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說古詩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着悠久的曆史。
中秋之夜,天氣微涼,皓月當空,萬家團圓,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月餅,吃瓜果,賞圓月,其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合家團圓成為這個節日的永恒主題。
中秋節是一個充滿歡樂與溫馨,團聚與思念的日子,古代多少詩人都在這一時刻寫下了優美的詩篇。
詩歌大意
滿月如盤,皎潔的光輝灑在庭院中,好像給地上鋪了一層白霜,樹上的鳥雀沒了白日的吵鬧,安靜地進入夢鄉。夜深了,清冷的露水無聲無息地浸濕院中的桂花。
中秋月圓之夜,天上月華如水,世人合家團聚,大家在一起仰天凝望明月,此時若有親人或朋友遠在異地,彼此便多了一重思念,不知道今夜這綿綿的秋思會降落到哪戶人家呢?
十五夜:指農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杜郎中:官名,這裡指杜元穎。
中庭:庭院之中。
栖:鳥兒歇息,休息。
鴉:鴉雀。
冷露:秋天的露水。
秋思:秋天的情思,這裡指懷人的思緒。
地白:月光滿地,像鋪了層白霜一樣。
秋思:秋天裡懷人的思緒。
詩中點睛
落
不知秋思落誰家?
月圓之夜,望月抒懷,那悠悠的思緒本是從人的心頭湧起,怎會是從天而降的?
原來是觸景生情,看到天上的月亮,自然會想起遠方的那個人,詩中的“落”字,帶來一種靜寂之中的動感,仿佛思念是随着月亮的光輝一起灑落到身邊的。
作者簡介
王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多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富有民歌色彩,今存《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等。
詩中佳句
樂觀
長空明月,桂花飄香,沉靜的中秋之夜,大樹下有幾個人望月而語,談興正濃。
月缺月圓,聚散離合,總是人間滋味,在這美好的夜晚,明月之下有誰在思念着誰,想到身在遠方的好友,詩人将心中那份深深的思念,輕輕淡淡的流露于筆下。
樂說
一人望月,一家人望月,天下人望月。一年一度的中秋賞月記錄着我們的成長,記憶中隻有小時候家鄉的明月最圓滿,最美好,而今是多少物似人非。
人生貴有親情、友情、愛情,中秋之月讓我們跨越時空,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花開花落,月缺月圓,歲月轉回,佳節思親,在這萬家團圓的節日裡,祝福我們的親人、朋友、伴侶,花好月圓,萬事如意。
樂說古詩原創文字作品,歡迎轉載,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