在樣片的拍攝中,我主要使用全畫幅微單™A9 搭配這一支鏡頭,一個以速度著稱的機身,一個實用的變焦鏡頭,這樣的組合能夠很好地應對體育、野生及生态等拍攝題材。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在鏡頭長度和重量的控制上恰到好處,在實現鏡身緊湊輕量化的同時,畫質和對焦性能也絕不妥協。
在實拍的過程中,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在色差、銳度上的控制讓人印象深刻,五枚 ED 鏡片與一枚 XA 鏡片的光學結構,使它在整個焦段範圍内都有出色的分辨率表現。
雖然該鏡頭采用的是浮動光圈設計,最大光圈隻有 F5.6 到 F6.3,但由于 11 枚圓形光圈葉片的加持,它也能夠拍出非常唯美的散景效果。而納米 AR 鍍膜的采用,可以有效地幫助用戶消除光線反射造成的眩光和鬼影。
衆所周知,對焦一直以來都是索尼的強項,而這隻鏡頭的對焦也沒有讓人失望。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配備了直驅超聲波馬達對焦系統,快速、準确和靜音是該馬達的主要特點。在拍攝野生動物時,安靜的對焦操作顯得尤為重要,它很大程度上影響着這張照片的成功與否。
值得一提的是,這隻鏡頭能夠完美兼容 SEL14TC 和 SEL20TC 增距鏡,并且仍具備出色的畫質和優異的自動對焦。
安裝上這兩款增距鏡之後,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的鏡頭焦段最大可以擴展至 840 毫米和 1200 毫米,最大光圈則變為 F9 和 F13,這時如果你想得到唯美的背景虛化效果,就得控制好拍攝對象和背景之間的距離。
除了對焦和畫質外,鏡頭防抖也是衡量超遠攝鏡頭好壞的重要指标之一。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配備了三種不同的防抖模式,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拍攝對象選擇不同的防抖模式。簡單來說,模式一适合拍攝靜止物體;模式二用于水平運動物體;模式三則适用于無規則運動的物體。
如果說以上一貫都是索尼 G 鏡頭該有的表現,那麼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的内變焦設計絕對是加分項。顧名思義,内變焦就是鏡頭在發生變焦時長度不會發生改變,這樣的設計更便于用戶手持拍攝,并且在拍攝中實現快速、便捷的變焦操作。
使用下來,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實用,它更像是一隻萬精油,輕量化的體積和良好的光學成像,使它能夠适應各種題材的拍攝,并且 14500 元的售價,也讓它成為極具性價比的索尼原廠超長變焦鏡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