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茯苓花種植方法

茯苓花種植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7:27:47

  1、備料

  茯苓生長的營養主要靠菌絲在松樹的根和樹幹中蔓延生長,并分解和吸收其中養分和水分之特點,選用松樹作為茯苓的生活原料。為了充分發揮松樹的利用效率,目前生産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樹蔸栽培兩種方法。

  2、段木備料

  每年10~12月松樹砍伐後,立即修去樹桠及削皮留筋,具體要留幾條筋,要看樹的大小而定,削皮要露出木質部,順木将樹皮相間縱削(不削不鏟的一條稱為筋),各寬4~6厘米,削皮留筋後全株放在山上幹燥。經半個月以後,将木料鋸成長約80厘米的小段,然後就地在向陽處難疊成“井”字形,待敲之發出清脆響聲,兩端無松脂分泌時即可供用。

  3、樹蔸備料

  即利用伐木後留下的樹蔸作材料。在秋、冬季節伐松樹時,選擇直徑12厘米以上的樹樁,将周圍地面雜草和灌木砍掉,深挖40~50厘米,讓樹樁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後在樹樁上部分别鏟皮4~6向,留下4-6條約3~6厘米寬未鏟皮的筋(也叫引線)。樹樁下的粗大樹根也可用來栽茯苓,每條樹根鏟皮3向,留3條引線。根留1~1.5厘米長,過長即截斷不要,使樹蔸得到充分暴曬至幹透。幹後可用草将樹蔸蓋好,防止降雨淋濕。

  4、選地

  宜選排水良好的向陽緩坡地,土質深厚、疏松的砂質壤上(含沙量60%~70%)為好。黏土、透氣性差的土壤不宜采用。最好選生荒土或放荒3年以上的莊稼地;栽過茯苓的地塊即應放荒5~10年方可再種。

  5、挖窯

  挖窯時間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底進行。先清除場地的草根、雜木蔸、石塊等雜物,然後依備料段木的大小與長短挖窯。窯形為長方形(長度視段水長短而定),深挖20~30厘米,寬30~50厘米,窯地按傾斜,清除窯内雜物。挖出的土也要保持清潔。場地沿山坡兩側開溝以利排水,如較陡,可在被頂築壩攔水。

  6、下窯與接種

  下窯接種時間在春分至清明前後進行。下窯應選連續晴天土壤微潤時,把幹透心的段木按大小搭配下窯,一般每窯2至多段。細料應墊起與一樣高,兩節段木留皮處應緊靠,使鏟(削)皮成“V”形,以便于接種。以重量計,每窯2節段木在15千克左右,最少不宜少于10千克。

  7、田間管理

  檢查時若發現段木上不長菌或污染雜菌即應進行補缺。方法是将窯的蓋土扒開,露出段木,取去一段,以菌絲生長旺盛的窯中取出一段補上,然後将土覆回;或是将不上菌窯内的段木全部取出,曬去水分,再将段木重新削口,放回原窯用菌種接種。

  8、培土

  茯苓形成菌核(結苓)後,苓體不斷增大或因大雨沖刷表土層而露出土面,使茯苓停止生長。故要勤檢查,發現窯土裂開或苓體露出要及時用細立培土,同時還應注意拔除雜草和防止人畜進入地内踏踩。

  9、病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是白蟻,危害嚴重。接種後當年7~9月和第二年5-6月份地溫高,白蟻繁殖快。防治方法:發現蟻路,及時用噴在蟻身上,使之帶回窯内互相傳染中毒死亡,或用煤油或開水灌水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