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以前公租房,隻有一種實物配租的方式,即給符合公租房申請條件的人實物配租。而《意見》出台後,公租房實行實物配租和貨币補貼兩種方式。實物配租是租政府的房子。而貨币補貼是拿到政府補貼後可在租賃市場一租房,什對保障家庭的不同收入水平,建立差别化租金補貼機制。這兩種補貼方式,隻能享受其中一種補貼方式。
2、申請公租房和住房補貼隻能享有一種方式。如果你在申請公租房前領取了公租房的住房補貼,那麼在申請公租房成功後,就不要在領取住房補貼了。應該把住房補貼讓給其他居住更加困難的居民。具體的可以到居住地街道辦事處或社區居委會咨詢相關政策。
3、面積标準:享受城市較低生活保障待遇或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建築面積每人17平方米。保障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是保障家庭成員以擁有市内四區及高新區戶籍和居住證的人口分攤面積。
4、收入限制:對于高校畢業生,沒有收入的限制,隻要在南京市沒有住房或住房标準低于人均15平方米的,都可到所在人社部門申請租賃補貼。而外來務工人員要想申請租賃補貼,住房和收入都要符合城市中等偏下收入标準,目前南京市的标準是人均3074元,一家庭為單位,在南京市沒有住房”的要求,就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申請。
5、無房人員經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類型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包括外地務工人員并且在本市無房的。才可以享受公租房補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